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積木為媒介來訴說故事—酷玩潮專訪樂高粉絲設計師Lego_nuts
Lego_nuts的名字想必國內(nèi)Afol們已不陌生。從《旺達的圖書館》開始,我們逐漸認識了這位擅長攝影及拼搭的華人粉絲設計師。作為mocer里最會拍攝的,樂高攝影圈最會拼moc的小哥之一,他的“樂高敘事方式”一直被廣大粉絲所喜愛??岣缯f,他的作品是“把細節(jié)和氛圍拉滿”。
這些積木攝影作品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樂高官方的社交媒體上,在海外Lego_nuts也頗受關注(比如TBB多次報道,ins上已有3萬粉絲),相反國內(nèi)了解他的人卻很有限。酷玩潮這次有幸對其進行一次深度對話,探尋作品背后的故事,既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這些精彩作品,也希望能給你的樂高之旅帶來些許感悟。
關于你自己
酷玩潮(以下簡稱“酷”):你的年齡和工作是什么?
Lego_nuts:我今年是35歲,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一所室內(nèi)設計公司擔任室內(nèi)設計師。
酷:你平時有什么愛好?
Lego_nuts:平時除了樂高外,還喜歡看電影、攝影和旅行,有時間也會自己動手做木工家具,現(xiàn)在的零件柜就是自己設計和制作的。
酷:樂高對你來說是如何融入你的生活的?有什么特殊意義嗎?
Lego_nuts: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樂高了,沒記錯的話是1993年我爸爸在美國出差回來給我?guī)Щ匾缓挟敃r太空題材的產(chǎn)品,我立即就愛上了。而成年之后也斷斷續(xù)續(xù)有買官方的產(chǎn)品,真正開始我樂高攝影和創(chuàng)作則是2018年我太太送了我一盒星球大戰(zhàn)的套裝,拼完想拍一下作為紀念,慢慢地就把這個興趣做到現(xiàn)在。
酷:你最喜歡的樂高主題是什么?有沒有哪個主題給你的拼搭風格或偏好帶來過特別的啟發(fā)?
Lego_nuts:我特別喜歡那種賽博朋克般各種元素的古怪搭配,所以幻影忍者系列的忍者城套裝是我最喜歡的官方作品,里面糅合了傳統(tǒng)東方元素和現(xiàn)代建筑。我的作品里也偶爾會出現(xiàn)這類型對比強烈的混搭,而這兩年的悟空小俠的中式+未來風格也是我喜歡的題材之一。
深夜小吃 Late night snacks
酷:你最喜歡的樂高官方套裝是什么?為什么?
Lego_nuts:就像上面所提到的,我最喜歡的是幻影忍者系列的忍者城組合。里面的設計和風格都是我的心頭好。
酷:你最喜歡的樂高零件是什么?為什么?
Lego_nuts:我最近喜歡上樂高的火車軌道零件,自從在《進入鏡面空間》里使用了弧形鐵軌做底座結構后,我便很有興趣探索一下這種除了火車主題外幾乎沒什么用處的零件,還可以有什么其他特別的創(chuàng)造潛力。例如在我慶祝今年春節(jié)的作品《除夕火鍋》里我也用了弧形鐵軌作為一些建筑的傳統(tǒng)中式瓦頂,而我手頭上正在制作的太空艙場景我也用了轉(zhuǎn)接鐵軌零件來模擬機械電路板的效果。
除夕火鍋?Reunion Dinner
酷:不難看出,你不僅是個優(yōu)秀的mocer,在照片和視頻拍攝和制作上也有很高的水準,可以向你請教一下是如何具備這么多技能的嗎?
Lego_nuts:其實無論是攝影,還是視頻拍攝和制作我都是自學的。因為我是學藝術的,攝影其實和繪畫有一定相似之處,上手也相對容易。視頻拍攝制作的話我現(xiàn)在還算是個新手,希望慢慢會越來越熟練吧。我每學一個東西都會花很多時間看視頻教程和其他高手大神的作品,我覺得只要對一樣東西感興趣,自然你就想鉆研下去了。
水上市場 Floating market
酷:方便分享一下你的拍攝設備(相機及燈光等)嗎?
Lego_nuts:我的主力相機還是使用了7年的索尼A7R2,還有A7S3和ZV1作為攝錄設備。主要使用鏡頭有三個:索尼16-35mm F4,福倫達50mm F1.4,適馬90mm F2.8微距,算是基本焦段都滿足了。主副光源是LED攝像燈,再加上各種小型微型LED燈作作為輔助燈光。
酷:有沒有你很欣賞的設計師?
