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搭配用得好,5種腎陰虧虛不必煩惱

大家好,我是賈醫(yī)生。一說起腎虛,大家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六味地黃丸這味中成藥,它的主要療效就是滋陰補腎。當你經(jīng)常感到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無力,一到晚上就仿佛有股熱氣從骨頭里冒出來,睡覺容易出汗,喝很多水卻還是覺得口渴,小便淋漓不盡,舌質(zhì)偏紅,舌苔又很少。這就是典型的腎陰虛的癥狀了,我們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來滋補腎陰,會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這時就有人會說了,那為什么我有這些癥狀,但是吃了六味地黃丸卻還是不見好呢?別著急,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這個藥。
首先這個六味地黃丸啊,是從《金匱要略》中的金匱腎氣丸演化而來,方中去掉桂枝、附子這兩味補陽藥,重用地黃來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補益肝腎;牡丹皮清熱涼血;山藥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茯苓和澤瀉利水滲濕。這六味藥由于酸苦甘辛咸淡六味俱備,所以被叫做“六味地黃丸”。
也就是說,這味藥主要是以治療腎陰虧虛為主,當你出現(xiàn)其他癥狀的時候,就要酌情改變一下思路了。下面賈醫(yī)生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不同情況下我們應該怎么用藥。

第一種情況,陰虛火旺。什么意思呢?我們都知道陰陽是互相制衡的一個狀態(tài),當一方變得弱勢,另外一方就會過于亢盛。這時就會出現(xiàn)顴骨潮紅,五心煩熱,失眠易怒的癥狀,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再配伍知母、黃柏聯(lián)合使用,也就是知柏地黃丸這一味藥了。
第二種情況,陰損及陽,陰陽兩虛。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就是當腎陰虧虛到一定程度時,會連帶著損傷陽氣。在除了陰虛的癥狀之外呢,還會出現(xiàn)腰膝關節(jié)冷痛,格外地怕冷。這時我們可以配伍肉桂、附子來補火助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桂附地黃丸了。
第三種情況,肝腎陰虛。我們中醫(yī)上有句話叫“肝腎同源”,也就是說,當一方出現(xiàn)虧損的時候,另一方也必然受到影響。這個時候往往就容易出現(xiàn)雙目干澀,看不清東西,五心煩熱,舌質(zhì)偏紅,缺少津液。那我們就可以配伍枸杞和菊花這兩味藥來滋補肝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杞菊地黃丸了。
第四種情況呢,是脾虛導致腎陰虧虛。我們說脾主運化,當脾氣虛弱,運化無力時,也會導致腎氣不足,腎陰虧虛。除了會有腎陰虛的癥狀之外呢,還會感到四肢乏力,臉色蠟黃,大便稀溏不成型。但那這個時候我們只補腎陰肯定是治標不治本,還需要健脾益氣,可以搭配一個參苓白術丸來服用。

第五種情況,陰虛痰濕。陰液不足導致痰濕內(nèi)阻,這類人呢經(jīng)常會感到胸口發(fā)悶,不僅痰多,而且質(zhì)地粘稠,四肢困頓疲倦,舌質(zhì)偏紅,舌苔粘膩。這個時候就需要在補腎陰的同時,再加一味藥來益氣化濕了,六君子丸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此外還需注意的是,六味地黃丸主治腎陰虛,陽虛患者服用非但無益,反而還有可能加重病情;脾胃虛弱的患者呢,也最好在吃過飯,半個小時以后再服用,以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內(nèi)容了,你學會了嗎?關注賈醫(yī)生,健康生活不迷路,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