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配了一副89塊的眼鏡

本想現(xiàn)在這幅眼鏡可以多戴幾年,之前很多眼鏡都是戴了很多年。
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六年。
上次配的,沒有換鏡片,買的一副鏡架。
砍了下價,還收了85元,很貴了。
還是金屬核心結(jié)構(gòu),老板說我之前的可以戴兩年,這幅起碼可以戴三四年,我就信他了。
結(jié)果,就信了他的邪(武漢方言)。
之前給我驗光,配鏡,暈了好久才恢復。
而且鏡片很容易磨花,后來都很多道道兒了。
壓斷最后一根稻草的,就是這幅我之前戴的鏡架。
說的是戴三四年,這可沒多久,就發(fā)現(xiàn)很大的缺陷。
金屬會分泌綠色的液體,很惡心。
而且是外面包著塑料,根本擦不到,要用小螺絲刀才能拆開。
就在我的一個朋友家拆開過一次,里面真是藏污納垢,擦了好多衛(wèi)生紙。
現(xiàn)在想想,我也挺不得體的。
讓那朋友看到這一幕,挺反他胃的。

上圖來自ffpic
放張美圖,讓我緩緩。
接著說,在那次取眼鏡動作太粗暴了。
塑料出現(xiàn)了裂縫,感覺隨時都可能斷掉。
要吐槽的是,這幅鏡架的寬度,明顯窄于我的腦袋。
雖然我的腦袋很大,但我之前賠了好多副眼鏡了,也沒見夾腦袋。
自從帶上這幅眼鏡,太陽穴兩面的肉都壓下去好大兩條溝。
加上我身體發(fā)福,溝的兩邊都隆起了,看著跟要窒息了似的。
所以這次忍無可忍了,必須得配新眼鏡。
以前想過到網(wǎng)上配眼鏡,但是怕麻煩。
而且怕弄不好,就作罷了。
這次我專門問了一個朋友,他非常聰明,而且對東西研究特別深。
特別是買一些設計感強、實用性高的東西。
而且并不貴,這點,我服。
他沒給我什么建議,因為他近視,就推薦我去規(guī)模大的網(wǎng)店問問。
并沒得到想要的答案,這時我就糾結(jié)了一下。
但突然有個念頭出現(xiàn),我想生命是該去探索的。
而且有什么比認認真真地犯錯誤更有趣的事情?
我就抱定決心,就算這次失敗,也是一種好的體驗。
按照這樣的的心態(tài),我開始了研究網(wǎng)上配眼鏡。
首先想到的是上知乎,那里有很多閑的蛋疼的專業(yè)人士(其實也很忙)。
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長篇大論講述各種比較專業(yè)的東西。
想想我自己,對于喜歡的說唱、籃球、汽車。
也會花大量的時間長篇大論,就是一種講述欲。
搜了“網(wǎng)上配眼鏡”,出來的文章有個開眼鏡店的,講了一些東西。
后來又看到一篇回答,關于選擇鏡架樣式和搭配的造型師。
針對單一的版塊,講了很復雜論述。
我是硬著頭皮看完了,就因為他有一些顛覆我常識的觀點。
哎呀,突然發(fā)現(xiàn)他知乎的回答刪了。
我回憶一下啊。
他說,很多人都會說,配眼鏡跟人的臉型有關。
其實是錯誤的,應該是通過更具體的臉部特征和職業(yè)需要,搭配適合的鏡架。
他自己是定制眼鏡設計師,設計師這幾個字,我作為曾經(jīng)的汽車廠設計師,有共鳴的。
而且一上來就放自己的手繪頭像,加上兩組鏡架做對比,這很專業(yè)啊。
他還給老羅和潘虹老師設計過鏡架,效果也很棒。
我找找前后對比圖,這點也是我硬著頭皮往下看的動力。

老羅早期的眼鏡和設計造型后的眼鏡對比
明顯后者更能具有工匠精神。
這個就扯遠了啊,具體的,大家可以自己翻翻知乎,再去看看,其實這個并不是我這篇文章的重點。
根據(jù)很多選擇鏡架的規(guī)則,我之前戴的大黑框是最適合我的。
瞬間顯得我臉小了。
大黑框顏色深,顯得臉也更白。
大致是方形,加稍微倒角的設計,能讓我的圓臉變得更有棱角,感覺不到胖。
再加上塑料的材質(zhì),會顯得人年輕。
所以明明皮膚老舊,早已步入中年,連發(fā)福的啤酒肚都能被忽略,屢屢被大學生認為我是他們大一的學弟。

