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49年郊外閱兵:吉普車上毛澤東身后未露臉的人是誰?
“八一”建軍節(jié)來臨之際,十集文獻紀錄片《大閱兵》在央視播出。
7月27日,第一集《西苑機場閱兵儀式》紀錄片揭秘1949年首場閱兵儀式諸多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南都記者注意到,西苑機場閱兵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唯一一次閱兵儀式,也是黨中央和毛澤東由西柏坡進駐北平后的首場閱兵儀式,它為當年6個月后的開國大典及閱兵儀式奠定了基礎(chǔ)。

郊外閱兵利于疏散防空,機場便于受閱部隊展開
作為黨中央進駐北平的“入城儀式”,閱兵地點的選取是閱兵儀式的關(guān)鍵問題。
據(jù)紀錄片介紹,當時北平解放還不到兩個月,城內(nèi)隱藏著將近一萬的敵對分子,這對即將舉行的閱兵活動構(gòu)成了極大威脅。此外,如果將閱兵儀式放在城內(nèi)舉行,除了不便于閱兵隊伍展示,還需要調(diào)動大量官兵進行守衛(wèi)工作。對此,有人提議將閱兵儀式選在郊外的西苑機場。
坐落于北平西北的西苑機場,雖遠離城區(qū),卻靠近西山,有利于疏散防空。同時,機場跑道開闊平坦,便于受閱部隊展開。此外,機場離頤和園很近,中央領(lǐng)導在頤和園用餐后,便可快速抵達受閱地點。
1949年3月25日清晨,當時被稱為五大書記的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乘坐秘密專列到達頤和園,準備參加下午的閱兵儀式。
第四野戰(zhàn)軍41軍連以上干部參加檢閱
紀錄片提到,參加此次閱兵儀式的部隊大多來自第四野戰(zhàn)軍的勁旅41軍。

這支部隊前身為東北野戰(zhàn)軍四縱的第41軍,曾在東北戰(zhàn)場塔山堅持了7天6夜,第一個消滅了國民黨的一個師。閱兵中的三個團分別是塔山英雄團、塔山守備英雄團和白臺山英雄團,都是在塔山阻擊戰(zhàn)立功的團。此外,41軍連以上干部都參加了這次檢閱。
正午時分,兩萬多名受閱官兵齊聚西苑機場,進入指定位置,根據(jù)安排受閱部隊站位呈U字形,面朝東面機場大門的方向排列開來。機場北面是第41軍挑選出來的三個英雄團,西側(cè)是由100輛摩托化步兵運輸車組成的警備部隊,南面自西向東,分別是炮兵部隊、高射炮兵和由40輛美式坦克組成的裝甲兵部隊。
39歲戰(zhàn)將成閱兵總指揮,后肩負建立人民空軍重任
當天下午5點整,500發(fā)照明彈照亮了整個西苑機場。閱兵總指揮東北野戰(zhàn)軍參謀長劉亞樓將軍向毛主席報告,受檢閱的部隊全部到齊。
毛澤東站在吉普車上,雙手扶車把檢閱部隊的歷史瞬間成為了人民軍隊閱兵史上的經(jīng)典一幕。但極少有人知曉,在這張經(jīng)典照片中,毛澤東身后還有一位沒有露臉的同乘人員,他就是劉亞樓。

當時不到40歲的劉亞樓在兩個月前剛剛指揮了天津戰(zhàn)役,29小時全殲國民黨守軍。此次閱兵,劉亞樓選擇在后座半蹲著,一手扶著主席,一手扶著車把手,確保主席在閱兵車上的安全,直到檢閱結(jié)束。
此時這位年僅39歲的戰(zhàn)將,在一個多月后便被毛澤東親點,肩負起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歷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