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nn Vilppu 人體動態(tài)及結構素描教程視頻-布料褶皺 學習記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r4y1q7nK/?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46e64c4d70ef8e9291a6c519530b8ea2
學習前要注意:
1.在畫褶皺的時候不要貼邊,要畫出轉面轉進去。
2.每個褶皺都是有起始點的,拉力點就是起始點,要在正確的方向連接。
3.在畫的時候要一直考慮到重力
4.縫合線也可以作為受力點存在
5.用褶皺的趨勢畫動作可以更簡單
七種褶皺依次講解:
(1)管狀褶皺
(2)兜布形褶皺
注意:離拉力點越遠,形成的褶皺會越寬,起伏越平緩(陰影越?。?/p>
(3)螺旋褶皺
位置:出現在袖子擼上去的地方。
此處一定要注意前面說的不要貼邊的問題。
每個c線的角度有一些變化,可以變形出長s線。
此時的布料并不是拉緊的,不用考慮拉力點的邏輯。
在畫第一個c的時候,要畫出陰影空間。
(4)半鎖型褶皺——最常用的褶皺也是最容易困惑的褶皺
身體任何部位彎曲,布料都會出現這種褶皺。
注意半鎖褶皺基本一邊曲折一邊被拉直。
(5)z型褶皺
擠壓形成的褶皺。要考慮到布料的材質。
(6)飄動褶皺
布料飄動時產生的,所以要畫出動態(tài)。
(7)死褶皺
布料直接扔到地上的狀態(tài)。沒有受力點。
22min后都是演示內容
思考:
也可以有其他褶皺學習思路,比如從袖口領口褲腳,或者人體各部位會出現的褶皺去觀察。https://zhuanlan.zhihu.com/p/57590922?utm_id=0
感覺從J.C. Leyendecker的圖上學褶皺,會很簡單和爽快。
忽然想到的:經常有老師在教頭發(fā)畫法的時候會說把頭發(fā)當成布料去畫,那其實這幾種褶皺的類型,有一些也可以遷移到頭發(fā)的學習中。
其實發(fā)旋=布料的受力點。發(fā)卡有可能形成兜布。在頭發(fā)中飄動褶皺最為實用和常見。
頭發(fā)落在地面彎折可以看成半鎖(基本用不上)。(3)(5)(7)過于復雜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