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真相:曹操、劉備、孫權究竟誰才是正統(tǒng)?
三國時期,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爭奪天下,各自聲稱自己是漢朝的繼承者。那么,究竟誰才是正統(tǒng)呢?本文從歷史、法理、道德等方面分析了三國各方的合法性和正義性,揭示了三國真相。
?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曹魏是最有資格繼承漢朝的政權。曹魏的開國皇帝曹丕,是漢獻帝劉協(xié)的女婿,也是漢朝丞相曹操的嫡長子。曹操在東漢末年,為了平定天下大亂,先后擊敗了呂布、袁術、袁紹等軍閥,基本上統(tǒng)一了北方。他又在赤壁之戰(zhàn)中敗給孫劉聯(lián)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雖然沒有稱帝,但實際上已經(jīng)掌握了漢朝的政權,他受封為魏王,并加九錫。他死后,他的兒子曹丕繼承了他的爵位和軍事權力,據(jù)記載:“延康元年(220年)十一月,魏王曹丕下詔收斂、祭奠陣亡將士。十二月十日,漢獻帝正式禪讓帝位,曹丕三次上書辭讓。辛未,曹丕登受禪臺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大赦天下?!辈⒃?20年建立了曹魏政權。這一過程符合中國古代的禪讓制度,也得到了漢獻帝和群臣的認可。因此,曹魏可以說是漢朝的合法繼承者。
?其次,從法理的角度來看,蜀漢和東吳都沒有合法性。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雖然自稱是漢室宗親,但其實只是一個遠支旁系,并沒有什么血緣關系。他在東漢末年,先后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并沒有什么功勞。他在赤壁之戰(zhàn)中與孫權聯(lián)手擊敗了曹操,并借機奪取了荊州。后來他又趁機攻占了益州。221年,他在諸葛亮等人的建議下,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這一過程充滿了背叛、奪取和殺戮,并沒有得到漢獻帝的認可。因此,蜀漢只是一個叛逆之國,并沒有合法性。
東吳的開國皇帝孫權,也沒有合法性。孫權是孫堅之子,孫堅在東漢末年參與了討伐董卓和反董卓聯(lián)盟,并占領了江東地區(qū)。孫堅死后,孫策繼承了他的軍事權力,并平定了江東各地。孫策死后,孫權繼承了他的爵位和軍事權力,并與劉備結成同盟,在赤壁之戰(zhàn)中擊敗了曹操。后來他又與劉備交惡,并奪回了荊州。229年,在陸遜等人的建議下,在建業(yè)稱帝,建立了東吳政權。這一過程也沒有得到漢獻帝的認可。因此,東吳也只是一個叛逆之國,并沒有合法性。
?
最后,從道德的角度來看,曹魏也比蜀漢和東吳更有正義性。曹魏雖然篡奪了漢朝的政權,但并沒有殘害漢室宗親或者百姓。相反,他們還尊重和保護了漢獻帝和其他皇族,并給予他們優(yōu)厚的待遇。他們還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興修水利、獎勵農(nóng)桑、減免賦稅、選拔賢能等,使得北方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們還積極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并開拓西域和南方地區(qū)。
而蜀漢和東吳則不然。蜀漢雖然自稱為維護漢室正統(tǒng)而戰(zhàn),但實際上卻做出了許多不道德的事情。例如:劉備殺死劉璋奪取益州;諸葛亮殺死馬謖推卸責任;屢次北伐消耗國力等等。這些行為都損害了蜀漢自身的利益和聲譽,并引起人民的不滿和反抗。
東吳也不比蜀漢好多少。東吳雖然以穩(wěn)固江南為主要目標,但也做出了許多不道德的事情。例如:孫堅奪取玉璽;孫策殺死許貢奪取富春江;周瑜殺死黃祖報私仇;呂蒙殺死關羽;孫皓殘暴昏庸殺害大臣等等。這些行為都損害了東吳自身的利益和聲譽,并引起人民的不滿和反抗。
綜上所述,從歷史、法理、道德等方面來看,曹魏是最有資格繼承漢朝政權的政權,也是最有正義性的政權。而蜀漢和東吳則都是無理取鬧、無法無天、無德無義的政權。這就是三國正統(tǒng)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