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東向下,問界向上
全力加速的問界品牌還來不及去思考如何將那些不喜歡華為產品的用戶轉路為粉,畢竟在華為強大的市場占比之下,如何將華為粉轉換為問界粉才是撐起問界品牌市場的重點。
在問界M7發(fā)布會的兩小時后,官方傳來捷報,海報上赫然的幾個大字“AITO問界M7 2小時訂單破萬”。
不知此刻的余承東正在思考什么,但顯然,過去吹的牛可以兌現,問界M7這波的“爭氣”,讓余承東松了一口氣。
在今年3月問界M5上市時,余承東曾放出豪言,稱問界M5上市第一年目標銷量為30萬輛。但第一個月銷量3,045輛的數據讓行業(yè)內出現了不少覺得“余承東吹牛不打草稿”的觀點。

而細細想來,對于一個全新品牌,華為為其鋪陳的渠道需要時間,品牌傳播也需要時間,更何況自3月開始的疫情影響,在某種條件下都成為當初問界M5成長過程中的攔路虎。大家對于華為產品的期待,也同時成為了問界的壓力。
“但會不會過于苛刻呢?被放大的問界品牌的確承受著比一般車企品牌更為強大的壓力,而今這方壓力傳遞給了M7,它又該如何表現呢?
問界的野心
在長達二個多小時的華為夏季發(fā)布會現場,按照慣例,汽車板塊被放置在最后出現。比起在手機、手表、全屋智能板塊時全場稀稀落落的掌聲和歡呼,余承東和問界品牌的出現,全場一片沸騰。
依舊是語速極快的陳述,毫不拖沓的回顧了問界M5問世至今的一系列發(fā)展歷程,余承東也在侃侃而談間發(fā)布了問界品牌家族第二款車型——問界M7。

在引出問界M7之前,余承東花了不少時間闡述目前問界品牌的成績:截至6月底,問界M5累計交付量超過1.9萬輛,刷新新品牌單款車型交付破萬最快紀錄;華為官方透露,問界M5累計訂單達15萬輛;而用戶中心、購車門店的建設更是以百為單位的更新。
這樣的加快布局和銷量數據,的確是對2個月前不太看好問界品牌輿論做出了回應。市場銷量預期正在慢慢回暖,而隨著全行業(yè)供應鏈的平穩(wěn),問界品牌的訂單也在持續(xù)攀高。
無論是銷量回暖、市場逐步接受、第一批車主有了用車反饋,還是余承東現身大灣區(qū)車展現場或是前不久被拍到去觀摩理想L9車型,這位“半路出家”的互聯網大佬都在努力的成為一個真正的汽車人。

如果說問界M5是塊敲門磚,那距離M5開啟交付后僅三個月時間便發(fā)布的問界M7,或許才是問界品牌真正亮劍的產品,許多媒體直言,“這才是真正的百萬級”。
大家都知道,問界品牌誕生之初就與華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一直被提及的“HarmonyOS智能座艙”,一再被強調的“百萬級豪華”,到底該是個怎樣的概念,我們都各有理解。
“是高效識別的輔助駕駛、是無喚醒詞的語音交互還是精準的自動泊車;又或者是坐入車內極簡且極具藝術氣息的設計,利用線條和燈帶效果產生的視覺之美?!睂τ凇爸悄茏摗痹缭趩柦缙放普Q生之前,造車新勢力車企們的各類產品已經有了答案。
那問題來了,問界M7該如何在“百萬級別”上再實現突破呢?余承東給出了三點回答。

