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毛澤東年譜:1935年 四十二歲(三)

2021-10-18 22:35 作者:EXT512  | 我要投稿

1935年  四十二歲

11月2日  到達甘泉縣下寺灣。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彭雪楓、李富春,葉劍英并轉楊尚昆,指出:沿途群眾熱烈歡迎,須準備回答的口號,并注意與紅十五軍團見面時應說的話;要打草鞋,洗衣,洗澡,補充糧食,力求部隊清潔、整齊,有禮節(jié)。

11月3日  在下寺灣邊區(qū)特委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聽取陜甘晉省委副書記郭洪濤和西北軍委主席聶洪鈞關于陜北蘇區(qū)、陜北紅軍及其作戰(zhàn)情況的匯報。在此之前,毛澤東得知陜北肅反擴大化和劉志丹等被關押的情況,當即下令停止逮捕,停止審查,停止殺人,一切聽候中央解決。

同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討論中央對外名義和組織分工等問題。毛澤東發(fā)言說:對外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央政府辦事處的名義較適當,公開使用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名義可在打破“圍剿”之后再定。作戰(zhàn)方針,應在這個月解決第三次“圍剿”問題,經過一個深冬讓敵人慢慢做堡壘是不好的。同紅十五軍團會合后,紅十五軍團編制應保存,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因歷史關系也不要合并。陜甘支隊可編成紅一軍團,并成立紅一方面軍。會議決定:對外使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的名義。成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為副主席,成員有王稼祥、林彪、程子華、徐海東、聶洪鈞、郭洪濤。會議確定:大的戰(zhàn)略問題,軍委向中央提出討論;至于戰(zhàn)斗指揮問題,由軍委全權決定。會后,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率紅一軍團南下和紅十五軍團會合,準備粉碎國民黨軍對陜北蘇區(qū)的第三次“圍剿”;張聞天、秦邦憲等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前往瓦窯堡(今子長縣城)。

同日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副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發(fā)布通令:“奉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命令,茲委任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王稼祥、聶洪鈞、林彪、徐海東、程子華、郭洪濤九同志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以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為副主席?!北救?,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發(fā)布命令,委任彭德懷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林彪為第一軍團軍團長,聶榮臻為政治委員;徐海東為第十五軍團軍團長,程子華為政治委員。

同日  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項英、張國燾的名義發(fā)出布告,決定在陜甘晉蘇區(qū)設立蘇維埃中央政府駐西北辦事處,以秦邦憲為主席,林伯渠、鄧發(fā)、王觀瀾、崔田民、徐特立、蔡樹藩、李振詢分別任財政、糧食、土地、國民經濟、教育、司法內務、勞動等部部長,羅梓銘為工農檢查局局長。

11月4日  率紅一軍團南下到達橋家莊。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葉劍英,彭雪楓、李富春并轉周恩來,通報董英斌第五十七軍向直羅鎮(zhèn)前進的動向,要求各縱隊為消滅該敵繼續(xù)南進。

11月5日  到達象鼻子灣,向隨行部隊發(fā)表講話,說:從江西瑞金算起,我們走了一年多時間。我們每人開動兩只腳,走了兩萬五千里。這是從來未有過的真正的長征。我們紅軍的人數比以前是少了一些,但是留下來的是中國革命的精華,都是經過嚴峻鍛煉與考驗的。留下來的同志不僅要以一當十,而且要以一當百、當千。今后,我們要和陜北紅軍、陜北人民團結一致,要作團結的模范,共同完成中國革命的偉大使命,開創(chuàng)中國革命新局面。

同日  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彭雪楓、李富春,葉劍英,要葉劍英〔1〕率直屬隊后日來象鼻子灣歸隊,并要林彪、聶榮臻來象鼻子灣,以確定發(fā)起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的總的決心。

11月6日  同彭德懷致電徐海東,要求盡快消滅張村驛團匪,派游擊隊兩個連進駐直羅鎮(zhèn)對黑水寺游擊,并調查直羅鎮(zhèn)以北地區(qū)和以南地區(qū)的道路、地形、人家及葫蘆河能否徒涉等情況。

11月7日  同彭德懷前往道佐鋪紅十五軍團部,會見徐海東、程子華、郭述申〔2〕等,共同商定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計劃,確定先行攻克張村驛。毛澤東還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語,說明開辟革命根據地同發(fā)展紅軍的密切關系。

〔1〕葉劍英,當時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兼第一方面軍參謀長。

〔2〕郭述申,當時任紅十五軍團政治部副主任。

?

