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O人物介紹】ARL費多爾·奧茲米特爾
費多爾·費多羅維奇·奧茲米特爾(Фёдор Фёдорович Озмитель)
備注:制作組又一次搞錯了俄語姓名拼寫,此人名為奧茲米特爾,但制作組給出的人名卻是“奧米特茲爾”,這個錯誤的姓氏根本不存在。
生卒年:1918.8.13(阿克托別州,瑪圖克區(qū))~1944.6.15(明斯克州,鮑里索夫區(qū))
角色:陸軍將領(lǐng)
能力:LV.3,A3D2P2L3
特性:嚴厲將領(lǐng)、政治關(guān)聯(lián)、步兵將領(lǐng)
現(xiàn)實派系:不詳
TNO派系:無
現(xiàn)實最高軍銜:蘇聯(lián)紅軍上尉


TNO最高軍銜:不詳
TNO最高職務(wù):不詳
現(xiàn)實履歷
Ozmitel出生于Linovitskoe村,現(xiàn)在是阿克糾賓地區(qū)(哈薩克斯坦)的Martuk區(qū)。他畢業(yè)于Aktobe的八年級師范課程。曾當過老師。
自1938年以來,他曾在蘇聯(lián)NKVD的邊境部隊服役。他參加了蘇芬戰(zhàn)爭。在1940年,他被派往蘇聯(lián)NKVD的列寧格勒軍事學校學習(Novo-Peterhof軍事學校)。
在偉大的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他參加了在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附近的北方陣線的戰(zhàn)斗。1941年10月,他被轉(zhuǎn)到蘇聯(lián)NKVD的獨立機動步兵旅。1942年1月, 奧茲米特爾被派往德軍后方(通過維捷布斯克),成為格羅茲尼特種游擊隊的指揮官,該支隊在奧爾沙 -維捷布斯克 -斯摩棱斯克地區(qū)行動。成功地領(lǐng)導游擊隊作戰(zhàn)并返回蘇聯(lián)控制區(qū)后,他又領(lǐng)導了一個新的游擊隊“雷聲”,這支游擊隊于1943年5月派往敵人的后方。該分隊是蘇聯(lián)“阿圖爾” NKGB行動小組的一部分,并在維捷布斯克和明斯克地區(qū)的德軍控制區(qū)進行偵察和破壞活動。
1944年6月,在Palik湖(明斯克地區(qū))附近的德軍防線,奧茲米特爾指揮一個小組打破封鎖。6月15日,游擊隊突破了3條敵方防線,但因為受到敵軍猛攻而被迫撤退。奧茲米特爾受了重傷,留在后面,掩護游擊隊的撤退。當他耗盡子彈時,他拉響手榴彈和敵人同歸于盡。
他被埋葬在明斯克地區(qū)Borisov區(qū)Makovye村附近的萬人冢中。
根據(jù)1944年11月5日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的法令,奧茲米特爾被追授蘇聯(lián)英雄稱號。

TNO劇情(暫無,1.1.0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