Lego_nuts:我其實對官方設計師并不是很熟悉,但我很喜歡德國的玩家設計師Ralf Langer,他的作品總有充滿生動的造型和驚人的細節(jié),直中有彎,繁中帶簡,即使一面普通墻的設計也可以把簡單和復雜拿捏得恰到好處。而他的風格正是我喜歡的那種不規(guī)則生動的感覺,這并不是誰都可以模仿的。
關于你的作品
-《進入鏡像空間》
酷:這件作品的構圖非常巧妙,你是如何想出創(chuàng)作這件作品的?
Lego_nuts:這件作品的構思其實從自我第一次看到《蜘蛛俠-英雄無歸》的預告片時就產(chǎn)生了。這種弧形城市景觀的結構其實在電影《盜夢空間》里也出現(xiàn)過,我也一直想做做類似的作品,無奈一直沒有找到做大型弧面結構的方法。有一天我整理零件時發(fā)現(xiàn)一些一直在角落吃灰的弧形火車軌道,就想試試能不能實現(xiàn)弧形結構,再結合平面底板零件來模擬電影里的效果,然后居然成功了。
酷:用火車軌道來實現(xiàn)弧形造型這點很棒,在模型實際拼搭過程中有遇到什么挑戰(zhàn)嗎?
Lego_nuts:其實利用鐵軌來實現(xiàn)弧形造型還是有點難度的,因為要先想好怎么連接每一層的軌道。我使用了類似建筑工程中的梁柱結構,盡可能在最省磚塊的情況下連接每一層鐵軌,再結合表面底板零件的加固,整個結構出來還是相當結實的。這種做法有一個缺點,就是用平面去實現(xiàn)弧形結構,每塊底板連接處的角度上肯定會出現(xiàn)偏差,所以橫向的建筑物之間要花點心思去規(guī)劃高低,就可以遮住大部分表面角度偏差所造成的拼接位瑕疵。
酷:人仔腳下的透明支架在最終成品中是如何去掉的呢?
Lego_nuts:在我的作品里,有時候為了故事性的要求需要使用到一些支架去實現(xiàn)人物騰飛的效果,通常我比較喜歡用透明的支架零件,但其實其他顏色也可以的,因為最終我都會在Photoshop里面把它們擦除掉。如果背景比較復雜,就需要補上支架擦除后的背景內(nèi)容,那就有點難度了,這里我用了一個小竅門。拿這個作品來舉例,就是一定要使用三腳架保持同樣的相機位置(我基本所有照片都會使用三腳架),先拍一張人物動態(tài)和背景建筑關系都滿意的照片A,在相機不動的情況下移走人仔再拍一張純背景建筑照片B,然后在Photoshop里把B的圖層置于A的下面,這樣做的話擦掉A里的支架后露出的就是B的背景了,而不需要再做過多的修補。
酷:很好奇這120座建筑你是即興發(fā)揮,還是有參照物或者提前設計好的呢?
Lego_nuts:首先電影里這是紐約曼哈頓的城市景觀,所以這120座建筑其實都是我利用google earth參考了現(xiàn)實中曼哈頓的建筑特色,再結合我零件庫的磚存量來設計的。其實做樂高MOC最大的煩惱就是有了創(chuàng)意,磚卻不夠用。所以在這個作品里,我盡量平衡現(xiàn)實城市的設計和磚量使用量,最終完成了這組微縮建筑群。
酷:能分享一下這張照片的拍攝參數(shù)和燈光配置嗎?
Lego_nuts:這張照片的拍攝參數(shù)是光圈F16,曝光時間1秒,ISO400。因為使用的是90mm的微距鏡頭,而人物的位置靠前,所以光圈盡量要小,深的景深就不會使背景的建筑過于模糊,增加更真實的城市感。燈光方面,其實這種白天的光線相對簡單,主燈我只使用了一盞LED攝像燈在側(cè)面來營造日光的效果(暖光),再打了兩盞柔光燈(冷光)來模擬天空的淡藍色調(diào),再配合反光板來稍微提亮陰影的部分。
-《旺達的圖書館》
酷:看到這件作品就在想,哇塞,好多印刷件!想問下平時你的積木零件都是從哪里搜集到的?