同日  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彭雪楓、李富春,要一、二兩縱隊次日各在原地休息一天,加緊教育戰(zhàn)術及政治鼓動;還要林彪對直羅鎮(zhèn)以北和以南地區(qū)的地形、道路、人家詳加調查,當面報告,并摘要電告。當晚,收到林彪關于調查情況的電報。八日,同彭德懷復電林彪,要他再次調查,并派員看地形繪圖,具詳報告。

11月8日  七時,同彭德懷致電林彪、徐海東,要他們迅速肅清國民黨坐探,并要紅十五軍團在消滅張村驛團匪后,繼續(xù)消滅久原、套通、金村、東村一帶團匪。十九時,同彭德懷致電徐海東,詢問張村驛地域打土圍情況。九日,得悉張村驛戰(zhàn)斗捷報后,同彭德懷復電徐海東、程子華,要他們注意發(fā)動群眾斗爭,分配土地,建立政權,以利將來作戰(zhàn)。

同日  十二時,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彭雪楓、李富春,要各縱隊在駐地自行籌足七天糧食,以保障戰(zhàn)役的勝利。

二十二時,同彭德懷再電林彪、聶榮臻,彭雪楓、李富春,通報國民黨軍第一○六師一部已到太白鎮(zhèn)附近,董英斌第五十七軍三個師一二日內有向黑水寺、直羅鎮(zhèn)前進的可能;要求各部隊向指定地點移動。

根據部署,紅一軍團主力先后進至富縣西北的老人倉、秋林子地區(qū),紅二十五軍進至桃花砭、張村驛一線。

11月9日  關于部隊給養(yǎng)等問題,同彭德懷、周恩來、楊立三〔1〕復電秦邦憲,同意后方的籌糧計劃,說現在氣候已很冷,做衣與運糧宜并重;還希望十五天內送一千新戰(zhàn)士來。同時,電告林彪、聶榮臻,要他們派人去瓦窯堡中央政府辦事處接收一千名新戰(zhàn)士進行訓練,以便趕快補充部隊。

〔1〕楊立三,當時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后方辦事處兵站部部長。

同日  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指出董英斌第五十七軍主力一二日內尚難進出直羅鎮(zhèn);部署紅一軍團在原地不動,程子華率第七十五師進至桃花砭地區(qū)隱蔽集結,徐海東指揮部隊肅清金村、東村、套通、久原一帶團匪。

11月11日  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并轉彭德懷、周恩來:“張學良以我們兩軍會合,令其各部一律不動,筑碉辦糧,候其大會〔1〕開后增援隊到再行進攻?!啊八拼?,短時間內尚無機動可能,各部應就原地加緊訓練,測繪葫蘆河兩岸各數十里地區(qū)五萬分之一地形圖,肅清團匪,籌集一個月糧,派出部分人員深入地方工作,以利今后作戰(zhàn)?!?/p>

〔1〕指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召開的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張學良出席了這次大會。

11月12日  接連致電彭德懷,徐海東、程子華,林彪、聶榮臻,部署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各部的行動和部隊籌款、貯糧、就食等工作。

11月13日  關于舉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會議問題,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并彭德懷、周恩來:擬于十八日在張村驛開軍委會,請彭、周等候,并已函告朱理治來參加。軍委會議擬總結并討論下列問題:一、方面軍及游擊隊的部署;二、軍事、政治教育;三、軍區(qū)、軍分區(qū)組織與工作;四、地方工作計劃;五、籌糧計劃;六、籌款計劃。

同日  中共中央發(fā)布《為日本帝國主義并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宣言》。宣言指出:中國工農紅軍到達陜北,“將開始以中國工農紅軍為主力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新的歷史階段”。“一切抗日反蔣的中國人民與武裝隊伍,不論他們的黨派、信仰、性別、職業(yè)、年齡有如何的不同,都應該聯合起來,為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與蔣介石國民黨而血戰(zhàn)?!?/p>

11月18日  在張村驛出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會議,作關于戰(zhàn)略方針的報告,指出大量消滅敵人、猛烈擴大蘇區(qū)和擴大紅軍是三位一體的任務,戰(zhàn)略方針是攻勢防御;建議將紅軍主力集中南線,出中部〔1〕、洛川,切斷西安至膚施〔2〕的交通,相機奪取中部縣城,爭取攻占甘泉、膚施。會議通過了毛澤東的報告。

〔1〕中部,今黃陵。

〔2〕膚施,一九三六年改名延安。

?

