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夏天愛開空調不出汗,遲早要作病。常說夏天不熱,冬天不冷
現(xiàn)代人夏天愛開空調不出汗,遲早要作病。常說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作病——這是什么意思呢?冬天由于氣血閉藏,儲藏營養(yǎng),為明年的生發(fā)做好準備。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于閉塞狀態(tài),有助于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于氣血往外走,這時候如果常開空調,代謝不暢,能不得病嗎? 農(nóng)村很多上百歲的老人都住平房,因為平房冬暖夏涼,這些老人得地氣,能長壽。在平房里消暑,我不主張用空調,最好是用扇子,小大由之。 現(xiàn)在大家都住樓房,不得不用空調,空調出來的是透骨頭的風。年輕人陽氣旺盛可能不覺得,男同志過了32歲,女同志過了28歲,再老呆在空調房里,就覺得透骨的涼氣?!疤撔百\風,避之有時”,冬天的熱風,夏天的寒風都是和時令季節(jié)不同的風,就是賊風,對身體健康特別不利。 夏天,人的氣血由內向外走,外面的氣血越來越旺盛,而里面的陽氣就相對不足了。所以這時候要用點西洋參這樣的藥物輔助你的陽氣。 夏天特別熱,出汗特別多的時候會覺得心慌氣短,因為汗液出去的同時,你的陽氣擴散了。中醫(yī)大夫這時候叫你吃點生脈飲:人參,補中氣;麥冬,清肺氣;五味子,收心氣。 這是唐代中醫(yī)大家孫思邈創(chuàng)造的方劑,是治療暑熱非常有益的方子。夏天多喝點生脈飲就不會感到很疲勞。 夏天因為大量出汗,毛孔充分張開,不是在吹風扇就是在吹空調,還吃個幾塊冰西瓜,隔三差五吃個涼拌菜,似乎感覺很愜意很享受,但其實身體很遭罪,這些行為正一點點讓你變成寒性體質,也正一點點接近癌癥,遠離健康。 夏天更要泡腳、泡澡,夏天熱著過,秋冬不生病。冷水洗浴是很多青年、中年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出汗之后,全身毛孔處于一種打開的狀態(tài)。 這時如果沖冷水澡,寒氣就會侵襲人體,導致風寒濕邪。容易手足發(fā)冷、小腿抽筋、雙目視物不清,甚至發(fā)燒。 即使是洗完熱水澡,也不能馬上吹空調、風扇,特別是免疫力不高的朋友更要注意。夏季可以多用泡泡和藏拉姆泡腳、泡澡,不僅能預防疾病、祛除暑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對心血管也有一定好處。 水溫以37℃一39℃溫暖舒適為宜。水溫太高,不僅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干燥甚至皸裂。 ?中醫(yī)講養(yǎng)生要順應時節(jié),夏天該熱就得熱,該出汗就得出汗。因此,我們要順著陽長的規(guī)律,采取以熱制熱的“熱養(yǎng)”法。 飲食上應注意少食生冷食物,《壽世保元》中說:“夏日伏陰在內,暖食尤宜”。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養(yǎng)生室教授張湖德認為,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處方”,夏天就應該用姜等食物來溫中散寒,把生姜、紅糖一起沖泡后服用效果更好。 并且不要長時間待在封閉的空調房里。也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頭洗腳,下雨天避免淋雨,因為冷水最傷陽氣。 用熱水泡腳。因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熱水泡腳可以供給它能量。張湖德表示“熱則血行、寒則血凝”。熱水泡腳能夠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強新陳代謝。水溫以42℃~45℃,溫暖舒適為宜。 常洗熱水澡。因為熱水洗澡使身體的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機體排熱、排毒,并且能夠補充陽氣。 另外,也可以用熱毛巾擦臉擦身,不但容易去除灰塵污垢,還能夠排汗降溫,使皮膚透氣,讓人感覺涼爽、舒適。 解暑要喝熱茶。炎炎夏日,一杯熱茶最能解暑消渴,這是因為熱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達到散熱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運化能力,把水運送到周身。 運動必不可少。《易經(jīng)》里講“運則生陽”,夏天運動,可以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并且有助發(fā)汗。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認為,依據(jù)《黃帝內經(jīng)》的說法,夏天氣要外泄,運動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鍛煉還可以加強熱適應,提高人體調節(jié)體溫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見的熱證。但專家特別提醒的是,夏季運動時間很重要,不要選擇太陽最毒的正午,因為大汗淋漓會傷氣血。一般建議選擇早上,因為人體早上的陽氣比較弱,這時鍛煉可以補陽氣。還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慢跑、太極、跳操等不太劇烈的運動方式。 女性更要“熱養(yǎng)”。女性的熱適應比男性差,尤其是體質比較寒的女性,更該注意保暖。女性陽氣不足,又以血為用,女性更要注意補陽氣,因為氣能生血。因此,夏日里女性要特別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少吹空調,多運動,達到出汗排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