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加持的《小美人魚》票房口碑雙低:動漫真人版究竟應該怎么拍

迪士尼可能無法想象,《小美人魚》票房和口碑在中國能差到如此地步。
電影最大的爭議點,就是選角。
二次元世界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三次元世界的選角是否符合受眾的想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小美人魚》的失敗,很大程度就是選角的失敗。
然而,有人給出了2016年迪士尼公布了10條迪士尼公主準則,在關心他人、健康生活、別憑封皮判斷一本書等準則之中,根本沒有“外表美麗”一項。
可是如果此判斷美人魚不需要外貌,卻實屬偏頗。且不說無法還原美人魚在動畫中的美麗,單純從觀眾的第一感覺來說,這位公主已屬敗筆。

《小美人魚》的折戟沉沙并非孤例,相反,真人版翻拍成功的例子反而才是稀缺。作為動漫翻拍真人大戶的日本,也一直經受讀者和觀眾的批評?!罢嫒藲г鳌睅缀跻呀洺蔀椴蛔兊亩?。
真人版怎么拍?成為一個讓導演萬分頭痛的問題。
其實成功的例子并非沒有。
例如2012年翻拍自和月伸宏同名漫畫的真人劇《浪客劍心》,就是一個很好的漫改教科書。
該劇無論人物造型,還是打斗場面都非常出色。特別是打斗場面,由于武術指導曾經是“甄家?guī)汀钡某蓡T,所以看起來行云流水、酣暢淋漓。

飾演緋村劍心的佐藤健親自上陣,幾乎獨立完成了所有的動作場面,和月伸宏對其給予高度評價,夸贊“飾演劍心的演員,非佐藤莫屬”。
受到電影片長的限制,電影無法完全遵照原著脈絡進行,導演巧妙地以人物之間的關系為重心,串連起不同的章節(jié)。
此外,劇中的主要角色非常契合原作,服化道方面也很考究。考慮到二次元轉三次元的觀感,還將緋村劍心的頭發(fā)從紅色改成了茶色,看起來更加自然。
這些看起來“不尊重原作”的做法,非但沒有受到批評,甚至還收獲了不少原著黨的青睞。

說到底,還是制作者服務于觀眾的匠心,得到了好的回報。
2017年翻拍自空知英秋的同名漫畫《銀魂》的電影也是一部高分真人劇。
實際上,像《銀魂》這種以惡搞為主基調的漫畫,翻拍起來是非常難的。
《浪客劍心》把服化道和打斗搞清楚就成功了一半,而《銀魂》則是要把漫畫中的夸張惡搞讓新人演繹出來。
少一分不好笑,多一分很尷尬。
《銀魂》的演員們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該劇組不乏帥哥美女——小栗旬、菅田將暉、長澤雅美、橋本環(huán)奈都肯放下姿態(tài),用力地去詮釋夸張的樣子。
特別是“千年一遇的美少女”橋本環(huán)奈,在劇中徹底放飛自我,各種“顏藝”信手拈來,曾經的清純在觀眾的腦海中再也回不來了。

虛假的橋本環(huán)奈

真實的橋本環(huán)奈
故事結構、服化道、角色契合度,都是漫改真人劇成功的關鍵所在,但最重要的,還是導演是否抓住了原作的內涵。
《浪客劍心》需要人物之間的羈絆和爽快的打斗場面;《銀魂》需要夸張搞笑的表演。將二者交換一下,肯定會失敗。
比如4月28日在日本上映的《圣斗士星矢》真人版,在拍攝初期導演就將圣衣的設計圖交給車田正美,卻得到了要求修改的答復。
“不用如此完美。圣衣是隨著圣斗士的成長改變形態(tài),受小宇宙的影響而成型。所以在初期階段不需要完成形態(tài),簡易版即可,之后再通過小宇宙得到進化。”
可導演似乎沒能理解車田正美“希望圣衣通過升級改變形態(tài)”的意思,做出一堆奇怪的東西。

雖說原作中的圣衣確實脫胎于中世紀鎧甲和機甲模型,但很快就根據市場反映進行了修正,讓其看起來并不那么生硬,更貼近神話的美感。
但這份美感在電影中不復存在,換來的就是一堆冰冷的鎧甲。
從導演后期的訪談來看,他絲毫沒意識到圣衣才是《圣斗士星矢》的核心競爭力,而是把重心放在天馬行空的打斗場面,和昂揚細膩的心理刻畫。
實際上,當初最吸引讀者目光的,正是那些影響打斗只能站著對轟招式的圣衣。
所以這部《圣斗士星矢》真人版,在日本不出意外收獲了票房慘淡的結果。

回到《小美人魚》,誰曾經不喜歡小美人魚的可愛美麗和心地善良呢?
可制作方直接將小美人魚吸引人的特征砍掉一半,失去了二次元轉向三次元最直觀的感覺,卻又苛責觀眾不注重內涵。
迪士尼何嘗把心思放在內涵之上呢,從公布選角開始便高舉著“種族平等”,到最后將黑美人魚推到幕前實現今人作嘔的政治作秀,這才是讓《小美人魚》淪為爛片的根本原因。
在北美上映后,評分兩極分化嚴重,目前依然有來自各國的人打1分,而支持者打10分,已經不是正常的觀影評價了。

其實觀眾能接受一個梳著臟辮,與邪惡的殖民者抗爭的黑人公主的故事,但她完全可以與小美人魚無關。
但如此,迪士尼你敢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