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二三之爭,一道人性考題!成熟或幼稚只在一線之間
看了二十集的《傳家》,整體感覺尚可,但離大熱劇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單就個人而言,認(rèn)為彈幕遠(yuǎn)比劇情精彩,尤其是二三之爭。

所謂的“二三之爭”,是指在二小姐易鐘玉與三小姐易鐘秀之間,到底要站隊哪一邊?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支持易鐘玉的觀眾和擁護(hù)易鐘秀的網(wǎng)友互不相讓,一時間吵得不可開交。在個人看來,二三之爭過于幼稚了,這件事本就是對與錯交織在一起的。
二小姐易鐘玉
先來說二小姐易鐘玉,其的不幸源于父母的感情不和,母親周夫人為了留住父親易興華而刻意虐待自己的親生女兒。不得不承認(rèn),易鐘玉的童年經(jīng)歷的確令人心疼不已,但她的不幸不能完全歸咎于易興華、黃瑩如以及兩人的一雙兒女(易鐘杰和易鐘秀)。

有關(guān)易興華與周夫人感情不和的原因,劇中曾交代過一些只言片語,稱周夫人在新婚之夜大鬧了一場。當(dāng)時的情況跟易鐘玉剛回到易家時頗為相似,也是對房間不滿意,由此可見周夫人性格中的刁蠻任性。

也許是實在受不了周夫人了,易興華提出了離婚,礙于周老爺(周夫人的父親)的請求才作罷。不過此時兩人的婚姻關(guān)系已經(jīng)名存實亡了,之后易興華便與黃瑩如好上了,因此很難說得清黃瑩如算不算小三兒。

在這里要插一句,假如你是易興華,會如何處理與周夫人之間的關(guān)系呢?為了孩子,是繼續(xù)忍受周夫人,還是選擇離婚呢?偏偏此時一直對自己照顧有加的岳父提出了請求,承諾只要不離婚怎么樣都行,又該怎么辦呢?

客觀而言,從周老爺?shù)恼埱缶涂梢钥闯鰜碇芊蛉擞卸嗝措y以相處,否則以周家的財力不至于如此低眉順眼。后來為了讓易興華回歸家庭,周夫人甚至不惜虐待易鐘玉,再次證明了其在性格方面的缺陷。所以易鐘玉童年的不幸,真正的根源是周夫人,而非其他人。

當(dāng)然了,這并不是說易鐘是非不分,準(zhǔn)確而言是心智不夠成熟。對于年幼的易鐘玉來說,肯定無法理解父親為什么要離開母親,想當(dāng)然地把母親的死和自己遭受的虐待歸咎于父親。即便是成年以后,具備了更強(qiáng)的認(rèn)知能力,也很難打開童年時的心結(jié)。這并不奇怪,童年的經(jīng)歷會影響人的一生,往往需要很多年乃至一生去自我治愈。易鐘玉現(xiàn)在仍處于自我治愈的階段,尚沒有完全打開心結(jié),以至于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奪回易家花園和星華百貨的股份,皆無助于易鐘玉打開心結(jié),因為這些都不是其內(nèi)心所渴望的?;仡櫼诅娪竦耐辏赣H因與母親感情不和而常常不在家,母親為了挽回父親的心便對其進(jìn)行虐待。顯而易見,易鐘玉是缺少父母的關(guān)愛,這也是她最為渴求的。相信當(dāng)易鐘玉真正成熟了,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就不會如同眼下這般恣意妄為了。
三小姐易鐘秀
再來談?wù)勅〗阋诅娦悖瑢σ诅娪裥拇鏀骋庖苍谇槔碇?,畢竟兩人小時候的關(guān)系就很緊張。易鐘玉因為周夫人的事情,一直記恨著易興華和黃瑩如,連帶著也不喜歡易鐘杰和易鐘秀。

那時易鐘玉年紀(jì)不大,易鐘秀就更加年幼了。小孩子嘛,誰對自己好,誰就是好人。反之亦是如此,誰討厭自己,那么自己就要討厭回去。易鐘玉不會意識到,不論父母之間孰是孰非,錯都不在易鐘秀。與之相對,易鐘秀也不會因易鐘玉不幸的童年而加以包容,矛盾便由此產(chǎn)生了。

在這個過程中,易鐘玉的一些行為也會給年幼的易鐘秀留下極其不愉快的童年記憶,這些不愉快的記憶同樣可以稱之為心結(jié)。誠如前文所說,想要打開心結(jié)并不容易,易鐘秀也需要自我治愈。

在個人看來,易鐘秀對易鐘玉的恨意并不深,只是不理解易鐘玉為什么那樣對待自己。有句話叫“你沒有處在我的位置上,永遠(yuǎn)體會不到我的痛苦”,對于社會閱歷尚淺的易鐘秀而言,自然無法對易鐘玉感同身受了。當(dāng)易鐘秀也真正成熟了,或許就不會那么斤斤計較,與易鐘玉針鋒相對了。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單純站隊易鐘玉或易鐘秀,本身就非常幼稚。人無完人,易鐘玉和易鐘秀也不是兩個完美的角色,她們各自身上都有著優(yōu)缺點。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亦非零和游戲,人性更是如此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