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無法同時兩線作戰(zhàn),印軍短暫從邊境撤軍,對手隨時釜底抽薪

近日,在巴基斯坦2萬大軍抵達邊境后,印度軍方下達了短暫從邊境撤軍的命令,有觀點認為,印度這種公開認慫的行為無異于承認自己無法同時兩線作戰(zhàn),十分出人意料,然而事實上印度現在背腹受敵,隨時可能被對手釜底抽薪,暫時撤軍也可以算是明智之舉。

長期以來,印度都在領土劃界上和自己的鄰國有許多爭議,甚至為此爆發(fā)過很多次戰(zhàn)爭,近年來,在喜歡鼓吹民族主義的莫迪上臺就任總理后,這個國家與鄰國在邊境地區(qū)的沖突變得越來越頻繁,不論是巴基斯坦還是尼泊爾都對印度不斷升級的挑釁行為感到十分不滿,不久之前,尼泊爾才以258票贊成無人反對的結果,在議會通過了態(tài)度極為強硬的法案,將其與印度有爭議的領土全部納入尼泊爾的管轄范圍,此次,巴基斯坦又向沖突地區(qū)大舉增兵,這一切都顯示出了,印度在地區(qū)內的孤立。
那么,印度究竟為什么不斷向鄰國挑釁呢?究其根本,恐怕還是印度的霸權心理在作祟,作為南亞地區(qū)的重要力量,印度一直懷有一個大國夢,希望在國際社會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印度心目中,憑借自己的實力,應該成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與美,英,俄,中,法等國平起平坐,至于周邊的小國,自然應該老老實實的做印度的附庸,在印度看來,不斷壓迫這些附庸并沒有什么不妥。

除了霸權心理之外,印度不可小覷的軍事實力,也給了它不斷挑釁的資本,截止2020年,印度的軍費已經達到了669億美元,在如此充裕的資金支持下,印度已經初步建立了一支戰(zhàn)斗力可觀的軍隊,印度陸軍規(guī)模十分龐大,現役人數達到110萬以上,裝備有包括T90坦克在內的大量俄式裝備,還有專門用于邊境作戰(zhàn)的山地部隊,據了解,這支山地部隊的成員大多受過特殊訓練,可以在高海拔地區(qū)執(zhí)行特殊作戰(zhàn)任務,可以給對手造成很大的軍事壓力,至于印度空軍,這些年來更是發(fā)展極為迅猛,目前已經擁有包括蘇30MKI,米格-29,幻影2000在內的數百架三代機,今年更有從歐洲引進的陣風戰(zhàn)斗機加入,是一支任何國際都不可輕視的空中力量。
印度海軍也非常值得關注,目前一艘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的航空母艦已經入役,其國產航母的計劃也在穩(wěn)步進行,更不用說,印度海軍還擁有包括從俄羅斯購買的基洛級潛艇,和自己生產的殲敵者號核潛艇在內的一支很有威懾力的水下艦隊,足以在印度洋產生相當的控制力。

總而言之,印度在邊境問題上采取冒進做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野心勃勃的印度憑借自己的軍事實力,在短期內不可能真正的放棄在南亞的霸權主義政策,印度大軍此次從緊張地區(qū)撤出,很大程度只是避避風頭的一時之舉,等到局勢稍微緩和的時候,印軍或許就會再次恢復囂張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