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魚鷹社】二戰(zhàn)英國陸軍突擊隊

2022-06-28 17:00 作者:格林機(jī)銃  | 我要投稿

搬運自微信公眾號海寧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Elite系列第64號:陸軍突擊隊(1940-45)-Army Commandos 1940-45。原作及繪圖Mike Chappell。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A:突擊隊徽章,1940年-42年直到1942年綠色貝雷帽、標(biāo)準(zhǔn)的銘條章和聯(lián)合行動徽章采用之前,突擊隊都使用自行設(shè)計的徽章,我們挑選一些展示在圖中。A1:第1突擊隊的肩頭銘條和臂章。臂章上描繪了一只在烈焰中覆滅的蠑螈圖案。A2:第2突擊隊是所有級別軍人都使用蘇格蘭人帽具的突擊隊之一。圖中展示的是士兵版的無檐軟帽帽徽、肩頭系索、肩頭銘條、臂章和軍官版的無檐軟帽帽徽,后者除了士兵版的銀色匕首圖案之外還帶有特種部隊的字母縮寫“S.S.”(Special Service)。A3:第3突擊隊所采用的肩頭銘條,肩頭銘條下是部隊的數(shù)字番號或“H.Q.”(司令部)字樣。各分隊的徽章也在使用——這里還展示著早期D分隊和第5分隊的圓盤章。A4:第4突擊隊的肩頭銘條和肩頭系索。A5:第5突擊隊的帽子羽飾、肩頭銘條和臂章。A6:第6突擊隊是另一支采用寬頂無檐軟帽(Tam o’Shanter)的部隊,圖中展示的是帶有羅馬數(shù)字“6”帽章的無檐軟帽、早期的套環(huán)式銘條和第101分隊(小型舟艇行動先遣隊)的臂章。A7:特種旅旅部人員的臂章。A8:第9突擊隊是又一支采用寬頂無檐軟帽(Tam o’Shanter)的部隊。圖中顯示帽子上裝飾黑色羽飾作為部隊標(biāo)志,其下方是肩頭銘條章。A9:第11突擊隊又稱為“蘇格蘭人突擊隊”,它的成員大多數(shù)保留了寬頂無檐軟帽(Tam o’Shanter),但采用黑色羽飾作為部隊標(biāo)志。同時使用的還有綠色的肩頭系索。1941年至42年期間的照片顯示了搭配或不搭配羽飾的團(tuán)徽的使用。A10:第12突擊隊的肩頭銘條。A11:除了圖中的“銅手環(huán)匕首”徽章和肩頭銘條之外,對于在中東的突擊隊的徽章情況我們所知甚少。A12:突擊隊軍械部門的肩頭銘條。A13:特種旅通信部隊的臂章。

B:起源,1940年-42年這一時期的獨立連和突擊隊使用的是英國陸軍標(biāo)準(zhǔn)的裝備和戰(zhàn)斗服。軍官和士兵們應(yīng)該是繼續(xù)佩戴他們上級團(tuán)或軍團(tuán)所使用的帽具和徽章,但很快開始采用能證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肩頭銘條和臂章。一些部隊使用的是蘇格蘭步兵的寬頂無檐軟帽(Tam o’Shanter),有時上面配部隊帽徽和羽飾。最終,上述這些個性化努力都不得不服從于綠色貝雷帽和制服制式徽章的使用。1940年初前往挪威的獨立連所使用的抗低溫服裝是為1918/19年的北俄羅斯遠(yuǎn)征軍設(shè)計的。B1人物是獨立連的一名士兵,在除了鋼盔和1937年版織物裝備之外,他身上包裹著羊皮內(nèi)襯大衣和“沙克爾頓”(Shackleton)靴以抵御北極地區(qū)的寒冷天氣。他的武器是一支點303口徑的布倫式機(jī)關(guān)槍。突擊隊的最早建立要歸功于J·F·Durnford-Slater中校(圖B2)。圖中他佩戴他所在的第3突擊隊的肩頭銘條,頭戴野戰(zhàn)帽,身穿炮兵軍官的制服。他胸前的略章是卓越服役勛章,這是他在Vaagso(挪威一島嶼名,譯者注)贏得的。圖C3人物是1941年時第1突擊隊的一名軍士長。他穿當(dāng)時英國步兵的標(biāo)準(zhǔn)戰(zhàn)斗服。以“戰(zhàn)斗序列”配備的1937年版織物裝備搭配防毒面具、防毒氣斗篷、挖壕鏟、帶套索釘?shù)睦K子以及1號步槍。同時他還佩戴了肩頭銘條、臂章和軍銜袖章。

