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組建新戰(zhàn)線反華之際,俄運往中國的鈾礦突然猛增,西方心態(tài)崩了
正當美國組建新的反華戰(zhàn)線之際,俄羅斯運往中國的鈾礦數(shù)量突然暴增,部分西方媒體心態(tài)崩了,這是否意味著中國要借助俄羅斯的力量大規(guī)模擴充核力量呢?
中俄兩國本來就是緊密的貿易合作伙伴,而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后,中俄兩國的合作沒有因為西方的阻撓而被破壞。2022年,中俄貿易總量突破1900億美元,今年很可能會突破2000億美元,中國的經濟支持,已經成為俄羅斯抵御西方制裁的重要依托。在這樣的情況下,拜登政府也想出了其他陰招,例如借助歐洲國家日益強烈的反俄情緒,加速組建美國想象中的反華陣線。在亞太地區(qū),美國已經拉著日本和澳大利亞等核心盟友,組建了排華意味極強的軍事和經濟同盟。而很明顯的是,拜登政府還試圖將和中國經濟聯(lián)系緊密的歐洲國家也拉入其中。
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前,美國就屢次使用人權等借口抹黑中國,試圖破壞中歐之間的合作關系。而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拜登政府就像發(fā)現(xiàn)了絕好的機會一樣,不斷抓住俄烏沖突問題做文章。此前,美國再三渲染所謂的“中國可能為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并以此威脅中國稱可能因此對中國發(fā)起廣泛的制裁。盡管美國現(xiàn)在都拿不出證據(jù)來支撐這些毫無依據(jù)的指控,但這顯然已經對部分歐洲國家造成了影響。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此前表示,如果中國提供武器,那就跨過了歐洲的“紅線”。而德國外長也旁敲側擊地表示,稱“中國有責任維護世界和平”。很顯然,美國正在借助俄烏沖突議題,加速把歐洲拉入自己的反華戰(zhàn)線之中。不過,拜登政府的這一行動目前來看還沒有取得決定性進展,歐洲雖然疑惑,但并沒有落入陷阱,中歐的經濟合作還沒有受到明顯沖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令美國方面感到不安的消息又出現(xiàn)了,那就是中俄在核燃料方面的合作。近日,美國彭博社刊登了一則消息,指出中國和俄羅斯在作為核燃料的鈾礦方面的合作在加速,中國加大了對俄羅斯鈾礦,或者說低豐度濃縮鈾的進口。彭博社進一步指出,僅僅在去年12月份,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就對中方提供了近6477公斤的鈾礦,而中俄兩國的這一行動讓西方感到非常不安。而從彭博社報道的語氣來看,其刻意地對外界傳達出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中國或許在通過增加進口俄羅斯的鈾礦來增強自己的核力量建設。這樣的邏輯也很好理解,鈾礦既是核燃料,也是用于提純高純度濃縮鈾以制造核武器的原材料。如果中國要大規(guī)模增加核彈的儲備,那么就需要更多的鈾礦。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中國增加進口俄羅斯的鈾礦,只不過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市場行為,沒有西方媒體渲染地那么夸張。簡單說,俄羅斯的鈾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去年同期,俄羅斯出口的濃縮鈾約占世界供應鏈的40%-45%左右,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而在俄烏沖突爆發(fā)之后,由于俄羅斯產品在市場上的減少,鈾礦的總體價格也在上漲。而中國要進口鈾礦的話,就是從俄羅斯進口更多的價格較為便宜的鈾礦。從這點意義上說,西方媒體選擇性地報道中俄在鈾礦方面的合作,顯然存在刻意夸大中國軍力發(fā)展的嫌疑。

不過,中國進口俄羅斯鈾礦的用途是中國自己的事,本來也輪不著其他國家說三道四。中國進口鈾礦雖然需要用于滿足國內民用核電站的龐大需求,但另一方面,對于中國這種級別的大國來說,中方保留的核武器數(shù)量確實也太少了。為了增強中國自身的國防能力,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適當?shù)卦黾右恍┖宋淦鞯膬鋽?shù)量也是非常正常的,西方媒體用不著對此小題大做。在指責“中國核威脅”之前,誰都不應該忽視美國自己手中儲存的6000多枚核彈,美方的指責完全是典型的顛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