大致是這樣的
我還深深記得,以前戴的金屬窄方形的眼鏡,加上我穿的工廠服,一度都被看成老大叔。
所以鏡架的選擇,還是非常重要的。

還沒有這幅眼鏡好看
人生重在體驗,就跟我換手機似的,非得試試沒用過的品牌。
真確地去體會,才能給生命更多感受的機會。
我就打定主意,要買一副更具文藝氣息的眼鏡。
就算細框不具備減齡效果,而且復古可能會顯老。
加上金色框不如黑色襯皮膚白。
但管它呢。
再說我配幾十塊的眼鏡,大不了戴一段時間,再換就是。
接著說配鏡的知識點:
有個知乎答主說到,驗光占絕大多數(shù),我也認可。
如果連驗光都沒有做到位,怎么進行下面的環(huán)節(jié)。
他還提到了驗光師有很多個級別,還有不同的職稱,經(jīng)驗和水平也不同。
甚至可以要求驗光師******。
我搜了搜當?shù)啬募裔t(yī)院的眼科最厲害,然后去找那里去驗光。
最后我找的是當?shù)刈畲蟮尼t(yī)院。
專業(yè)的驗光,怎么也得半個小時以上,有的得兩個小時,還要散瞳。
驗完光后暈暈乎乎看不清東西,還得外人陪同才能回家。
我的驗光過程就很剪短,前后花了大概不到10分鐘。
1.跟醫(yī)生交談,對著“山”視力表測了下視力。
2.到配鏡部測了下現(xiàn)有鏡片的度數(shù)和散光。
3.回來找醫(yī)生量了瞳距。
4.不放心,再去機器那花一分鐘測了下眼睛度數(shù)。
5.給我寫了張條子,要我去對面配鏡部配鏡。
6.然后我就徑直走了。
接著把單子拍給了淘寶賣家,就要他們配鏡了。
這之前,還得在淘寶上挑選鏡框的款式,鏡片的品牌和型號,各個價位還是相差很大的。
我找了下人氣最旺的幾家淘寶店鋪,或許會更靠譜一點。
然后找了下最便宜,且造型我個人很喜歡的款式,必須得框大一點。
而且還有個知識點,是鏡架的幾個尺寸數(shù)據(jù)。

有一點我很忐忑。
那牛人還說了,最不適合在網(wǎng)上配鏡的其中之一,就是大腦袋。
我偏不信這個邪,還專門拿尺量了下現(xiàn)在眼鏡的尺寸。
發(fā)現(xiàn)和我要配的眼鏡的數(shù)據(jù)差不多,這可咋辦?
不會又很緊吧?
算了,豁出去了。
不過后來發(fā)現(xiàn),剛剛好。
另外我這次還有個目的,要配一副打球的眼鏡,于是就有了這個:

帶著還行,也不是太暈。
但有個事,是讓我很崩潰。
介紹說的不起霧,我就去他喵的不起霧。
死起霧了,完全是在鍛煉我盲操。
所以在鏡片的選擇上,還是很重要的。
這兩幅眼鏡的鏡片都是自帶的,分別99元和89元。
雖說之前的眼鏡各種不好,但帶著打球還沒出現(xiàn)過起霧的情況,確實一分錢一分貨。
對了,我之前的眼鏡是在大學的后街配的。
我的推理是,這里房租低,店面小,而且就老板一個人,不用給員工發(fā)工資。
做學生生意,價格太高了,沒有人會找他買。
老板挺能聊,人確實還不錯,還每次還叫我去打球。
記得上次配眼鏡,我家樓下的眼鏡店:
起步價都是一千左右,動輒兩千,甚至更高,我直接驚呆了。
所以才跑去學校配眼鏡。
總體來說,這次配眼鏡在形式上算是比較滿意。
89塊,配到一副金絲眼鏡,兩組鏡片,一個折疊眼鏡盒,一塊質(zhì)地很好的眼鏡布(秒殺之前所有實體店送的垃圾布)。

99塊,一副運動眼鏡,兩組鏡片,兩組松緊帶,兩組橡膠鏈接件,兩組鼻墊,一個便攜收緊袋,一個大眼鏡盒,就是鏡片很垃圾。
我得上淘寶去吐槽去。

好了,就到這里了吧。
如果有要陪眼鏡的朋友,可以跟我交流。
我不是太推薦到網(wǎng)上配鏡,特別是視力有浮動的。
現(xiàn)場配,可以調(diào)整好了再離開。
像我這樣敢于嘗試的,就無所畏懼了,大膽往前走吧。
最后祝所有人都不要近視,近視的朋友都能恢復,恢復不了的保持視力。
我們最好再也不需要眼鏡,只需要眼鏡框作為造型。
=========
題圖作者:creativecommonsstockphotos
圖片授權基于:Dreamstime.com版權協(xié)議
其他圖片來自網(wǎng)絡,所有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
如有疑問,與我聯(lián)系刪除相關內(nèi)容
好探索分享給我優(yōu)秀的讀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