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最重要”的,不是錢、權、地位,是這1個字

01
李叔同大師說過: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
人生,就像逐漸落山的太陽,黑夜終將不期而至。富貴,就像花草上的冰霜,只要溫度上升,就會融化,消失不見。
無論是誰,不管多有錢,都不過是“匆匆過客”而已。不見得誰能千秋萬代,也不見得誰能長久不息。天地無極限,人生有窮時。
年少之時,總覺得錢財、名利、權勢、地位,才是最重要的。經歷過酸甜苦辣,生離死別之后,才發(fā)現,塵世的物質、虛名,其實毫無意義。
正如佛陀所言,萬事皆空。萬事萬物,包括我們人類,都需要回歸到虛空當中,沒有人可以改變什么,也沒有人可以逃避最終的宿命。

02
談人生,我們就需要談及歷史。只要我們讀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看過無數名人、王侯將相的人生,就會明白一個道理:人,終究要塵歸塵,土歸土。
秦始皇統一六國,功績可謂是舉世無雙,前無古人,所以秦始皇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找到長生不老藥,讓自己和所擁有的基業(yè),萬世不衰。
于是乎,秦始皇派三千童男童女,陪同徐福一起東渡瀛洲,希望這些人可以幫他找回長生不老藥。結果我們都知道,秦始皇出巡到了沙丘,就病逝了,終年49歲。
跟秦始皇同時期的漢高祖劉邦,雖然說大器晚成,五六十歲才成功,但劉邦登基幾年后,也離開了,熬不過時間,也無法戰(zhàn)勝死神。
這些人,都是有權勢,有名利,有地位的大人物,為什么還是“空手而來,空手而去”呢?因為每個人都是紅塵俗世的過客,無論多厲害,都會寂滅于歲月長河當中。
所以說,什么錢財、權勢、地位,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一切都無法永存。終究有一天,我們要離它們而去,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03
這個時候,有人會說,人生最重要的,難道是壽命、家庭傳承嗎?
壽命,上文已經說過,人再長壽,也不過是一百來歲,誰能長命千歲呢?說句不好聽的話,在危機頻發(fā)的年代,很多人都活不過70歲,何談長壽百歲、千歲呢?
既然不是壽命,難道是家庭傳承嗎?如果是千古世家,那確實可以傳承下來。而普通人的家庭,基本過幾代就沒了,也不是最重要的。
三國時期的司馬家,奪了天下,夠厲害了吧,沒想到150年后,就被劉裕殺光了全族。南北朝的拓跋家,夠厲害了吧,還是亡于宇文泰和高歡之手。
宇文泰和高歡,都是人中龍鳳,可宇文泰的血脈,傳不過四代,第五代就被隋文帝楊堅殺光了。高歡的高家,更不用說了,不久后就被宇文家族滅了。
哪怕是南北朝的終結者隋文帝楊堅,他的楊家也傳不過三代,被李淵的李家取代了。至于李淵的李家,三百年后被趙匡胤的趙家取代......

04
《金剛經》中有這么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大致意思是,那些我們看得見的事物,包括人之本身,都是荒誕且虛空的。隨著時光的流逝,他們都會消失不見。
這種“皆是虛妄”的感覺,出現在我們四五十歲的時候。我們會目送爺爺奶奶一代,以及父母一代離開,下一個,就到我們自己了。
這就是古人談到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彪S著老舊事物的消失不見,新生的事物終究會生根發(fā)芽。
既然什么都會消失不見,那對于普通人來說,什么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呢?我想,就是“虛妄”延伸出來的“空”字。
一個“空”字,就是塵世間的萬事萬物,以及悠長歷史的寫照。任你是王侯將相,還是名人名士,都會湮滅于時光當中,不留一點痕跡。

05
人這輩子最重要的,并非錢、權、地位,而是“空”。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一個人去世半年,或者一年后,外人會逐漸忘記他。隨著最后一個家人的離去,沒有人會記得他,那他就像沒有來到過這個世界一樣。
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世上有80億人,數不勝數,又有誰會記得誰呢?特別是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忘記一個陌生人,只需要半天的時間。
我們都記得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又有誰記得他們手底下的蕓蕓眾生呢?沒有人記得。因為99.9%的人的命運,都是被遺忘。
我們會記得姜子牙,而不會記得他手下的各個小兵的名字。我們會記得諸葛亮,但不會記得他身邊的普通人的姓名。一切,都是空,包括他們本身。
悟“空”的本質,并不是消極,而是通透。通透地活著,會更有價值。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