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古
寒武紀 Cambrian,來源于威爾士的拉丁語古稱坎布里亞(該地的寒武紀底層最早被研究)。英國地質(zhì)學家亞當·塞奇威克1835年定名。近代日文漢字譯名,將坎布里亞音譯為“寒武”(kanbu)
奧陶紀 Ordovician,來自古代威爾士地區(qū)居住的奧陶維斯人(Ordovices,凱爾特人的一支)。英國地質(zhì)學家查爾斯·拉普沃思定名。近代日文漢字譯名,將奧陶維斯音譯為“奧陶”(autau)
志留紀 Silurian,來自古代威爾士地區(qū)居住的塞留里斯人(Silures)。英國地質(zhì)學家莫企遜(Roderick Murchison)1835年定名。近代日文漢字譯名,將塞留里斯音譯為“志留”(shiru)
泥盆紀 Devonian,來源于英國的郡名德文郡。英國地質(zhì)學家莫企遜和亞當·塞奇威克1839年共同定名。近代日文漢字譯名,將Devon音譯為“泥盆”(dēbon)
石炭紀 Carboniferous,名字來源于煤(日文漢字寫作“石炭”)。目前地球上的煤炭主要來源于石炭紀至二疊紀的蕨類森林。
二疊紀 Permian,來自俄國中部城市彼爾姆。英國地質(zhì)學家莫企遜1841年定名。中文譯名來自近代日本,反映的是德國的二疊紀地層的特點(上層是灰?guī)r,下層是紅色砂巖)
三疊紀 Triassic,1834年德國地質(zhì)學家弗里德里?!ゑT·阿爾伯提以德國境內(nèi)典型的三層巖層結構定名為Trias,英文、日文、中文均為意譯(二戰(zhàn)后日本也音譯為トリアス紀)
侏羅紀 Jurassic,音譯,來源于瑞士的汝拉(Jura)山脈,近代日文漢字譯名將Jura音譯為“侏羅”(jura)
白堊紀 Cretaceous,意譯,德文Kreidezeit,以歐洲西部該時期的白堊沉淀命名。近代日本漢字定名,意譯為白堊紀,如今寫作“白亜紀”(haku-a 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