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變法失敗后的王安石寫下《漁家傲》,表明對仕途的厭倦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他因主持變法而觸犯了“守舊派”的利益,遭到“守舊派”的阻撓。他曾被兩度“罷相”,最后隱居金陵,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這首《漁家傲》就是他退出政治舞臺后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之一,反映出他對仕途的厭倦和對大自然無限向往之情。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蘭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這首詞的上片,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清新的畫面。
層層的青山環(huán)繞著小橋流水,碧綠的河水縈繞在繁華的綠草旁。竹林幽深秀美,幾間茅舍靜立其中。和煦的春風時時吹拂,使得茅屋清潔,毫無塵土。
詞的下片則是抒情。
午睡醒來,聽到的都是婉轉悅耳的鳥鳴聲,斜著身子靠在枕頭上,想起了當年做官時,聽到早朝的雞鳴聲。忽然想起了故人都已經老了,自己也不例外。如今的自己,貪戀閑適舒服的田園生活,早已忘記了從前建功立業(yè)的美夢。
王安石胸懷大志,他想通過變法,改變宋朝日益衰敗的局面,但是他的變法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舊勢力”瘋狂地反撲,最后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
他退隱金陵之后,每天都要去鐘山游玩,陶醉于山水之樂。他通過詩詞向世人表達了,他已忘記官場生涯,只想安度晚年的美好愿望。
但是,他真的能忘記嗎?
公元1085年,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徹底廢除王安石變法的各種措施,第二年,王安石病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