同日  同周恩來、彭德懷致電張聞天、秦邦憲,請他們詳細考察陜北蘇區(qū)肅反中的問題,指出:“錯捕有一批人,定系事實?!碧岢黾m正肅反中的錯誤。

11月19日  率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到達張村驛西端的川口子。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說國民黨軍東北軍第一○九師明日有到直羅鎮(zhèn)的可能,我軍應準備后日作戰(zhàn)。在發(fā)起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前,同彭德懷、周恩來帶領紅一、紅十五軍團的干部前往直羅鎮(zhèn)地區(qū),察看地形,研究具體部署。

11月20日  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提出紅一方面軍于二十一日應完成消滅直羅鎮(zhèn)一帶敵人一個師至兩個師的任務;部署紅一軍團主力進至袁家山、直羅鎮(zhèn)以北地區(qū)由北向南突擊,紅十五軍團由藥埠頭以北地區(qū)由南向北突擊。

11月21日  發(fā)起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在北山吳家臺北端高地設指揮所,直接觀察戰(zhàn)場情況,指揮紅一、紅十五軍團作戰(zhàn),提出這一仗“要的是殲滅戰(zhàn)”。拂曉,紅軍對進至直羅鎮(zhèn)的國民黨軍第一○九師發(fā)起進攻,激戰(zhàn)至下午二時,殲敵大部。二十三日,致電彭德懷、周恩來,要求紅軍以一部兵力繼續(xù)圍殲殘敵,主力轉為打援。當日,紅軍在張家灣地區(qū)殲滅援敵一○六師的一個團。二十四日,直羅鎮(zhèn)之殘敵在突圍中被全殲,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結束,共殲滅國民黨軍東北軍一個師又一個團,俘敵五千三百余人,繳槍三千五百余枝。這次戰(zhàn)役的勝利,打破了蔣介石對陜甘蘇區(qū)的第三次“圍剿”。

11月中旬  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所派代表張浩(林育英)從莫斯科到瓦窯堡,帶來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內容。

11月24日  致電周恩來、彭德懷:“洛、博〔1〕來電,估計三次‘圍剿’已經總結,議開一詳細討論的會議。我完全同意此估計?!?/p>

〔1〕洛、博,指洛甫(張聞天)、博古(秦邦憲)。

同日  會見徐海東,談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勝利的意義及當前國民黨軍的動向,詢問部隊傷亡情況,要求認真組織部隊休整,做好傷員安置工作。當聽到鄂豫皖蘇區(qū)肅反還有三百多“反革命嫌疑犯”沒有作結論時,說:他們長征都走過來了,這是最好的歷史證明,應該統(tǒng)統(tǒng)釋放;黨員、團員要一律恢復組織生活,干部要分配工作。并責成徐海東親自抓這項工作的落實。

11月25日  《紅色中華》發(fā)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對該報記者的談話,批駁蔣介石在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fā)表的所謂對外方針的演說〔1〕,揭露其“出賣整個華北及全中國”的罪惡。談話指出:“我們中國人有力量來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強暴侵略與并吞”?!疤K維埃中央政府領導全國唯一反帝的主力工農紅軍,并號召全國民眾總動員起來,武裝起來,抗日反蔣”。談話重申,“蘇維埃中央政府愿意與國內任何武裝隊伍訂立反蔣的作戰(zhàn)協(xié)定”,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zhàn)爭,以求得到中國的獨立解放與領土完整。

〔1〕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蔣介石在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關于對外關系的演說,聲言:“和平未到完全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后關頭,亦不輕言犧牲”。

同日  同彭德懷致電聶榮臻并林彪,要他們速放俘虜軍官數名,與東北軍第一○六師師長沈克辦交涉。二十六日,同彭德懷又致電聶、林,指出:“對一○六師的基本方針是用積極誠懇方法爭取其反日反蔣?!薄盁o論沈克有無切實回答,一軍團準備撤回?!?/p>

11月26日  致信國民黨軍東北軍第五十七軍軍長董英斌。信中痛陳東北三省淪喪的歷史教訓,指出:“東北軍將領雖鑄‘九一八’大錯,然而今日者固猶是食中華之粟,踐中華之土。東北軍之與紅軍,固猶屬中國境內之人,何嫌何仇而自相斫喪!今與貴軍長約:(一)東北軍不打紅軍,紅軍亦不打東北軍。(二)貴軍或任何其他東北軍部隊,凡愿抗日反蔣者,不論過去打過紅軍與否,紅軍愿與訂立條約,一同打日本打蔣介石。(三)紅軍優(yōu)待東北軍官兵,不但一律不殺,且分別任職或資遣回隊;負傷官兵,均照紅軍傷員一體醫(yī)治。”還表示愿互派代表,商洽一切。

同日  同彭德懷致電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各部集中后,擬整理一星期,開軍委會,開干部會,開祝捷會,以后按新部署行動?!?/p>

