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別努力了!越努力越錯!


大家好,我是Tina。
你很努力是不是?不然不會點進這篇文章來。
努力能有什么錯?
有時,它確實會犯錯。
你有沒有聽過一個詞“空心病”?

它是現(xiàn)代社會很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
是指感到內(nèi)心空洞、生活空虛,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和活著的動力。
天天忙忙碌碌,卻覺得沒有奔頭,沒有意義。
那怎么能接受這種狀況?總得想著法子努力一下。
但……

你的努力是對的嗎?
我們走到一個黝黑的街道,腳下會不自覺加快速度,這是一種本能。
在心理學(xué)上被稱為“安全行為”。
而安全行為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臨近考試,早上5點就起床讀書,哈欠連天、走神不斷,但是好在又早起學(xué)習(xí)了一天,心中還是安慰的;
辦了健身卡,買了美美的健身服,拍好了九宮格,發(fā)到朋友圈,點贊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錯覺,我真的努力過了。
你為什么很努力卻不見成果?
先來了解個心理學(xué)概念“安全行為”。
為什么你在黝黑的街道,會不自覺加快速度,因為本能告訴我們這樣會脫離危險、抵達安全。
我們碰到一些焦慮源的時候,也總會想做點什么,讓我們感受到安全。
但它可能僅僅是讓我們感受到安全而已,而非真正的安全。
生活中中典型的安全行為是“假裝努力”。

假裝努力學(xué)習(xí),假裝努力健身,假裝努力寫作,假裝努力讀書。
而最終自己用老牛拉磨一般的重復(fù)行動,感動了自己。
所以先停下努力的腳步,看看努力的方向?qū)Σ粚?,方法對不對?/p>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你到底在追什么?
現(xiàn)代人每天都很忙碌,我們也極致追求效率。
我本人就是如此。
追求效率是好事,但是它也有個巨大的頑疾。
那就是它會讓人忘記為何出發(fā)。
因為跑得太快,而忘記要跑哪去。
所以我經(jīng)常會提醒自己停下來,停下來看看自己跑這么快,是不是在正確的道上。
這如果跑錯了道,那豈不跑得越快越悲催。
而每天被忙碌和努力塞滿,還有另一個弊端,它會讓我們面臨一種狀況,叫“認知窄化”。
這是心理學(xué)上的概念,你可以簡單理解,就是說當(dāng)你一門心思往前跑,你就容易看不清周圍那些對你而言重要的人事物。
比如身體、孩子、伴侶、父母等等。
我們覺得年薪百萬生活就有意義了,但愛因斯坦告訴我們:
不是所有能被衡量的東西都重要,也不是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能被衡量。
我們總是等不及,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敬畏代價。
一般都是到了失去后再追悔莫及。
那你兩手一攤“這咋整啊?我也不想跑啊,奈何這社會內(nèi)卷嚴(yán)重啊!”

內(nèi)卷,就是一個個體不斷奔赴目標(biāo),而使過程充滿代價的社會現(xiàn)象。
所以,也正常,這代價,每個人都得付,或大或小而已。
咋還越說越悲觀了呢?
其實不是悲觀,是有時候現(xiàn)實就是很現(xiàn)實。
看明白真相,還能真正熱愛生活的,才叫英雄主義嘛。
那好,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下,如何真正做英雄。

在你披荊斬棘的每個瞬間,都請帶上你的心。
這句話來自《焦慮是頭大象》,我很喜歡。
所以,直播講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讓每個人都把它打到了公屏上。
我們已經(jīng)太久沒帶著自己的心干事了。
你問那還要不要努力?如何對待內(nèi)卷?
我答,在你披荊斬棘的每個瞬間,帶上你的心。

這就夠了。
它其實有兩層含義。
一是我們要隨時隨地專注,把心安然于當(dāng)下;二是努力的時候,帶著心去思考,不做低水平的機械重復(fù)。
具體細化成建議就是這么幾條。
01、正心正念地生活。
小和尚問老和尚要如何修煉,老和尚回答:“該吃飯時吃飯,該砍柴時砍柴,該睡覺時睡覺,足矣?!?/p>
好有智慧!
你既然已經(jīng)在寫作了,就不要再焦慮你之前發(fā)的筆記沒有流量;你既然在帶孩子了,就不要再憂慮今天的工作做得不完美。
拖地的時候,全神貫注,把地擦得一塵不染;寫作的時候,全身投入,讓文章一氣呵成;早起看書的時候,就認認真真看書,手機平板全部扔一邊。
讓自己感受到家務(wù)的樂趣,寫作的意義,閱讀的價值。
心在此刻,才能做到;心在此刻,才易幸福。
02、敬畏規(guī)律
太陽東升西落,四季春夏秋冬,這是規(guī)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種秋天收。這是敬畏規(guī)律。
看似很簡單,但是我們卻總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犯一個個不敬畏規(guī)律的錯。
比如,我們相信發(fā)三個視頻,就能漲粉變現(xiàn);我們相信新手小白21天就能副業(yè)過萬;我們相信抓住風(fēng)口,自己一定能起飛。
總之,在規(guī)律的判斷上,我們經(jīng)常處于失智的狀態(tài)。
所以我們才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成了綠油油的韭菜。
敬畏規(guī)律,是對自己最好的保全。
03、自由書寫
自由書寫是具有療愈作用。
自主書寫既不同于流水賬,也不同于寫日記。
而是一種向內(nèi)探索的過程,通過自我的向內(nèi)探索,發(fā)現(xiàn)真實的自己,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然后把它寫出來。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會慢慢收獲一個成熟的自我。
而成熟的自我,是焦慮的穩(wěn)定器。
這就是自由書寫為什么有用的底層邏輯。
結(jié)語:
我覺得這篇如果真正看進去的話,收獲是會蠻大的。
你再仔細回味下,我是Tina,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