C:奇襲,1940年-42年在一個短暫的時期內(nèi)突擊隊采用或分配到了一些與他們所扮演的海上奇襲角色功能相抵觸的制服和裝備。于是,鋼盔被舒適的毛線帽所替代,防毒面具裝備與背包以及其他一些對于“屠殺和扣留”行動來說不需要的裝備都被留在了軍營里。湯普森沖鋒槍這種點45口徑的高射速自動武器成為突擊隊員的新寵,與之匹配的還有各種式樣的軍刀和棍子。表面涂黑的橡膠底體操鞋對隱秘行動同樣有幫助。來自海軍庫存的充氣膨脹的救生帶是必須裝備的,并且每個人還攜帶了帶套索釘?shù)睦K子。描繪了此類型著裝的整個C圖中,圖C3人物作為突襲隊員的典型居于中央。另一種不同的“奇襲序列”裝備見圖C1。他表現(xiàn)的是1942年6月3日至4日間從法國奇襲歸來的第6突擊隊的一名中尉的形象??瓷先ド聿挠纺[是因為救生帶穿在了戰(zhàn)斗服上衣的里面。另外他還穿著短褲并配備點45口徑柯爾特自動手槍。這種武器的子彈與湯普森沖鋒槍通用,并成為突擊隊的標(biāo)準(zhǔn)輕武器裝備。圖右側(cè)C2人物表現(xiàn)的是第3突擊隊副指揮官杰克·丘吉爾少校在1941年12月的挪威莫呂(Maaloy)島上的形象。丘吉爾以其在登陸船登島后吹哨子催促他的手下投入進(jìn)攻并揮舞著雙刃劍沖向島上的舉動而贏得聲譽。注意這位少校還配備了費爾班-賽克斯式(Fairbairn-Sykes)軍刀、柯爾特手槍以及軍官用1937年版織物裝備。

D:中東,1941年“Layforce”部隊(二戰(zhàn)英軍的一支特種部隊,名稱源自建立他的軍官的名字)和中東突擊隊在他們的幸存者回歸到他們的上級團(tuán)或加入像空軍特種部隊(SAS)、特種舟船分隊(SBS)等其他的特種部隊之前曾擁有一段相當(dāng)短暫的歷史,但最終他們被并入了“中東奇襲部隊”之中。1943年和44年間,這一部隊在東地中海地區(qū)執(zhí)行奇襲任務(wù)并在1945年協(xié)同第2突擊隊旅在意大利北部展開行動。圖D1描繪的是1941年時第11“蘇格蘭人”突擊隊的Geoffrey Keyes中校的形象。Keyes中校犧牲于一次失敗的奇襲隆美爾的行動中。死后他被追授維多利亞十字勛章。圖中他的戰(zhàn)斗服上展示著自由法國在敘利亞授予他的軍功十字章和因為大戰(zhàn)前作為皇家蘇格蘭騎兵團(tuán)(Royal Scots Greys)的一員在巴勒斯坦服役而獲得的通用服役獎?wù)?。除了?1突擊隊的羽飾外,他還在巴莫拉爾呢(Balmoral)無檐軟帽上佩戴皇家蘇格蘭騎兵團(tuán)的帽徽。綠色肩頭系索也是他作為一名蘇格蘭突擊隊員的象征。圖D2描繪的是配奇襲裝備的“Layforce”部隊的一名突擊隊員。熟悉的救生帶、帶套索釘?shù)睦K索、湯普森沖鋒槍和費爾班-賽克斯式(Fairbairn-Sykes)軍刀都出現(xiàn)在圖中。另外他還穿著“孟買燈籠褲式”短褲、套頭毛衫和帆布靴,并圍一條圍巾來抵御沙漠夜晚的寒冷,而他的腰帶上固定著湯普森沖鋒槍的彈匣包和36號手雷。1937年版的織物裝備則包括了背包和水壺。整個圖的左側(cè)處于休整狀態(tài)的這名中東突擊隊的成員(圖D3)正在測試裝備這支部隊的一系列款式中其中一種銅護(hù)手匕首。他的帽徽被重新制作成一支匕首的形象。另外他佩戴著肩頭銘條。