11月27日  率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到達東村。

11月28日  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的名義發(fā)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抗日救國宣言》。宣言指出:“在亡國滅種的前面,中國人民決不能束手待斃。”“現在正是要求我們全國人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大家團結,大家奮斗,以誓死的決心以對付中國人民公敵的時候?!毙灾赋觯骸安徽撊魏握闻蓜e,任何武裝隊伍,任何社會團體,任何個人類別,只要他們愿意抗日反蔣者,我們不但愿意同他們訂立抗日反蔣的作戰(zhàn)協(xié)定,而且愿意更進一步地同他們組織抗日聯軍與國防政府。

這個抗日聯軍與國防政府,我們認為應該有以下的十大綱領。

(一)沒收日本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財產作抗日的經費。(二)沒收一切賣國賊及漢奸的土地財產分配給工人、農民、災民難民。(三)救災治水,安定民生。(四)廢除一切苛捐雜稅,發(fā)展工商業(yè)。(五)加薪加餉,改良工人、士兵及教職員的生活。

(六)發(fā)展教育,救濟失學的學生。(七)實現民主權利,釋放所有的政治犯。(八)發(fā)展生產技術,救濟失業(yè)的知識分子;(九)聯合朝鮮、臺灣,日本國內的工農及一切反日的力量結成鞏固的聯盟。(十)同對中國抗日的民族運動表示同情贊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國家建立親密的友誼關系?!?/p>

同日  同彭德懷致電秦邦憲:一方面軍本日已全部集中于羊泉鎮(zhèn)以北地區(qū),進行十天整理訓練,至十二月八日止,九日接近部署出動。后方新兵、衣服、食糧等項,均請令其于八日前趕到,否則不便補充。

11月30日  在東村出席紅一方面軍營以上干部大會,作《直羅戰(zhàn)役同目前的形勢與任務》的報告。報告指出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勝利的原因是:“(一)兩個軍團的會合與團結(這是基本的)。(二)戰(zhàn)略與戰(zhàn)役樞紐的抓住〔1〕(葫蘆河與直羅鎮(zhèn))。(三)戰(zhàn)斗準備的充足。(四)群眾與我們一致?!眻蟾嬲f:中央與軍委決定的向南作戰(zhàn)與初步解決“圍剿”的總方針,由于方面軍各級首長與戰(zhàn)斗員的堅決執(zhí)行,已經完滿實現。這次勝利,給了我們以準備打破新“圍剿”的時間和地區(qū)的條件,鞏固了蘇區(qū),可以去猛烈地擴大紅軍和擴大蘇區(qū)。這次勝利為在西北建立廣大的根據地“舉行了奠基禮”。報告提出新的任務是:“從現時起用極大努力爭取與積蓄更加充足的力量,迎接敵人新的大舉進攻而徹底粉碎之,開辟我們的蘇區(qū)到晉、陜、甘、綏、寧五個省份去”。報告指出,“消滅敵人,擴大紅軍,堅強紅軍,赤化地方與破壞敵軍”,是今后時期內紅一方面軍的“五項具體的嚴重的任務與工作,而以擴大紅軍為此時期中心的一環(huán)”。報告還提出,改變對俘虜軍官的政策,實行一律不殺、優(yōu)待釋放的政策。

〔1〕毛澤東在本文中另一處是這樣說的:“抓住戰(zhàn)略樞紐去部署戰(zhàn)役,抓住戰(zhàn)役樞紐去部署戰(zhàn)斗。“

同日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發(fā)布命令,任命左權為紅一軍團參謀長,朱瑞為政治部主任;周士第為紅十五軍團參謀長,郭述申為政治部主任;蕭勁光為陜甘軍區(qū)司令員,李富春為政治委員。還任命各師、軍分區(qū)、騎兵團、獨立團負責干部共二十二人。

同日  致電張聞天,指出:紅一方面軍休息十天后擬包圍宜川、洛川兩城,調動可能來援之敵而消滅之。延安之敵逃跑則截擊消滅之。同時可赤化宜、洛兩縣,籌款就糧。電報說:“目前不宜即向寧夏,根本方針仍應是南征與東討。東討之利益是很大的。我們有詳信復你?!薄盀闇蕚鋿|進,四個月內應擴大紅軍一萬?!?/p>

11月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毛澤東、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等九人聯名發(fā)布《告圍攻陜甘蘇區(qū)的各部隊官長與士兵書》,提出:“只要你們不打紅軍和陜甘蘇區(qū),我們愿意和你們互派代表,訂立抗日作戰(zhàn)協(xié)定,并組成抗日聯軍與國防政府,聯合起來,打日本救中國。不論哪一派的軍隊,不論一軍一師或者一連一排,不論從前有沒有打過紅軍和蘇維埃區(qū)域,我們?yōu)橹瀼厮哪陙淼目谷站葒闹鲝垼家宦蓺g迎同我們聯合起來共同抗日。“

