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發(fā)現(xiàn)
從我很小的時候在書架前閱讀童話故事開始,再到如今在手機上點進各種網(wǎng)文,對比東方和西方作者筆下的文字,我有一個疑問。 不知是不是因為翻譯的原因,西方作家或是想要模仿西方文字的作家,他們筆下對人物的描寫角度多在于顏色和裝束上。 例如當我在看童話故事里描寫公主美貌的一段文字時,眼睛最先接觸到的詞組是“雪白的皮膚”“蔚藍純凈如寶石般的眼睛”“烏黑若綢緞的頭發(fā)”或是“如太陽/純金似的卷發(fā)”。 但應該是我的問題,我從這些描述中無法組織出她的形象來,也許是因為小的時候沒有見過那樣的人?又或者是觀察人角度的不同。 而中國作家則更加在于人物的輪廓和氣質(zhì)。 哪怕是不那么看重文筆的網(wǎng)文,在描寫人物時我最先看到的都是“清清冷冷的氣質(zhì)”“眼眸細長,眼尾上挑”“身形高挑瘦削” 再比如我手邊的《慢煮生活》里對女子的描寫“長得很好看,高顴骨,大眼睛,身材也很苗條?!痹谖鞣降淖髌防飵缀跽也坏竭@樣的描寫。也可能是我讀的書太少,錯誤地歸納了我見過的那么一點兒差別。 是我以偏概全,還是真的如此?如果這樣的差別確實存在,那么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 我也不知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