E:大奇襲,1942年在圣納澤爾(St Nazaire)指揮突擊隊的是來自埃塞克斯團(tuán)和第2突擊隊的A·C·紐曼中校(圖E1)。因為在圣納澤爾的領(lǐng)導(dǎo)力和卓遠(yuǎn)表現(xiàn),紐曼中校在1945年6月獲得了維多利亞十字勛章。圖中他穿戴戰(zhàn)斗服和兩棲突襲用裝備。這些裝備包括了1937年的軍官用海軍版救生帶和一條套索繩。望遠(yuǎn)鏡、一把點45口徑的柯爾特自動手槍和一把費爾班-賽克斯式(Fairbairn-Sykes)軍刀也在裝備之列。在圣納澤爾奇襲之前除了軍銜章,所有的徽章都被摘掉了,而織物裝備被擦成了“白色”以作為奇襲時的識別標(biāo)志。圖E2是準(zhǔn)備登船前往圣納澤爾的第5突擊隊的一名中士。這支突擊隊中的一支破壞小隊是那些奇襲中對紐曼中校的人提供支援的部隊之一,他們中的許多人在行動中還穿著蘇格蘭裙。一名曾成為戰(zhàn)俘的幸存者的照片顯示并不是所有的第5突擊隊人員都摘掉了他們的“V”(羅馬數(shù)字5)字徽章。一條圍裙包裹住了他的蘇格蘭裙,而他的卑爾根式背包中放著炸藥、雷管和引信。注意海軍式的救生帶、擦成白色的織物裝備、湯普森式?jīng)_鋒槍、“羅馬劍”式匕首和一把掖在長襪里的費爾班-賽克斯式軍刀也出現(xiàn)在圖中。圖E3這名第3突擊隊的通信兵身穿法國迪耶普(Dieppe)奇襲戰(zhàn)中的服裝。他操作一臺46號無線電裝置,包括通過操縱員身背后背包攜帶的電池和接線盒在內(nèi),這一裝備總重量超過30磅(13.6公斤)。單兵攜帶的它傳音距離達(dá)4英里(約6.4公里),但作為一臺地面接收站它能搜索比這距離更遠(yuǎn)的范圍,且可以配適配天線和通過已調(diào)制連續(xù)波傳輸莫爾斯電碼。注意他佩戴了肩頭銘條和通信兵徽章,同時還穿戰(zhàn)斗服和粗斜紋棉褲子以及新裝備的橡膠底“S.V.”靴,而頭盔上還罩著粗麻布套子。他的電臺裝備額外帶有通信兵用織物攜行裝備,此外他還擁有1號步槍和刺刀、帶套索釘?shù)睦K子以及一把費爾班-賽克斯式軍刀。

F:突擊隊的裝備突擊隊是卑爾根式背包(圖F1)的最早使用者,早期的奇襲中,它們最初被用來裝爆破裝備。早期得到的卑爾根式背包帶有鉻黃色皮背帶,晚期的版本則配的是織物背帶和1937年版裝備使用的帶扣。卑爾根式背包是源自挪威的設(shè)計,這種呈梨型的帆布背包在頸部帶有一條拉繩,包頂之上是背包蓋。背包還設(shè)計有用來裝附屬品的外置口袋,口袋用繩帶扎緊(見圖F2)。卑爾根式背包可以攜帶驚人數(shù)量的物品,它們的重量通過可固定在個人攜行馬甲上的金屬框架(見圖F3)分?jǐn)傇诩绮亢屯尾?。令人惱火的是背?937年版織物裝備外面的時候給人的感覺非常不適,于是1942年版的“戰(zhàn)斗馬甲”被發(fā)展出來以緩解這種不適?!肮趋垒o助馬甲”(圖F4)上的口袋中可以攜帶彈藥,上面的一支掛鉤可以固定刺刀,而它的第二版產(chǎn)品加上了可以固定挖壕鏟的帶子。所有突擊隊員都攜帶帶套索釘?shù)睦K子(圖F5)作為攀登懸崖和穿越障礙物等情況下可立即使用的長繩子。從海路加入作戰(zhàn)時要使用一種耐用的救生帶,突擊隊裝備的是英國海軍的版本(圖F6展示的是其膨脹下的狀態(tài))。突擊隊還是美國點45口徑柯爾特自動手槍的主要使用者,用來裝其7發(fā)裝彈夾的特殊的彈藥包(圖F7)也有裝備。

