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毯:買幾個放家里鎮(zhèn)宅,偶爾爬山帶著安心
其實就是超薄塑料膜,涂了反光材料。但可以救命。


人體平時釋放出去的熱能大概在100多瓦。如果進入低體溫癥初步階段,導(dǎo)致不受控制的渾身顫抖,肌肉抖動帶來的功率可能會暫時提高到4至6百瓦。這些熱量如果持續(xù)對外浪費,人體很快就會進入低體溫癥的下幾個階段,失去顫抖能力,出現(xiàn)幻覺,昏迷。
如果被困在低溫的野外,拿救生毯,裹住,反射回來的紅外能量不會被浪費太多。因為是塑料膜,也可以擋風(fēng)。這樣就能多撐一段時間。也許救援就來了呢?到時候你裹得渾身亮閃閃也容易被救援隊看見。
或者,大冬天的,由于冰凍、地震等自然災(zāi)害,家里幾天沒有供電,沒有供暖,有這么個東西鎮(zhèn)宅也放心點。
買來幾包可以拆開一個,裹著試試有多熱。
不過也有幾點要小心:
雖然看上去閃閃發(fā)亮好似金屬,但它終究還只是個超薄塑料薄膜。并不防火。如果使用它來搭建臨時庇護所,小心別被自己的篝火點著了。
如果外部很冷,而被包裹的人仍在運動、出汗,汗水會迅速在薄膜內(nèi)表面凝結(jié)。如果你穿著吸水的棉質(zhì)外衣,這可能反而由于蒸發(fā)害你更冷。
對于不顫抖甚至已經(jīng)失去意識的低體溫癥患者,急救薄膜毯的包裹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阻止空氣流動,減少對流散熱:這樣的患者本身輸出功率已經(jīng)不到40瓦,紅外反射作用有限。庇護或運輸患者時需要使用完整的多層包裹方式(擦干、包薄膜、裝進睡袋、底下墊著隔溫墊、大型防雨布)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使用額外熱源(暖水袋、化學(xué)加熱袋、電熱毯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