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自強不息的勞動者!

五一我在崗??
公園安保人員堅守崗位保安全
五一假期來臨,福州市兒童公園、西湖公園等多個公園迎來游客高峰。為了保障大家的游玩安全,各公園增派安保人員和志愿者勸導(dǎo)、制止游客不文明或具有安全隱患的行為。




在福州西湖公園內(nèi),巡邏隊員吳財福告訴記者,他是南平人,來福州工作已有十多年了,雖然節(jié)假日沒有放假,但是只要將西湖公園的安全保障工作做好,給游客創(chuàng)造一個舒心、安全的旅游環(huán)境,讓他們把快樂帶回家就是幸福。
像吳財福一樣的巡邏人員還有很多很多,雖然這份工作很簡單,但是也充滿了壓力。在勸導(dǎo)中,難免遇到不理解的游客,盡管如此,他們?nèi)阅托牡貏裾f,贏得游客的支持與配合。
正是有這樣一位又一位愛崗敬業(yè)的安保人的默默付出,讓遠道而來的游客在歸途時充滿了對福州的美好回憶,向每一位堅守崗位的安保人致敬。
最美手藝人??
走進建盞工匠的色彩世界
匠人匠心,用勞動創(chuàng)造精彩生活和人生。福建是建盞的發(fā)源地,出生于建盞之鄉(xiāng)南平建陽的唐春和,是一名陶瓷高級工,同時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全國殘疾人非遺工匠。
唐春和的建盞制作之路起步于2009年,憑借著對藝術(shù)的喜愛和從小的繪畫天賦,他從自學(xué)起家不斷摸索、努力學(xué)習(xí)中勤于思考,潛心專研中大膽嘗試,不僅一步步精進了技術(shù),還是建盞跳刀技藝的首創(chuàng)者。
從兔毫、銀油滴到鷓鴣斑再到虹彩曜變等,他的作品先后被國家一級博物館西安博物館、南京科舉博物館等收藏,還獲得許多大賽獎項。




在從事建盞制作的十多年里,工作室可以說是唐春和每天待的時長最長的地方。他說技藝的修煉沒有捷徑,勤學(xué)苦練才能讓手上活兒越干越精細,雖然每天看似是在重復(fù)著制盞的操作,但并不會枯燥,反而需要反復(fù)的動腦去嘗試原材的配比,調(diào)試溫度的變化和圖案的創(chuàng)新。





唐春和
建盞工匠
勞動者就不斷在勞動過程中,享受勞動的成果勞動的快樂,你認定了一個方向就去努力,不要怕辛苦,不要怕困難,在努力下一定會成功的。
小巷里的老裁縫
用巧手剪出精彩人生
勞動最光榮,每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閩清的黃家龍,由于小時候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右腿行動不便,但他靠著自己的手藝,經(jīng)營起了一家裁縫店。
早上8點開門,晚上10點打烊。老裁縫黃家龍說,他15歲向老師傅學(xué)習(xí)縫紉技藝,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常年累月的勞作在黃家龍的雙手上留下痕跡。
除了日常的小修小補,黃家龍還有著女裝制衣的好手藝,從2010年起他屢次獲得省市兩級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女裝制衣項目的第一名。




顧客黃女士說,自己每年都要在黃師傅這里定制上十幾件衣服,這個習(xí)慣持續(xù)了快二十年,每件衣服的價格在200到300元,價格公道實惠,而且黃師傅的手藝也跟得上時代。
守在小店的生活讓黃家龍覺得平淡而踏實,雖然腿腳不便,但他用自立自強為人生披上耀眼“新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