12月1日  復電張聞天,指出:“關于紅軍靠近外蒙的根本方針,我是完全同意的?!薄拔也煌獾氖菚r間與經路問題。

第一,紅軍目前必須增加一萬人。在四個月內,我們必須依據陜北蘇區(qū),用空前努力達此目的。第二,最好是走山西與綏遠的道路。這是用戰(zhàn)爭、用發(fā)展、用不使陜北蘇區(qū)同我們脫離的方針與外蒙靠近。為完成上述兩種任務,我想有六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夠了。所以我們應在明年夏天或秋天與外蒙靠近,目前應立即開始組織蒙民游擊隊?!薄皩Ω晦r策略的轉變,基本同意。但決議上應指出,當斗爭發(fā)展,貧農、中農要求平分富農土地時,黨應贊助這一要求。富農可與貧農、中農分得同等土地。

過去分壞田的原則是不對的,但富農土地完全不動的原則,在蘇區(qū)尤其在南方蘇區(qū)也是不對的。在土地問題上,對富農策略同對中農應該有一點區(qū)別。農村中的黨應善于領導與監(jiān)督富農,嚴防為富農所領導。要指出當斗爭深入時,富農必然轉入地主陣線,這是中國半封建富農階層的特點。對有勞動力又破產了的小地主階層,在群眾同意下應按富農待遇?!薄胺词Y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內容及具體的口號與綱領〔1〕,完全同意”。六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關于改變對富農政策的決定》,基本上采納了毛澤東對富農問題的意見。

12月2日  同彭德懷致電朱德、張國燾、劉伯承、徐向前、陳昌浩,通報直羅鎮(zhèn)大捷,并指出:“在中央正確領導下,粉碎了三次‘圍剿’,正在猛烈擴大紅軍,猛烈發(fā)展蘇區(qū),準備迎接戰(zhàn)斗的勝利”。

12月5日  致電張聞天、李德:“我率三十一分隊擬明六號動身來后方。德懷、林彪、子華三人須參加六號及七號的祝捷運動大會,定九號同朱理治〔2〕來后方。開會地點以安塞為便。”“完全同意李德同志對延川、延長的部署〔3〕。一方面軍十天內仍在原地集結訓練,俟閻錫山情況明了后,再定向南或向東的方向。“

〔1〕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抗日救國宣言》中關于建立反蔣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十大綱領等主張。

〔2〕朱理治,當時任中共陜甘省委書記。

〔3〕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日,紅十五軍團副軍團長劉志丹奉命率一部兵力到達延川,防止延川、延長黃河東岸國民黨軍西渡,并相機殲滅從膚施逃出之敵。同日,李德將這個部署電告彭德懷、毛澤東。

同日  同彭德懷致信楊虎城。信中說:“蓋日本帝國主義實我民族國家之世仇,而蔣介石則通國人民之公敵。”“是以抗日反蔣,勢無偏廢。建義旗于國中,申天討于禹域,驅除強寇,四萬萬具有同心,誅戮神奸,千百年同茲快舉。鄙人等衛(wèi)國有心,劍履俱奮,行程二萬,所為何來,既達三秦,愿求同志。倘得閣下一軍,聯鑣并進,則河山有幸,氣勢更雄,減少后顧之憂,增加前軍之力?!薄胺苍讣尤肟谷沼懯Y之聯合戰(zhàn)線者,鄙人等無不樂與提攜,共組抗日聯軍,并設國防政府,主持抗日討蔣大計。”信中還以“重關百二,誰云秦塞無人;故國三千,慘矣燕云在望。亡國奴之境遇,人所不甘,階下囚之前途,避之為上”的語句,激發(fā)楊虎城的愛國熱情。在此前后,會見曾在第十七路軍工作過的汪鋒,了解楊虎城和第十七路軍的情況,要他前往西安,把信交給楊虎城。

同日  致信國民黨軍第十七路軍總參議杜斌丞。信中說:“從汪鋒同志知先生不忘情于革命,甚感事也。時至今日,論全國,論西北,論陜西,均舍抗日反蔣無第二條出路?!薄盀榻裰?,誠宜急與敝方取一致行動,組成聯合戰(zhàn)線,敝方愿在互不攻擊的初步條件下,與虎城先生商洽一切救亡圖存之根本大計。”“如得先生居中策劃,以共同作戰(zhàn)對付公敵為目標,則敝軍甚愿與虎城先生成立諒解,逐漸進到共組抗日聯軍、國防政府之步驟。先生為西北領袖人物,投袂而起,挺身而干,是在今日。東北軍中如沈克等(此次敝軍追擊董英斌,消滅沈師一個團,非所愿也),均應與之聯合。甘肅鄧君寶珊〔1〕,亦為絕無出路之人,敝軍亦愿與發(fā)生關系。

