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與暴惡
匿名這個詞的英文是“anonymous”,指不知姓名的;非實名,名字不公開的。
匿名可以是中性的,人們投票選舉的時候可以不記名;但另一方面,匿名來和作惡有關(guān)聯(lián)也有悠久的歷史。蘇格拉底被豆子投票判決有罪成為雅典式民主的犧牲品,也是匿名的,也是從這時起,人民的暴政與匿名相伴相隨。
因為是匿名,雖然方便做壞事,但是正因為是匿名,另一方面自己想傳達的真實想法也可以更好的表達,這樣可以解釋為多少就帶有正面希望的感覺。
在虛擬世界,人們正在消滅匿名,而且有很充足的理由。在我國,雖然電話號碼實名一直在推進,由于歷史遺留問題,還有部分“匿名”的電話卡,它們成為了電信詐騙分子的幫兇。在SNS上,留下評論的人必須有電話可查并未自己的言行負責。在此前,匿名的評論中總有污染環(huán)境、肆意引戰(zhàn)謾罵的垃圾。
曾經(jīng),國外有youtuber直播自殺,居然有一些泯滅人性的網(wǎng)友慫恿其快點跳下去自殺。如果實名有留下記錄,那么她們都是殺人犯。
匿名有兩面性,但我們應(yīng)該充分了解躲藏在其陰暗面的暴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