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塞人/戎狄的各部族一覽

(塞人的主要聚居地—歐亞草原)
簡介
? ? ? ?塞人(saka/Scythian)是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500年左右對歐亞草原游牧群體的泛稱,并不是一個民族,內(nèi)部差異較大,講印歐語、原始突厥語族、烏拉爾語或葉尼塞語(并不是網(wǎng)文和營銷號中所說的全部為雅利安人/印歐人),與塔加爾文化、鄂爾多斯文化、石板墓文化有關(guān)。
? ? ? ?他們在我國古代史書(如《尚書》、《史記》、《漢書》)中被統(tǒng)稱為戎狄,在波斯也被稱作圖蘭人。
? ? ? ?“Scythia ”或“saka ”這一名稱可能來源于黃帝的孫子“始均”(《山海經(jīng)》載“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古印歐語本意推測為“弓箭手”,含義等同于蒙語中的“科爾沁”一詞。(此處筆者推測始均就是傳說中的“揮”或者昌意的兒子“安”),他們以騎射為特色,裝備青銅或鐵制的短劍,擅長制作動物形金器。
? ? ? ?西起歐洲的匈牙利平原,東至蒙古高原,南至外呼羅珊,這一片被稱為歐亞大草原游牧區(qū)。
? ? ? ?古典時代主要由東伊朗人和前突厥人統(tǒng)治,對這群游牧部落,有著不同的稱呼,歐洲人稱為斯基泰,波斯人稱為薩迦人,中國人稱為塞種人(《漢書》載“塞種,古允姓之戎”),《舊約圣經(jīng)》則作“西古臺人”。
? ? ? ?其中這些游牧民族還有不同的支系,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分類
? ? ? ?小斯基泰人:原住阿爾泰山一帶,后被馬薩格泰人驅(qū)逐到東歐大草原的小斯基提亞(Minor scythia),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今烏克蘭地區(qū),被馬其頓重創(chuàng)后一蹶不振,一部分人被哥特人滅亡并吸收同化,加入民族大遷徙隊伍,另外一部分被同系的薩爾馬提亞人排擠到克里米亞半島,成為克里米亞韃靼人祖先之一。
? ? ? ?辛梅利安人:最早入侵西方的游牧民,可能與Yamna 文化有關(guān),但被同化的也最早。原居克里米亞和北高加索,后被小斯基泰人驅(qū)逐。他們可能是南高加索哈亞斯坦(hayastan)人(就是Armenia 人)的祖先。他們曾經(jīng)滅亡了烏拉爾圖王國。
? ? ? ?薩爾馬提亞人:在希臘化-繼業(yè)者時代取代斯基泰人成為東歐草原的游牧民,但除了劫掠以外,還兼職雇傭軍,對象有日耳曼人/羅馬人,甚至還有后來的匈人,據(jù)說亞瑟王就是薩爾馬提亞人,他的圓桌騎士團也可能屬于這個部族。其中羅科索蘭尼人為其中最大的一支,被匈人打敗后一部分加入匈人聯(lián)盟,來到波蘭平原,在斯拉夫人遷徙時,被波蘭人等斯拉夫人同化,近代時,波蘭人自稱薩爾馬提亞人后裔,并且有“薩爾馬提亞主義”(sarmatianism )這一思想。他們可能是東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祖先之一。
? ? ? ?阿蘭人(alan)(羅科索拉尼人)又稱奄蔡人。 roxlani,意思是聰明的阿蘭人,rox在伊朗語有光明的意思,諸如安祿山,亞歷山大的妻子羅克珊娜還有寶萊塢巨星羅斯?jié)h(roshan),是薩爾馬提亞人最大的一支,在匈人入侵后,一部分人加入匈人聯(lián)盟,一部分人南遷,一部分人西遷,考入匈人聯(lián)盟的,大部分結(jié)局入上,少部分結(jié)局不明,可能被匈人同化,西遷的阿蘭人,部分進入高盧地區(qū)的瓦朗斯,成為當?shù)胤▏说淖嫦?,一部分人?lián)合西哥特人進入圖盧茲和北伊比利亞,拉丁化后成為加泰羅尼亞人(catalan),一部分人聯(lián)合汪達爾人進入迦太基,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最終被阿拉伯人同化。南遷的阿蘭人在可薩帝國時期建立東正教阿蘭王國,蒙古西遷時被滅,被編入阿速衛(wèi)并作為禁衛(wèi)軍和探馬赤軍的一部分,最后成為阿速特蒙古人,其中北元太師阿魯臺,就是阿蘭人后裔,留在高加索的成為奧賽梯人,慈父斯大林就是這個民族.
