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波輻射是什么意思?

? 電磁波輻射,又稱電磁輻射,是由同相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傳遞能量和動量,其傳播方向垂直于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
? 電磁輻射的載體為光子,不需要依靠介質傳播,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光速。電磁輻射可按照頻率分類,從低頻率到高頻率,主要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
? 人眼可接收到的電磁輻射,波長大約在380至780nm之間,稱為可見光。只要是自身溫度大于絕對零度的物體,都可以發(fā)射電磁輻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溫度等于或低于絕對零度的物體。因此,人們周邊所有的物體時刻都在進行電磁輻射。盡管如此,只有處于可見光頻域以內的電磁波,才可以被人們肉眼看到。
相關影響: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 1.長期暴露在某些對人體有害頻段電磁波環(huán)境中,會引起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耳鳴等現(xiàn)象,有些會破壞免疫系統(tǒng),增加致癌的機率如一次性較高劑量的遠紫外和X射線,有些短時間內完全暴露可直接致死,如伽馬射線。
? 2.電磁波也會造福人類,比如衛(wèi)星通信,無線廣播,微波爐,移動通信,都市現(xiàn)代不可或缺的必需設備和工具。
? 3.微波輻射長期以來被懷疑為影響健康的因素,許多美國、歐洲、澳洲的科學家都懷疑微波和下列疾病的關連性,但尚未得出明確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