〔1〕鄧寶珊,當時任國民黨軍新編第一軍軍長。

同日  張國燾致電中共中央,宣稱:“此間用中央、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軍委、總司令部等名義對外發(fā)表文件,并和你們發(fā)生關系”,“你們應稱北方局、陜北政府和北路軍”,“一、四方面軍名義應取消”。

同日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副主席周恩來、彭德懷發(fā)布《關于傷病員柴菜費調養(yǎng)費撫恤費之通令》,規(guī)定在目前較低的物質條件下使傷病員能迅速治愈并恢復體力。

12月6日  離開東村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前往瓦窯堡。

八日到王家坪,十一日  到安塞,十三日到達瓦窯堡。

12月8日  同彭德懷、劉志丹發(fā)布《告陜甘蘇區(qū)工農勞苦群眾書》,號召陜甘蘇區(qū)人民勇敢地當紅軍到前方來,用一切力量來保護我們的土地和自由,保衛(wèi)我們的蘇維埃政權。

12月9日  北平愛國學生數千人,在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領導下,舉行抗日救國示威游行,要求“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一二九運動爆發(fā)。

12月10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發(fā)表《對內蒙古人民的宣言》,號召內蒙古人民起來抗日反蔣,指出:“我們認為只有我們同內蒙古民族共同奮斗,才能很快地打倒我們共同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及蔣介石。同時相信,內蒙古民族只有與我們共同戰(zhàn)斗,才能保存成吉思汗時代的光榮,避免民族的滅亡,走上民族復興的道路”。“我們愿意彼此締結攻守同盟,去打倒我們共同的敵人。”最后提出尊重內蒙古人民的民族權利、內蒙古區(qū)域各民族平等等五點宣言。

12月13日  致電彭德懷,要紅一方面軍仍在套通、田兒地區(qū)進行第二個十天訓練計劃,不應向南移動,應在原地待機。12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發(fā)布命令,改變對富農的政策,以擴大全國抗日討蔣的革命路線。命令規(guī)定:富農之土地,除以封建性高額出租應全部沒收之外,其余富農自耕及雇人經營之土地,不論其土地之好壞,一概不在沒收之列;富農之動產及牲畜耕具,除以封建性高利貸出借者外,均不應沒收;除統(tǒng)一累進稅外,禁止地方政府對于富農之懲罰及特殊稅捐;富農在不違反蘇維埃法律時,各級政府應保障其經營工商業(yè)及雇用勞動之自由;在實行平分一切土地之區(qū)域,富農有與普通農民分得同樣土地之權。命令同時還規(guī)定:富農仍無權參加紅軍及一切武裝部隊,并無選舉權。

12月16日  致電彭德懷并轉徐海東、程子華,提出為消滅井岳秀〔1〕侵入蘇區(qū)部隊,粉碎其奪取安塞、安定的整個計劃,決定調紅二十六軍北上,會合七十八師,于十七日進行出動準備,限二十二日到達子長縣附近集中待命。

〔1〕井岳秀,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北“剿總”第三防守區(qū)副司令兼第八十六師師長。

12月17日  同周恩來復電彭德懷,同意奪取甘泉、宜川的部署,指出:一軍團用堅決而機巧的手段取得甘泉并相機奪取宜川,十五軍團進到牛武鎮(zhèn)、龍泉鎮(zhèn)地域工作。兩軍團的發(fā)展方向為正南,首先赤化洛川、宜川兩縣,加緊擴紅。

同日  為優(yōu)待紅軍技術人員,節(jié)省使用各級指揮機關辦公費等,同周恩來、彭德懷發(fā)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關于辦公費、津貼費之規(guī)定的命令》,規(guī)定無線電技術人員、醫(yī)務人員、電話技術人員、紅校軍事教育專家,均列為技術人員,發(fā)給特殊津貼。

