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員為什么反對包產到戶?

毛澤東1965年再上井岡山重要講話節(jié)選。
你(張平化)是沒有忘記專列上我的許諾吧。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yè)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yè)基礎就會動搖,工業(yè)產品賣給誰嘛!工業(yè)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yōu)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么保護和發(fā)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yè),加強國防?
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么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wěn)了。井岡山斗爭說到底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階級斗爭,是一場槍桿子青年運動。井岡山斗爭高舉五四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進一步反剝削反壓迫,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五四青年運動的繼續(xù)和發(fā)展。井岡山的斗爭是偉大的,這些為革命犧牲的青年人是偉大的。
一想到建立紅色政權犧牲了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擔心今天的政權。蘇聯的政權變了顏色,蘇聯黨內有個特權集團、官僚集團,他們掌握了國家的要害部門,為個人撈取了大量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一般黨員和普通老百姓是沒有什么權利的。你提意見他們不聽,還要打擊迫害。
我們國家也有危險,官僚主義作風反了多次,還是存在,甚至比較嚴重,官僚主義思想也比較嚴重。打擊迫害、假公濟私的事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你們知道得比我多。但報喜不報憂,這也是官僚和封建東西。做官有特權、有政治需要、有人情關系。縣官不如現管,假話滿天飛,忽“左”忽右、形左實右,這些很容易造成干部的腐化、蛻化和變質,蘇聯就是教訓。我很擔心高級干部出現修正主義,中央出現修正主義怎么辦?有沒有制度管住他們?當然,像“二十三條”[2]講的,這里絕大多數干部包括黨的高級干部還是個認識問題、教育提高的問題。怎樣教育提高?現在高干子女特殊化成了正?;N抑蹲用h新在哈軍工讀書,他們那個學校高干子弟比較多,有些還是保送的。毛遠新高中畢業(yè)時也被保送到哈軍工,我不贊成,才又去考。考上了清華,第二年轉過去。陳賡那時還活著,當校長。他們放假回家,黑龍江省委還請哈軍工高干子弟吃飯,工農子弟就不請嘛!這說明了什么問題?這和我們井岡山時期提倡的東西不一樣。條件好了,共產黨掌權了,過去的優(yōu)良作風還要不要繼承?怎樣繼承?
事情不是那么簡單,人家資本主義制度發(fā)展了幾百年,比社會主義制度成熟得多,但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中國的人口多、民族多,封建社會歷史長,地域發(fā)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國主義弱肉強食,搞得民不聊生,實際四分五裂。我們這樣的條件搞資本主義,只能是別人的附庸。帝國主義在能源、資金許多方面都有優(yōu)勢,美國對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既合作又排擠,怎么可能讓落后的中國獨立發(fā)展,后來居上?過去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今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看還是走不通。要走,我們就要犧牲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違背了共產黨的宗旨和井岡山的追求。國內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都會激化,搞不好,還會被敵人所利用。四分五裂,危險得很。印度不是分裂了嗎?
我們要摸索出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避免走資本主義道路,防止修正主義,要繼承和發(fā)揚井岡山的一些好制度、好作風。
現在干部的特權對我們的孩子也有影響。他們從小讀的是干部子女小學、干部子女中學。他們比一般工農子弟容易入團、入黨。別人沒有的東西,他們能有 ;別人不能去的地方,他們能去,他們可以看內部電影;他們沒有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優(yōu)越感。要教育他們不要靠父輩不要靠先烈,要完全靠自己。我們的干部子弟有些現象令人擔心,井岡山革命精神不能丟了,不能從我們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