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練習題
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春日郊外
[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黃。
山好更宜余積雪,水生看欲倒垂楊。
鶯邊日暖如人語,草際風來作藥香。
疑此江頭有佳句,為君尋取卻茫茫。
(1)從詩歌的體裁看,本詩屬于??????律詩。
(2)以下評價適用于本詩的一項是(?)?
A.哀婉含蓄?B.雄奇瑰麗
C.高亢豪放?D.清新自然
(3)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作者感情的?請結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
?
?
?
?
?
?
2.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各題。
初到黃州
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①,詩人例作水曹郎②。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③。
【注釋】①員外置:指定額以外的官員,蘇軾此時授檢校水部員外郎。②水曹郎:水部員外郎。梁代的何遜、唐代的張籍、宋代的孟賓子皆以詩名,且都曾任水部郎。③壓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實物來抵數(shù),叫折支。這里說,檢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釀酒用剩的酒袋來抵數(shù)。作者曾自注:“檢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span>?)?
A.開篇兩句,用語簡潔,詩人借“自笑”“為口忙”“轉荒唐”之語,以自嘲的口吻回顧了自 己的人生道路。
B.三四兩句宕開一筆,描繪初到黃州,風塵仆仆之中,見江波而思魚美,望修竹而羨筍香,傷感之情,溢于言表。
C.最后兩句反話正說,如綿里藏針,平和中見鋒穎,談笑詼諧之際,表明詩人貶官到此,將會破費朝廷許多抵作俸祿的“壓酒囊”,體現(xiàn)出一種幽默之感。
D.詩歌語言平實清淺,但內涵豐富,寫出了詩人復雜微妙的感情,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表達技巧。
(2)本詩情感豐富,請結合全詩具體分析。
?
?
?
?
3.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的意思是,雞鳴的時候,路上還有黎明的寒氣,在這早春時節(jié),黃鶯在皇城里鳴囀不已。
B.頸聯(lián)寓情于景,通過對“花迎”“星初落”“柳拂”“露未干”等景色的描寫,鮮明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興奮。
C.這首詩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來寫景,雞鳴、鶯囀、曉鐘是聽覺,紫陌、玉階、旌旗等是視覺。
D.這首詩對仗工整,辭藻華麗,是酬和之作又不媚俗,不失禮儀和雅致。
(2)頷聯(lián)描繪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
?
?
?
?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赤壁
杜庠
水軍東下本雄圖,千里長江隘舳艫。
諸葛心中空有漢,曹瞞眼里已無吳。
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聲夜月孤。
過此不堪回首處,荒磯鷗鳥滿煙蕪。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的“本”字,暗示曹軍雖有泰山壓卵之勢實現(xiàn)雄圖大業(yè),卻終會化為泡影的結局。
B.“曹瞞眼里已無吳”寫出了曹操的自信大氣,表達出作者對曹操這位英雄的仰慕。
C.頸聯(lián)“夢中”“簫聲”“夜月”這些意象,由《前赤壁賦》一文化出,令人黯然銷魂。
D.尾聯(lián)末句以景結情,作者的百般感觸盡在不言中,給全詩籠上了一層歷史滄桑感。
(2)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結合全詩加以分析。
?
?
?
?
?
?
5.閱讀這首現(xiàn)代詩,完成小題。?
雪?夜
吳秋山
孤館的燈是青的,
窗外,垂下雪的球簾。
爐火伸出了蛇舌,
舐著室中的冷味。
又是殘夜夢回,
枕畔的書瘦損了。
遠處擲來一片狗吠,
擊破沉寂的夜網。
(選自《中國新文學?詩歌卷(1927-1937)》)
(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這是一首寫旅人授宿的詩,詩人借助青燈、雪、爐火、狗吠等意象,營造了孤寂凄涼的氛圍,令人感覺寒意逼人。?
B.詩歌第一小節(jié)寫旅人身處孤館,泛著青色冷光的燈,紛紛揚揚的雪花和似串似綴的珠簾,共同構成一幅自然的冬夜降雪圖,飽含無限的惆悵之情。
C.第二小節(jié)用“蛇舌”來喻火焰,將爐火在雪夜中的跳躍搖曳之態(tài)表現(xiàn)得極為生動形象;同時爐火的溫暖與室中的冷味形成鮮明的對比。
D.詩歌第三小節(jié)不說“夢醒”“夢破”而說 “夢回”,是因為旅人夢中跑得很遠,回到了溫暖的家,一個“又”字可以看出旅人思鄉(xiāng)之切。?
E.詩歌短小凝練,多處借助比喻、比擬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冷寂的夜晚,詩中有畫,富有立體感。?
(2)詩歌中有多處動詞的使用非常精妙,試舉兩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