同日  出席在瓦窯堡開始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稱瓦窯堡會議)〔1〕。會議著重討論軍事戰(zhàn)略問題、全國的政治形勢和黨的策略方針問題。根據民族矛盾逐步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的新特點,會議討論并確定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方針,完滿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問題。二十三日,毛澤東作軍事問題的報告。報告分三個部分:一、關于戰(zhàn)略方針。要以堅決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把國內戰(zhàn)爭與民族戰(zhàn)爭結合起來。一九三六年應準備直接對日作戰(zhàn)的力量,擴大紅軍。紅軍行動應放在“打通蘇聯”和“鞏固擴大蘇區(qū)”兩項任務上。“游擊戰(zhàn)爭在民族革命戰(zhàn)爭中有極大戰(zhàn)略上的作用”。在一切省份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著重于主要省份,如河北、山東、河南、滿洲、察哈爾、江蘇、陜南、山西、甘肅等。做好白軍和白區(qū)的工作。二、關于作戰(zhàn)指揮上的基本原則。幾年來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經驗告訴我們:戰(zhàn)略防御時,反對單純防御,執(zhí)行積極防御,反對先發(fā)制人,執(zhí)行后發(fā)制人,誘敵深入,以退為進;戰(zhàn)略進攻時,既要奪取先機,反對機會主義估計不足,又要適可而止,反對冒險主義和冒險政策,要波浪式的發(fā)展,實行發(fā)展中的推進政策;基本原則還是運動戰(zhàn),反對不讓寸土的辦法,大踏步前進后退;集中兵力于一個方面,一個拳頭打人,反對分兵主義;戰(zhàn)略的內線作戰(zhàn)和戰(zhàn)役的外線作戰(zhàn),戰(zhàn)略的持久戰(zhàn)和戰(zhàn)役的速決戰(zhàn);戰(zhàn)斗前要有充分的準備,要改善紅軍的技術條件;實行統(tǒng)一指揮下的分割指揮,軍委在軍事范圍內有完全的權力。三、關于行動方針。主要分三個步驟。第一步,在陜西的南北兩線給進犯之敵以打擊,鞏固和發(fā)展陜北蘇區(qū),從政治上、軍事上和組織上做好渡黃河去山西的準備。第二步,到山西去,準備擊破閻錫山的晉綏軍主力,開辟山西西部五縣以至十幾縣的局面,擴大紅軍一萬五千人,并保證必要時返回陜西所需要的物質條件。第三步,根據日軍對綏遠進攻的情形,適時地由山西轉向綏遠。用小的游擊戰(zhàn)爭與日軍周旋,總的方針是與蘇聯取得聯系。會議于當天通過《中央關于軍事戰(zhàn)略問題的決議》〔1〕。二十五日,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

〔1〕關于這次會議開頭幾天的情況,毛澤東在十二月十九日給彭德懷的電報中說:“政治局會議開了三天,關于總的政治問題(形勢及任務)討論完了。真是一次很好的討論,可惜你沒有來參加。明后天討論軍事問題。“

〔1〕這個決議的基本內容與毛澤東的報告記錄稿是相同的。

?

12月21日  同張聞天致電彭德懷并轉林彪,答復林彪對戰(zhàn)略問題的來電〔1〕,指出:“在日本進占華北的形勢下,陜南游擊戰(zhàn)爭不能把它提到比陜北等處的游擊戰(zhàn)爭還更加重要的地位,實際上后者是更重要的。尤其不能把游擊戰(zhàn)爭提到似乎比主力紅軍還更重要的地位(如提出紅軍主要干部去做游擊戰(zhàn)爭),這樣的提法是不妥當的。林在某些問題上的觀點是同我們有些分歧的,中央認為有當面說明之必要。現在前方軍事不緊張,因此仍望林來中央一行,并在此一個時期,這于林是有好處的?!?/p>

12月24日  同周恩來致電彭德懷、楊尚昆,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左權,下達關于準備東征的行動計劃,指出:中央討論了戰(zhàn)略方針、作戰(zhàn)原則及行動計劃,通過了軍委的報告。關于行動方向,如東村時所定。要求以四十天為期,完成渡黃河東征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奪取甘泉、宜川兩城,赤化宜川、洛川兩縣,給北面進攻著的敵人以打擊,前線部隊用極大努力擴紅,后方完成五千人擴紅計劃,并在北線和南線分別組建紅二十八、紅二十九軍〔2〕。

〔1〕據《聶榮臻回憶錄》載:“中央政治局召開瓦窯堡會議以前,曾征求軍團領導干部對戰(zhàn)略問題的意見。林彪在信中就正式向中央提出,要到陜南去打游擊,說這比在陜北鞏固和擴大根據地更重要,而且要求把紅軍主要干部調出,由他帶領到陜南打游擊。“

〔2〕一九三五年底和一九三六年一月,紅二十八、二十九軍先后成立。劉志丹、宋任窮分別任紅二十八軍軍長和政治委員;蕭勁光、朱理治分別任紅二十九軍軍長和政治委員。

同日  為奪取宜川城,同周恩來致電彭德懷:“取得宜川城,對于以后有很大利益。現有四十天工夫,請令一軍團詳細偵察用地道法攻開該城的可能性”?!皬娨u甘泉如不奏效,即改用地道法”。