Lego_nuts:這個作品中的印刷件很多,而這和我其他樂高零件一樣,都是我日積月累收集下來的。在我的零件庫中,一部分來源于官方套裝的拆件,一部分是在樂高店的零件墻自己挑選裝杯的,一部分是收購自網(wǎng)上的二手樂高,再有就是Bricklink網(wǎng)站上按需購買的。
酷:整件作品的配色非常舒服,這些顏色和顆粒使用是提前就設想好的嗎?
Lego_nuts:在做每一個作品之前,我其實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構思和創(chuàng)作,而在這個階段里大概的燈光,氛圍和色調(diào)都已經(jīng)規(guī)劃好了,這其中也會查看我的零件庫預估一下磚的用量,才會真正下手去開始拼搭。當然,很多時間在搭建過程中也經(jīng)常會即興創(chuàng)作,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酷:這是你首次拍攝記錄整個拼搭過程,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參考,這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感受嗎?
Lego_nuts:其實在在開始自己動手MOC之前,也會用手機簡單記錄一下拍攝花絮,漸漸地就成了一種習慣,因為這樣可以讓更多人看到一張照片背后的所有準備工作。其實拍攝記錄整個拼搭過程,我的工作量是大大增加了,因為以往只需要想好就做,做好就拍照,而現(xiàn)在不僅要邊做邊攝錄,完成了還要錄制整個作品的視頻綜合介紹,還有非常耗時的剪輯制作。這些額外的工作量至少增加了一倍的制作時間,但是就像我剛提到過的,很多朋友看到視頻后都有所獲益,這對于我來說是很鼓舞的事情。
-《夜巡》
酷:這件作品創(chuàng)作的初衷是什么?為什么在眾多世界名畫中選擇了這一幅?
Lego_nuts: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受美術教育,也一直從事著藝術與設計的工作,所以對于各類繪畫作品也有一定的知識和了解。我一直很喜歡倫勃朗的《夜巡》,我覺得里面的光影就像魔法一樣的魅力吸引著觀眾,而各個人物之間舞臺化的關系和互動也相當有趣。
《夜巡》荷蘭畫家倫勃朗于1642年創(chuàng)作
酷:想要表現(xiàn)出倫勃朗原畫的光線和人物層次其實是挺難的,這是不是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挑戰(zhàn)?
Lego_nuts:要重現(xiàn)原畫里的光線和人物層次的確相當有難度,這個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花的時間去研究原作其實和實際拼搭制作時間差不多。這個作品的背景建筑物其實并不復雜,但是人物的服飾和動作還原還是相當有挑戰(zhàn)性,不過由于這是電子拼搭渲染作品,所以我在服飾上做了很多自制的貼紙圖案設計,解決了這個難題。至于燈光,其實這個畫作原本描繪的是白天的情景,只是因為畫面昏暗才被誤會成夜晚,所以我盡可能地模擬這種光線氛圍,把前景角色照亮之余也要把后面的人物用虛化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
酷:現(xiàn)在再回看這件一年多前的創(chuàng)作作品,你有什么想對當時的自己說的?
Lego_nuts:現(xiàn)在看回來我還是很喜歡這一個作品,我還是希望今年把這個電子搭建做一個實體化出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一個大概的想法,喜歡的朋友請期待哦!
關于創(chuàng)作
酷:你在創(chuàng)作時有沒有一個固定的周期來產(chǎn)出新作品?
Lego_nuts:一般來說,現(xiàn)在我都是堅持能兩到三周出一個新作品,考慮到我只有業(yè)余時間做樂高MOC創(chuàng)作,其實強度還是挺大的,因為現(xiàn)在的項目都越來越復雜,雖然有一定壓力,但是我還是樂在其中。
你所熟知的現(xiàn)實只是其中之一
The reality you know is one of many.
酷:你一般會通過什么途徑來尋找靈感?會在什么條件下決定實施它們?
Lego_nuts:我的靈感其實大部分都是從各種電影、電視劇和藝術、插畫作品而來,做每一個項目之前主要先考慮實現(xiàn)的難易程度和零件庫的磚塊存量。有時候有好點子,技術上能實現(xiàn),而且磚塊夠,其實整個制作的過程還是很順利的。
?
酷:在創(chuàng)作moc和拍攝它們中,你更享受哪個環(huán)節(jié)?比如創(chuàng)意,拼搭還是拍攝?為什么?