(亞速海的名稱可能就與阿速有關(guān))
ps:阿蘭人一部分被同化進哈薩克小玉茲部分
? ? ? ?馬薩格泰人(大斯基泰人):曾經(jīng)騷擾波斯帝國,居住在咸海,里海附近的游牧民族,斬殺居魯士,但被岡比西斯徹底打敗,被同化成花剌子模人,伽茲尼-塞爾柱時期,與土庫曼人混合,察合臺汗國時期突厥化,成為土庫曼人的一部分。
? ? ? ?粟特人(昭武九姓):最早踏入文明的東伊朗人,擅長經(jīng)商,西突厥汗國時期成為其附屬國,主要替阿史那家族辦事,其中昭武九姓東部的粟特人(納曼干/費爾干納地區(qū))突厥化,西部的粟特人在薩曼王朝時期,與東遷的波斯人混合,成為平原塔吉克人,主要居住在澤拉夫尚河流域的布哈拉,撒馬兒罕,阿富汗北部,今帕米爾塔吉克斯坦人(高原塔吉克人)和河中烏茲別克人可能為其后裔。
? ? ? ?ps:塔吉克這個稱呼原來是指呼羅珊的塞種部族大益(Dahae)人,被突厥人用來稱呼中亞穆斯林,蘇聯(lián)劃分民族時,說伊朗語的人被劃為塔吉克人。
? ? ? ?于闐塞人:南疆塔里木盆地維吾爾族的祖先之一,被喀喇汗滅亡后突厥化并伊斯蘭化,幸存的于闐塞人西遷帕米爾高原,成為高原塔吉克人(色勒庫爾人和瓦罕人)。
? ? ? ?ps:南北朝時期于闐塞人一部分融入鮮卑人,又名尉遲鮮卑,門神尉遲恭極有可能是于闐人
? ? ? ?烏孫人:七河地區(qū)的游牧民族,南北朝前期與匈奴殘部建立悅般國,而后亡于柔然,最終被突厥同化,成為哈薩克人大玉茲的一部分
? ? ? ?普什圖人:依靠阿富汗的特殊地形,躲過了突厥化浪潮,并且同化了部分突厥人,在伊斯蘭時代也頗有建樹,古爾王朝的建立者疑似阿富汗普什圖人,卡爾吉王朝,洛迪王朝以及蘇爾王朝的建立者也基本上都可以看做普什圖人,一部分留在印度的被稱為帕坦人,據(jù)說寶萊塢的阿米爾汗和沙魯克汗就是普什圖人后裔。
? ? ? ?白匈奴人:又稱悅般人或匈尼特人,包括寄多羅人和厭達人,據(jù)維基百科的說法都是東伊朗人,但另有說法稱他們都講突厥語,比較弱的寄多羅人很快就被波斯人同化,強的厭達人一部分被突厥人同化,一部分人融入普什圖,又名阿布達里人,一部分人成為南亞的拉杰普特人。
? ? ? ?匈人(hun):又稱鬼方人,是夏桀帝(姒履癸)的兒子淳維的后代,自稱“匈”(意義可能為“山里人”或“鄂爾渾”),融合了一部分葷粥人的血統(tǒng),被中原蔑稱為“匈奴”,語言可能與華夏語相似,也有人認為屬突厥語族或葉尼塞語、烏拉爾語(此處存疑)
? ? ? ?他們曾聯(lián)合雅利安人攻打中原但被武?。ㄗ诱眩敉?,秦漢時成為塞外最大的邊患,后分為南北二部,南部內(nèi)遷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北部西遷進入歐洲,并在阿提拉率領(lǐng)下一度攻入羅馬帝國境內(nèi),洗劫拉文納城。另一部分成為所謂的悅般人(白匈奴人、匈尼特人)。他們和hungary 人的關(guān)系至今尚無定論。
? ? ? ?呼揭/烏揭/柘羯:粟特語中意為“戰(zhàn)士”,在我國古籍《晉書》中被稱作“羯人”。
? ? ? ?土方/屠各/休屠:南匈奴部落,可能是突厥人先祖。又譯“獨孤”
