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機械鍵盤和上千的款型有什么區(qū)別?廉價的機械鍵盤值得入手嗎?

總有人說機械鍵盤買就買好的,省則五六百,富則奔千去,有這么夸張嗎?巧了,最近也有網友提出了類似的問題,他想知道百元機械鍵盤和上千元的機械鍵盤到底有什么區(qū)別,究竟是手感差距巨大,還是只圖囂張暗爽?今天我就用十年鍵盤手打出一篇回答,希望我的經驗之談能給各位一些借鑒。

坦白講,機械鍵盤這個攤子目前也很卷。除了大廠貴物,小品牌的平民鍵盤也有諸多選擇,能把價位拉到一百多的機械鍵盤也比比皆是。隨便舉個例子,我玩鍵盤早期涉獵較多的黑爵,就經常推出平價型號。咱不說非要100塊,以往你選一款支持三模無線、鍵軸熱插拔的機械鍵盤,怎么也要三百多把?這把黑爵AK992只要189,Gasket手感聲音都不錯,而且有PBT多色雙拼鍵帽可選。

以前你聽說軸體客制化是不是會覺得很貴?現(xiàn)在DIY門檻降得這么低,萬一你沖動一把加了八九十塊預算,還能享受RGB全彩背光。像什么雙段式支撐腳、有線模式三向導槽、鍵線分離、三模一鍵切換,全鍵無沖,超長續(xù)航,該有的全有了,你跟我說非得去買上千塊的機械鍵盤,是不是“有錢燒的”啊?

既然一兩百都能買到這么好的鍵盤,為啥各大電商排行榜上,賣的最好的并不是這個價位段,而是300~500價位段的機械鍵盤呢?
很明顯,功能配置之后,還有實際體驗。當你入手一款機械鍵盤之后,你并不是要把它掛在墻上欣賞,而是要拿來頻繁使用的。無論你鍵帽配色多華麗,RGB燈效多炫目,日常打字手感的真實反饋,才會讓評價打分發(fā)自心底。
從我多年的“擊鍵”體驗來看,一兩百的乃至兩三百的鍵盤最多只能算“差強人意”(注意:這個成語是褒義詞,只勉強還算讓人滿意),用人話講就是:能看能用,馬馬虎虎。有些性價比高的型號,偶爾出現(xiàn)一些打字“雙擊”、無線斷連、鍵盤失靈,都在情理之中。而一些小作坊推出的主打超低價的鍵盤,不但手感佛系,保不齊啥時候出個大故障,比如這款號稱比艾石頭FE104鐵更“良心”的魔極客MG108B三模RGB熱插拔鍵盤,我同事貪便宜上手不到十分鐘就申請退貨了,用它的原話講就是“YTDB”。

沒錯,我們認為一百塊也能做得好的機械鍵盤,可能有七成摻雜了我們的想象力??上б环皱X一分貨依然是真理,你付出了較小的代價,廠商給你的也不是100%靠譜的產品,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想要手感和質量/使用壽命靠譜?加錢到400~600會輕松許多。這個檔位有很多出色的、也歷經更多玩家親手考驗的機械鍵盤厲品。比如我現(xiàn)在常用的雷蛇,五百多有燈廠RGB信仰加持的段落光軸可選,比如Razer獵魂光蛛迷你版,勝在軸體精密可靠,驅動穩(wěn)定性高,60%配列更小巧,唯一遺憾就是非無線。

再如這款AKKO 3068哆啦A夢,支持5腳熱插拔、RGB背光和PBT雙色主題鍵帽,其客制化功能與此前提到的黑爵AK992對比也沒有高出幾分,但到手對比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用料和做工是真的不一樣。不敢說差距很大,但那種細微的敲擊區(qū)別還是可以品察得到,365天用下來,累計的舒適感就比較突出了。

那么,有沒有必要繼續(xù)追加預算,入手千元級的機械鍵盤呢?我的建議是看剛需和喜好。如果你的預算夠多,那么這些拿錢堆出的體驗提升還是很容易感知的,更惹眼的客制化“皮膚”,更扎實的品牌背書,都是值得買單的重點。
以這我們熟知的羅技G913為例,超薄RGB矮軸+無線三模,這種纖薄流暢的敲擊體驗,是四五百塊鍵盤難以招架的,LightSpeed無線技術的穩(wěn)定和省電也是金字招牌。

再如這種客制化到顏值拉滿的阿米洛中國娘錦鯉系列,國潮插畫加持,堪稱桌搭藝術的經典。哪怕是無光版本,也能讓擁有者臉上有光。這類鍵盤也包括洛斐的小翹系列,鍵盤背后躲著一群藝術家,如此下單都是在訂購藝術品,功能性兼具,也比那些徒具外表的低端貨更容易作為節(jié)日禮物贈友人。






當然,我們最終還是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下:我到底是要一個戰(zhàn)力出挑的呂布,還是武智顏兼具的公瑾。他人的手感未必能讓你順手,某些貴物未必真的哈用,百元鍵盤也未必不堪一擊,如果你還是聽不明白,請你自行入手一款100~200檔位,和一款500左右的配置大致相同的鍵盤,對比一試就知道了。
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你帶來幫助,覺得我寫的不錯,請給我一個贊,您的支持是我繼續(xù)分享的動力。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