G:突擊隊的武器突擊隊員們利用了所有種類的英國步兵武器,并被訓(xùn)練如何使用他們的敵人的武器。湯普森沖鋒槍(圖G1)和柯爾特自動手槍(圖G2)是1940年以前從美國購買的并成為整個大戰(zhàn)期間特種部隊標(biāo)準(zhǔn)的機(jī)槍和手槍武器。普通的點45口徑A.C.P.子彈的使用限制了突擊隊員攜帶的輕武器只能有兩種,而一些英國部隊使用的種類可達(dá)4種?;虮环Q為“托尼槍”的湯普森沖鋒槍重10.5磅(4.8公斤)。它可以配20發(fā)裝彈匣或50發(fā)裝彈鼓。其循環(huán)射速為每分鐘675發(fā)。柯爾特自動手槍重2.5(約1.1公斤)并配備7發(fā)裝彈夾?!暗氯R爾”(De Lisle)突擊隊卡賓槍(圖G3)也使用美國的點45口徑子彈。它由改良的李-恩菲爾德步槍的機(jī)械部分和一只帶13條隔音板的消聲器組合而成,這使這種武器可以在400碼內(nèi)安靜的對目標(biāo)射擊。另一種古怪的武器是點303口徑的“維克爾K型”(Vickers K)機(jī)槍(圖G4),它最初被皇家空軍用于航空戰(zhàn)。在諾曼底登陸和之后的戰(zhàn)斗中,這種武器被突擊隊部隊所使用。首分鐘內(nèi)射速超過1000發(fā)并且但彈鼓可裝96發(fā)子彈的“K型”槍相比標(biāo)準(zhǔn)的布倫式機(jī)槍噪音更大,但精準(zhǔn)度卻不能與布倫式機(jī)槍相媲美。相比普通步兵營,突擊隊部隊有更高的狙擊手建制。直到4號狙擊步槍出現(xiàn)之前,突擊隊狙擊手們使用的都是3號1型步槍(圖G5),它是古老的點303口徑1914年版步槍與3倍瞄準(zhǔn)鏡的結(jié)合體。突擊隊還裝備了多種式樣的自身研制的“有刃”武器,其中一些展示在圖中,其中包括了2型費爾班-賽克斯式(Fairbairn-Sykes)軍刀(圖G6),它也被稱為“羅馬劍”或“Smatchet”——一種16英寸(41厘米)長的可怕武器。圖中其他的軍刀包括了中東的突擊隊使用的“軍用版”銅護(hù)手匕首(圖G7)、費爾班-賽克斯式1型軍刀(圖G8)、BC41型銅護(hù)手匕首(圖G9)和晚期版本的費爾班-賽克斯式軍刀(圖G10)。這些刀具都大約13英寸(33厘米)長,只有圖G9為8.5英寸(約22厘米)長。

H:中東,1942年-45年1942年11月作為英美聯(lián)軍一部分在阿爾及利亞登陸的第6突擊隊的這些成員配備的是美國陸軍的制服和武器為的是他們的外貌不要刺激到已經(jīng)與英國產(chǎn)生幾次摩擦的維系法國政權(quán)。圖H3這名突擊隊士兵戴美國的頭盔并穿野戰(zhàn)夾克,武器則為M1加蘭德步槍。他的其他制服和裝備是英國的,其中包括了人們熟悉的費爾班-賽克斯式(Fairbairn-Sykes)軍刀、帶套索釘?shù)睦K索和“S.V.”靴。圖H1人物是1944年在阿爾巴尼亞的第2突擊隊的一名輕機(jī)槍手。綠色貝雷帽在1942年末開始采用,帽子上帶有他所屬部隊的徽章,而他的制服則是粗斜紋棉戰(zhàn)斗服。戰(zhàn)斗服外面是一件“戰(zhàn)斗馬甲”(也被稱為“突擊馬甲”)用以替代織物裝備。除了他的布倫式輕機(jī)槍他還裝備一把柯爾特自動手槍和一支費爾班-賽克斯式軍刀。此外他穿一雙“S.V.”靴并用一條迷彩色面巾作為圍巾來使用。1945年4月在意大利科馬基奧湖的戰(zhàn)斗中一名傳奇突擊隊員安德斯·“安迪”·拉森(Anders ‘Andy' Lassen,圖H2)被打死,這名丹麥人在1941加入突擊隊并在低強(qiáng)度奇襲部隊——第62突擊隊中服役,并在英國參與了一系列大膽的行動。之后拉森服役于特種舟船分隊(SBS)并晉升為少校且至少三次獲得軍事十字勛章。因為在他的最后戰(zhàn)斗中的表現(xiàn),安迪·拉森少校被追贈維多利亞十字勛章。圖中描繪他穿著SBS制服的形象。注意他的沙地色貝雷帽和他佩戴的SBS所采用的空軍特種部隊的徽章和降落傘飛翼章。另外他的藍(lán)灰色襯衫上還展示著軍事十字勛章的略章。