首先是問界M7主打空間的SUV,采用2+2+2六座大空間布局形式,增程式的動力系統(tǒng);在第二排座椅還搭載了業(yè)界首創(chuàng)AITO零重力座椅,支持語音一鍵實現零重力躺姿,既可滿足家庭出行又可商務。
與此同時,華為優(yōu)化了Petal Maps智慧地圖導航體驗,使其更適用于智能汽車使用場景,也將華為HarmonyOS智能座艙的特性擴大,即支持上下車導航接續(xù)、一碰傳與第三方應用位置分享功能,一句話,車內車外轉瞬切換模式。
最后,華為生態(tài)覆蓋,只需一個華為帳號即可登錄訪問所有華為應用和豐富的三方應用,并通過3D結構光攝像頭與HarmonyOS智能座艙人臉識別體系進行帳號登錄與切換且能做到個人數據不受干擾。
其實可以看到,問界M7和當下蔚、小、理三家對于智能化和高端化的理解不經相同,大家都在試圖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態(tài)圈,從軟件到硬件,形成自己的體系。而在問界M7身上,華為將目前HarmonyOS智能座艙的優(yōu)勢不斷放大。

“大家可以一直信賴華為,所以也可以相信問界”。雖然華為的野心路人皆知,但對于非華為粉來說,會為其買單嗎?
問界速度
也許正在全力加速的問界品牌還來不及去思考如何將那些不喜歡華為產品的用戶轉路為粉,畢竟在華為強大的市場占比之下,如何將華為粉轉換為問界粉才是撐起問界品牌市場的重點。
有關如何造車、如何造好車的問題上,華為似乎也正在從問界M7身上找到用戶和當下市場的競爭核心。新車三款車型售價為31.98-37.98萬元,比它的直接競爭對手理想ONE(起售價34.98萬元)足足低了三萬有余。在現場,甚至有粉絲在遠處的高臺上大喊,“打敗理想ONE ”。
其實從問界M7公布其尺寸開始,一場問界和理想之間的車型PK戰(zhàn)就已然打響。從尺寸到配置再到價格,問界的市場追逐戰(zhàn)選擇了也同樣具備狼性特質的理想汽車。

如果在以前,或者余承東還會拿出“華為智選是當之無愧第一“之類的加冕之詞,但當諸多車型同樣具備市場競爭力時,那些高舉高打的話術只能作為激勵,而非實戰(zhàn),所以確認追趕的目標,與之一起成長,或者這也是問界品牌在短短一年間的思量。
也因為這樣,市場的競爭有了更多的戲劇性。
余承東在發(fā)布會現場說,“從今天(7月4日)起,問界M7將陸續(xù)在全國150+城市600+華為門店進行真車展示,7月23日起正式開啟試駕。消費者可通過華為商城、華為體驗店、華為APP以及AITO官網、AITO用戶中心、AITO APP進行預約預定?!?/p>
“速度很快,節(jié)奏明確”。
這是在發(fā)布會后聽到最多有關這次問界M7線下傳播的評價。而事實上,有效的利用發(fā)布會熱度,將新車營銷趁熱打鐵,這也是新勢力車企們一貫的做派。和時間搶市場,和市場搶用戶,在發(fā)布會現場,已然感受到那股濃濃的火藥味以及要和其他車型正面PK的戰(zhàn)斗力。

不過在“問界”速度的背后,離不開余承東的“狼性”。許多人評價他都是果敢、尖銳、拼勁、狠勁。但如今看來,要在全新變革之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牢牢的站穩(wěn)自己成為舞臺的中心,不止余承東,每一個領軍者都需要果敢、尖銳且賦有狼性的呢。
在發(fā)布會最后,余承東還請上了小康集團董事長、創(chuàng)始人張興海同臺揭曉問界M7售價,這一舉動無疑是加分的。在外界看來,請出張興海同臺,是余承東狼性之下的一次柔和,賽力斯需要和問界品牌一同站上舞臺中央,得到眾人的掌聲。
無疑唯有互相助力,才能互相成就,雖然華為有光,但賽力斯又何嘗不是努力的追光者呢?據悉,此次的問界M7將由賽力斯的全新鳳凰工廠進行量產。
很快,余承東所承諾的“8月交付”就將到來,破萬的訂單量只是市場對于華為對于問界定價的一種肯定,而問界品牌要真正站穩(wěn)腳跟,所需要輸出的不止是華為背書和“百萬級別”的自詡,更多的還是產品力。我們也相信,這個快速成長的品牌,正在抓穩(wěn)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