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湖行船,慎對人性
修心,如大湖行船。
人類的世界是極其復雜的,各種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哪怕明面上看起來簡簡單單,實際上暗地里卻有可能有著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勾當。并不是說我們對人類沒有信心,也不是說人性一定是壞的。

而是,我們需要明白,人性并不簡單。
每個人都好似一面平靜的湖泊,這是因為日常生活大體上是傾向于安逸的,靡靡之音灌入腦中,條條框框鎖住四肢百骸,哪怕心有邪惡,也僅僅是滿嘴花花。道德讓人成為人,而法律使得人們在想要丟掉自己的皮囊,去隨著自己的欲望起舞之前還要思慮一番。

世界上多的是這一類人。他們之所以固守日常,之所以沒有為惡,并不因為他們心里有多么良善,而是他們對法律和天地懲罰有著深深的畏懼和忌憚。他們不做惡事,根源在于他們害怕后果。
這自然是極好的事情。道德的存在使得人們不得不在利己之前思慮一下利他的可能性,比如自己有一口吃的,要不要分享給自己的兄弟姐妹。而法律的存在,則讓任何人不得不學會克制自己。克制自己心中無窮無盡的貪欲,進而學會用社會上認可的,通用的法則賺錢求生。
所以,我們并不是在說,這樣的人就是虛偽的。恰恰相反,正因為這樣的人的存在,才彰顯了法律的偉大。畢竟人性本就是自利的。
所以,在我們看到每個人之前,我們都似在望向一面又一面的潭水。我們無法第一眼看清水到底有多深,正如我們無法第一眼就知道對方的本性如何。輕易相信第一印象的人,早晚會因“以貌取人”而吃虧,也會因為偏聽偏信,而錯失良人。
每個人都是一面湖水,而社會則是無數(shù)面湖水拼接在一起的更大的平靜的湖。除非親自接觸,否則我們無從得知這面湖的全貌。

我,也就是這個正在體驗著世界,感知著世界,說著“我”的存在,是區(qū)別于“你們”而存在著的。每個人的主觀體驗,都是以“我”為開始的。我們所感知世界的方式,也是用“我”進行的視角。這里的“我”完完全全區(qū)別了不是我的“他者”。他者是獨立在我之外的任何事物。而就是這小小的一點偏差,使得我得以脫離大湖而成為小船。
對于我來說,別人都是湖。而對于別人而言,我也是湖。但是,在我的體驗中,我是在湖上行船的人。而對于別人而言,他才是在湖上行船的人。我們把自己的意識體驗知覺為主動的,侵襲性質(zhì)的,干預的,而將他人的意識視為我們接收的,需要理解的,被動的一種版面性的事物。
修心如行船,意思便是,像是即使在風平浪靜的水面上,也不能掉以輕心。小心駛得萬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