I:諾曼底,1944年和D日時的大多數(shù)突擊步兵一樣,突擊隊員們也必須自己近岸涉水登岸,同時也要攜帶幾天戰(zhàn)斗所使用的彈藥和足夠的干糧以及充足的服裝和裝備、防毒面具和急救藥品等物品。此外,幾乎所有人員都自身攜帶了充足的武器彈藥、地雷和爆破裝備。為了快速推進(jìn),一些突擊隊員裝備了自行車。圖I1人物是裝備“維克爾K型”氣動機(jī)槍的第6突擊隊的一名士兵。他的武器最初被用于空戰(zhàn),之后則扮演裝兩腳架的輕機(jī)槍的角色。在去掉96發(fā)裝彈鼓之后呈現(xiàn)出這種武器槍管的獨特外形。士兵攜帶著特殊的彈夾包、卑爾根式背包、手槍、軍刀、救生帶以及帶套索釘?shù)睦K子。注意他佩戴著肩頭銘條和聯(lián)合行動徽章。擁有相同負(fù)荷的圖I2這名突擊隊員手持一支“2號便攜式火焰噴射器”,它也被冠以“救生浮標(biāo)”的綽號。火焰噴射器自重64磅(29公斤),加上人物所穿的服裝和所配備的裝備和武器整個負(fù)重超過了100磅(45.4公斤)。一些突擊隊員登陸時戴著頭盔,其他人則戴著貝雷帽。一旦卸下卑爾根式背包后突擊隊員們便可以像圖I3這名狙擊手一樣自由且不受阻礙地投入到戰(zhàn)斗中去。圖I3人物的4號步槍配有32號瞄準(zhǔn)鏡。包括額外的彈藥在內(nèi)的其他物品放在他的丹尼森式外套的口袋中。

J:西北歐,1943年-45年第12和第14突擊隊的成員接受了極地作戰(zhàn)的訓(xùn)練為的是在挪威開展一系列的針對敵占領(lǐng)軍的奇襲行動。1943年是他們最為活躍的年份,他們保持著對敵人北側(cè)戰(zhàn)線行動的頻繁概率。來自這支部隊的突擊隊下士(圖J1)配備滑雪行動使用的服裝和裝備。圖中描繪了羊毛內(nèi)襯帽子和滑雪鏡、卑爾根式背包、“骨骼輔助馬甲”、防水褲子和芬蘭版的靴子。戰(zhàn)斗服袖子上的徽章包括了突擊隊的銘條章和降落傘飛翼章。他的武器是帶Mark 2S型消聲器的9毫米口徑斯特恩沖鋒槍。1944/45年冬突擊隊員們開始采用空降兵的“丹尼森”式外套,作為示例它出現(xiàn)在圖J2人物身上。這名第6突擊隊的中士配偵察巡邏任務(wù)用輕便裝備,外套口袋中裝的是湯普森沖鋒槍的多余子彈,而36號手雷別在他的腰帶上。他的袖子上縫著軍銜徽章和降落傘飛翼章,另外他穿著“S.V.”靴。這種靴子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軍備”采用硬化橡膠鞋底,鞋底通過銅螺絲與靴身連接。圖J3表現(xiàn)的是1945年時第3突擊隊的一名上尉的形象。他所在上級團(tuán)——康沃爾公爵輕步兵團(tuán)——的團(tuán)徽佩戴在綠色貝雷帽上,他所在突擊隊的肩頭銘條則佩戴在袖子上突擊隊徽章的上方。上尉的獎?wù)轮邪恕皯?zhàn)況報告中受到表揚”的標(biāo)志章和軍事十字勛章的略章,后者是獎勵給服役于意大利和西北歐的人員的。另外他的袖子上展示著兩條負(fù)傷章。

