別哭,我?guī)慊丶?/h1>
“食物不能治病,但可以安心。”
江西省腫瘤醫(yī)院旁邊,有一條巷子里,擺滿了灶臺和廚具。
炒菜一塊錢,燉湯兩塊五,店主免費提供炊具和調味品。

每年約有一萬人來這里下廚,然后帶著做好的飯菜,走進腫瘤醫(yī)院的病房。
這里就是有名的“抗癌廚房”,為成千上萬的家庭提供過溫暖。
26歲的女孩,為了照顧身患肺癌的父親,辭掉了廣州的工作。
每天早早來到廚房,變著花樣給父親做飯菜。
年過半百的大叔,要照顧身患宮頸癌的妻子;
從未下過廚的他,經過2年的磨練,也成了葷素皆可的大廚。
十幾年間不間斷營業(yè),創(chuàng)辦抗癌廚房的夫婦的初心就是:
“讓病人吃好,家屬的遺憾就少一些?!?/p>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就是這個意思。
照顧病人的家屬,一進到廚房,就會短暫忘卻一些壓力;
身患疾病的人,一聞到飯香,就覺得活著有希望。
當油煙升起、五味雜陳,舌尖的滋味是對生命的信念。
告訴你生活的意義就是:吃完這頓飯,再吃下一頓飯。
記得我媽患病臥床后,家里大部分積蓄都用來買藥。
但我爸總能變著花樣,把最普通的食材做得美味。
大頭菜鮮甜,魚湯奶白,豆腐滑嫩。
看著我媽一口口吃飯,我爸就覺得日子在一天天好起來;
覺得只要灶臺是熱的,人生就總不算太難。

廣島市有一位86歲老婆婆;
她在自己40平方的家里,經營著一家非常小的餐廳。
但來家里吃飯的人,卻不需要花一分錢。
因為,這位老婆婆只為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做飯。

婆婆每天都會在凌晨3點半起床,準備食材,做好米飯。
等到5、6點的時候,無家可歸的孩子們,會陸續(xù)敲響婆婆家的門。
圍坐在小小的桌子邊,吃上一口熱飯,收獲一點點溫暖。
廣島婆婆這一做,就是35年。

令我非常觸動的是,婆婆從未指責過任何一個孩子;
哪怕他們犯過很多錯誤,也不會居高臨下地說他們很壞。
她非常平淡地說了一句話:
“餓著肚子的時候,你叫他好好過日子,他也沒辦法照做的?!?/p>
人生最難熬的那些日子,通常伴隨著食不果腹、睡不安寢。
但如果能好好吃上一頓飯、睡上一覺,才有力氣去對抗苦難。
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從抗癌廚房到86歲的婆婆;
現在又有了麥當勞叔叔之家:一個在醫(yī)院旁邊,專門為異地就醫(yī)的患兒及其家庭設立的免費愛心家園。

不僅解決了患兒家庭住宿貴的問題,還特別提供了廚房給入住的所有家庭。
不定時聚餐,大家還會做一些拿手菜,幾家人坐在一起分享,就好像疾病從未侵襲,每個人都是笑著的,抱團取暖。
像小病患小然,入住時有些內向不愛講話,因為前期的治療,身體也有些虛弱。
后來通過一周的適應,體力逐漸恢復,為了表達感謝,小然就用折紙的方式,親手疊了一個心形的玫瑰花盤,送給了上海麥當勞叔叔之家的劉主任。

小然是個慢熱的孩子,病后有時會郁郁寡歡,工作人員“可樂姐姐”就耐心的陪伴她,極盡鼓勵和贊美。
血液科的小朋友,在飲食上需要非常注意衛(wèi)生;
從前在醫(yī)院,小然媽媽都是從食堂打飯,或者病友好心給小然帶飯,不是特別方便。
后來到了麥當勞叔叔之家,這里的衛(wèi)生消毒很全面,廚房使用也很方便;
小然媽媽在這里,還跟著其他病患的家長,學會了燉湯、燉魚給小然滋補身體。
讓孩子一天天好起來,不僅是每個家長的心愿,也是麥當勞叔叔之家的初衷,相信哪怕生活對你百般刁難,也會有一束光出現,給你溫暖。
?
正如家一般的存在,不需要多么豪華,但卻是一個可以避風的港灣。
哪怕背井離鄉(xiāng)、遭遇不幸,只要有這些溫暖存在;
你就不會找不到回家的路,不會被絕望壓垮心智。

好消息是,繼上海、長沙之后;
2021年9月9日,麥當勞叔叔之家即將在北京啟用。
來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