? ? ? ?月氏:據(jù)說為虞舜帝(重華)之后,原居諸馮(今外蒙科布多)和姚墟(今伊吾、哈密)一帶,后遷居河?xùn)|(今山西運城)、河西走廊,再遷伊犁河谷。漢初為匈人所敗,遁入河中地區(qū)的媯水(今阿姆河),又再遷巴克特里亞,擊敗大夏王國,建立貴霜帝國。
? ? ? ?薩克/塞迦/釋迦:原居錫爾河與巴爾喀什湖之間的部族,后遷居南亞北部,釋迦牟尼如來就屬于這個部族。
? ? ? ?丁零:《山海經(jīng)》作“釘靈”,居住在安加拉河與貝加爾湖之間,為回鶻(Uyghur)人先祖。
? ? ? ?堅昆:居住在葉尼塞河谷,為黠戛斯(Kyrgyz)人先祖。
? ? ? ?林胡:居住在河套平原東部(西河郡)的部族,可能與北魏時期漢化的“林”(丘林)姓有關(guān)。
? ? ? ?長狄:位于清河地區(qū),即古長國,相傳為揮的后裔,可能與“張”姓有關(guān)。
? ? ? ?白狄:居住在太行山區(qū),曾建立中山國。
? ? ? ?赤狄:原住陜北,后遷華北,曾建立潞國。
? ? ? ?索虜/索頭虜:即拓跋部鮮卑,“索”字早期中古漢語擬音為“sok”或“sak ”,與“saka”一詞切合。相傳是始均的后代,曾住在唐努烏梁海和葉尼塞一帶,后遷居大興安嶺,南下進入河套地區(qū)。他們的直系后裔是圖瓦人(tuva),使用突厥語。
? ? ? ?另說為突厥人一祖源,據(jù)《周書》、《北史》稱突厥人源自北方索國。
(什么圖瓦?)
? ? ? ?康居(kangar):原住錫爾河草原,后南下今撒馬爾罕一帶建立康國,后裔為欽察的康里部。
Y染色體和MTDNA
? ? ? ?據(jù)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塞人/戎狄的Y染色體以Q1a,Q1b,R1a,R1b 等為主,混有少量的N和O2a-M117,O2a-F444 以及極少量C2b ,西部(歐洲)地區(qū)的塞人混入G2a,J等單倍群。
? ? ? ?MTDNA則以HV,UK 等居多,混有少量N,D,G,C等。
其他相關(guān)
? ? ? ?一般所指的“scythian ”存在于前1000年至公元前后,但拜占庭帝國出于傳統(tǒng)考慮將一些講突厥語族語言的保加爾人、可薩人、佩切涅格人仍稱之為塞人,而真正意義上的塞種人在《十字軍之王》769年劇本與867年劇本中僅剩下于闐一國。
? ? ? ?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古地圖仍將亞歐大陸中部內(nèi)陸地區(qū)標作“scythia ”,將帖木兒大帝視作“西徐亞人”,當時有的歐洲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旅行家甚至稱“塞里斯(契丹)為西徐亞東一大部”,這比P社歷史學(xué)還要魔幻得多。
如有錯誤,敬請斧正,不喜勿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轉(zhuǎn)自知乎文章Shah Muza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