12月27日  在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進一步闡明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精神。報告指出,在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它的殖民地的新形勢下,國內各階級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不僅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是抗日的基本力量,而且民族資產階級也有參加抗日斗爭的可能性。即使地主買辦階級營壘,也可能發(fā)生分化。在殖民地化威脅的新環(huán)境下,民族資產階級變化的總的特點是動搖。他們一方面不喜歡帝國主義,一方面又怕革命的徹底性。在斗爭的某些階段,他們中間的左翼有可能參加斗爭,另一部分則有由動搖而采取中立態(tài)度的可能。至于地主買辦階級營壘,也不是完全統(tǒng)一的,這是許多帝國主義爭奪中國的環(huán)境所造成的。“我們要把敵人營壘中間的一切爭斗、缺口、矛盾,統(tǒng)統(tǒng)收集起來,作為反對當前主要敵人之用?!眻蟾鎻娬{,黨的基本策略任務,就是反對狹隘的關門主義,建立廣泛的民族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進攻的需要?!蓖瑫r,報告喚起黨內注意記取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的歷史教訓,要求共產黨員須在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發(fā)揮領導作用。報告還指出,把工農共和國改變?yōu)槿嗣窆埠蛧?,由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聯盟的政府,改變?yōu)槌斯と?、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外,還要加上一切其他階級中愿意參加民族革命的分子。關于革命的轉變,報告指出:民主主義的革命必然要轉變?yōu)樯鐣髁x的革命,時間會要相當地長?!安坏骄邆淞苏紊辖洕弦磺袘械臈l件之時,不到轉變對于全國最大多數人民有利而不是不利之時,不應當輕易談轉變?!边@個報告編入《毛澤東選集》。

同日  同周恩來致電彭德懷、楊尚昆,林彪、聶榮臻、朱瑞,徐海東、程子華、郭述申,提出:“凡屬同意黨的綱領政策而工作中表現積極的分子,不念其社會關系如何,均應廣泛地吸收入黨,尤其是陜甘支隊及二十五軍經過長征斗爭的指戰(zhàn)員,應更寬廣地吸收入黨?!薄胺矊俳涍^長征的分子,一律免除候補期。“

12月29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討論北方局工作。毛澤東發(fā)言指出:我們東進及長征都是為著抗日。我們要將各種運動聯系起來,各種力量,各種運動,都要總結到政權中去。游擊隊在晉東北及河北、河南、山西特別發(fā)展,要布置幾個要緊的地方。會議決定,劉少奇為中共中央駐北方局代表。

12月30日  關于紅二十八、紅二十九軍的組建問題,同周恩來致電彭德懷,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并抄送陜甘省委及蕭勁光:依前電所告戰(zhàn)略計劃〔1〕,二十八軍已在陜北組成,劉志丹任軍長,宋任窮任政治委員,預計一月份擴大到一千五百人。陜甘二十九軍亦應著手組織,由蕭勁光負責,限一月底擴大到八個連約一千人。

〔1〕指毛澤東、周恩來十二月二十四日關于準備東征的行動計劃致彭德懷、楊尚昆,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左權電。

同日  分別致電彭德懷、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程子華,要一軍團和十五軍團選調人員和馬匹送來瓦窯堡,以完成組建騎兵團四個整連的編制。

12月31日  同周恩來致電彭德懷、楊尚昆,徐海東、程子華、郭述申,要求對紅二十五軍指戰(zhàn)員進行一次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使他們對地方,對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務必發(fā)生良好關系,不應以驕傲而輕視的態(tài)度批評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對于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原有干部之尚懷不安與不滿應進行誠懇的解釋。電報指出:“徐、程、郭三同志對此項有深刻認識、正確的指導與教育工作,使十五軍團全體指戰(zhàn)員團結如一個人一樣?!薄皩σ卉妶F調去的干部,同樣要教育他們不得發(fā)生任何驕傲與輕視的態(tài)度?!?/p>

?


毛澤東年譜:1935年 四十二歲(三)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宁津县| 荔浦县| 新乡县| 会宁县| 潍坊市| 石林| 简阳市| 青州市| 新蔡县| 文化| 镶黄旗| 青海省| 静宁县| 平果县| 克东县| 无极县| 阳东县| 遵化市| 闵行区| 抚远县| 定边县| 孝感市| 宁晋县| 射洪县| 阜新市| 乡城县| 辽阳县| 桦南县| 五河县| 靖宇县| 广东省| 贡山| 瑞金市| 临猗县| 枣阳市| 林芝县| 阳城县| 马鞍山市| 行唐县| 南和县|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