Lego_nuts:我是一位設計工作者,所以好的創(chuàng)意是我作品里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我還是比較著重拍攝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我覺得怎么把一件作品里要表達的故事,用照片作為媒介來分享給大家比堆砌高級的技巧更加重要。
酷:你是用電腦軟件創(chuàng)作模型還是會直接動手實物拼搭?
Lego_nuts:除了純電子化創(chuàng)作拼搭那一段時間,我基本都是直接就動手拼搭,我覺得創(chuàng)作和規(guī)劃都是連貫的過程,不應該只停留在前期規(guī)劃就全部完成,拼搭過程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也是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有時候或許會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獲。我還是希望我的作品里帶一點隨意和靈動性,這樣比起規(guī)規(guī)整整來說,會更加出彩和生動。
酷:虛擬拼搭和實物拼搭對你來說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歡哪一種多一些?如果虛擬拼搭你會用哪個軟件?為什么?
Lego_nuts:我還是喜歡實體化的拼搭,因為純電子化很容易疲勞,而且有時候很多問題其實需要親自下手拼才知道怎么樣解決。當然,電子化有一點是無可替代的,就是不用在意磚塊夠不夠的問題哈,而且會讓你更熟悉每一個零件的形狀和用途。之前那段時間的虛擬拼搭我使用的是在線平臺mecabricks,我覺得這個平臺比較順手和零件庫比較齊,保存的文件格式可以導入到我熟悉的3dsmax和vray里面渲染出圖。其實也有很多其他軟件如LDD,stud.io等可以使用。
圣誕老人來啦!Santa is here!
酷:對你來說,拼搭技巧和模型外觀美感哪個更重要一些?
Lego_nuts:對于我來說,作品的美感比拼搭技巧更為重要。每個人做樂高的出發(fā)點和目標都不一樣,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通過積木這個媒介去訴說一個故事,一段時光,而拼搭技巧則是一種表達方式。就像畫家可以通過油畫、水彩或鉛筆等多種手法去實現(xiàn)他們想表達的內(nèi)容,這并不影響作品的核心思想。
Lonely
酷:很多mocer的作品都很完美,但在拍攝作品的時候卻不那么順暢,你有什么攝影方面的小建議可以給我們嗎?
Lego_nuts:其實我覺得拍攝MOC作品,最重要的還是用怎么樣用燈光去表現(xiàn)你的作品。攝影器材和參數(shù)都是死的,只要配合好合適的燈光,你的作品馬上會脫穎而出。這也涉及到你想著重于完整地表現(xiàn)你的整個MOC作品,還是突出某部分來表達一個故事。前者比較適合工業(yè)產(chǎn)品類的純色背景和打光,后者則是我喜歡的,偏重模擬現(xiàn)實世界的光線。
酷:你創(chuàng)作的哪件作品是自己最喜歡的?為什么?
Lego_nuts:我最喜歡的作品還是以前做的一個綠野仙蹤主題的開合書作品。我創(chuàng)作的那時候除了ideas有一組書的產(chǎn)品,樂高還沒有什么關于書本的設計。那個作品的兩頁分別是不同的空間和場景,右邊的場景我用了攝影角度的技巧來隱藏了縱深的空間,而兩邊的人物則是用繩子連在一起。我比較喜歡這類型的創(chuàng)作,場景不大,故事性很強,還有不同空間維度的對比和融合。
綠野仙蹤
“Don't be afraid, you will have a wonderful adventure!”
酷:有沒有想好下一個作品會做怎樣的主題?或者你正在進行的項目可以給我們透露一點嗎?
Lego_nuts:其實我做很多項目都沒有特別的計劃性,有時候即使計劃好了的項目也可能因為忽然有新點子而優(yōu)先其他的。不過我一直希望做一個在大自然世界的場景,因為零件不夠而一直擱置,估計馬上會提上日程了。
黃昏碼頭
非常感謝Lego_nuts與我們進行交流互動,也非常期待他的新作品!不知道這期專訪有沒有解答你關于Lego_nuts的小疑問,對你的moc及攝影有沒有幫助呢?十分歡迎大家給我們留言評論。
大家也可以在B站/微博/小紅書/ins上關注:@Lego_nuts,欣賞到這位設計師的最新作品。
文中圖片版權歸Lego_nuts所有。如需轉(zhuǎn)載本文,請聯(lián)系酷玩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