K:遠(yuǎn)東,1944年-45年第3特種旅(之后被命名為第3突擊隊旅)由第1和第5突擊隊組成,1943年他們乘船前往遠(yuǎn)東并在之后投入在緬甸的對日作戰(zhàn)。1945年時該旅的副指揮官是彼得·揚(Peter Young)上校(圖K1),他出身于突擊隊并參加了許多早期的突襲行動。圖中他穿在緬甸使用的標(biāo)準(zhǔn)的熱帶綠色制服,制服上佩戴上校軍銜徽章和卓越服役獎?wù)?、軍事十字勛章?939年-43年星徽和非洲之星獎?wù)碌穆哉隆DK2為1945年在緬甸的第1突擊隊的一名士兵,其服裝裝備為戰(zhàn)斗序列。他還保留著其中一支1942年裝備突擊隊的美國點30口徑M1加蘭德式步槍。1937年版織物裝備上包括一只帶套索釘?shù)睦K子、一把挖壕鏟和一把砍刀?;钴S于印度洋地區(qū)沿岸的緬甸、暹羅、蘇門答臘和馬來亞的小型行動組包括由特種舟船分隊(SBS)所組成的A、B、C三個小組。SBS執(zhí)行了無數(shù)次的破壞、偵察和小艇登陸行動。圖K3描繪了1945年時SBS的一名中尉的形象,他穿晚期版本的英軍綠色叢林制服和美國陸軍的叢林靴。注意他佩戴著軍銜徽章、降落傘飛翼章和卓越服役獎?wù)录胺侵拗仟務(wù)碌木R帶。使用一把點45口徑的柯爾特自動手槍的他端詳著一把日本人的軍刀。

L:突擊隊的徽章,1943年-45年1943年初突擊隊的標(biāo)志物是配有突擊隊上級部隊徽章(像圖L1就是利物浦蘇格蘭團(tuán))或第2與第9突擊隊徽章(圖L2和L3)的綠色貝雷帽。上述標(biāo)志物取代了1940年至42年間使用的肩頭銘條。這種深藍(lán)色底的銘條都采用紅色的“No.~ COMMANDO”(第XX突擊隊)的字樣。它們擁有印刷和刺繡兩種版本,邊角也分為方形和圓形(見圖L4)。1942年設(shè)計并由蒙巴頓伯爵(Lord Mountbatten,第一代緬甸伯爵,皇家海軍元帥,譯者注)核準(zhǔn)的聯(lián)合行動臂章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前一年開始使用。這些徽章最初是一對印刷版的(圖L5),鳥頭和槍口都朝向前方。后來制造了它的刺繡版,它們被所有陸軍突擊隊所佩戴并配有圓形背板。1944年末一種突擊隊團(tuán)的臂章被設(shè)計出來(圖L6)。1945年初它替代了聯(lián)合作戰(zhàn)徽章。許多突擊隊員擁有作為傘兵的資格,于是他們佩戴標(biāo)準(zhǔn)的飛翼章,有時飛翼章配有黑色背板(圖L7)。關(guān)于突擊隊銘條章的其它例子見圖L8和L9,它們分別屬于突擊隊團(tuán)通信兵和第5突擊隊。

【魚鷹社】二戰(zhàn)英國陸軍突擊隊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青冈县| 邯郸市| 长春市| 喜德县| 克什克腾旗| 军事| 北安市| 乌恰县| 云林县| 宁陕县| 都兰县| 永平县| 甘孜县| 原平市| 涞源县| 泾源县| 资阳市| 高安市| 鄂托克前旗| 漠河县| 乌鲁木齐市| 剑阁县| 宁国市| 洞口县| 固始县| 昌图县| 贺兰县| 鄂托克前旗| 镶黄旗| 西宁市| 吉水县| 耒阳市| 廊坊市| 安岳县| 万山特区| 宿松县| 城口县| 博客| 上饶县| 石渠县|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