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小室哲哉《活捉音符 ——電影「天與地」音楽監(jiān)督NOTE》第三章、procedure(步驟)①

2022-06-25 00:43 作者:Gift_For_Tkfans  | 我要投稿



書名:小室哲哉《活捉音符 ——電影「天與地」音楽監(jiān)督NOTE》(小室哲哉《音を生け捕る——映畫「天と地と」音楽監(jiān)督NOTE》)

著者:小室哲哉

發(fā)行人:角川春樹

出版社:角川書店

發(fā)行日期:1990年6月15日第一次出版

聲明:版權(quán)歸原著作權(quán)持有者,此譯文僅供粉絲交流,不用於營利商用,若侵權(quán)請聯(lián)繫刪除,謝謝

Disclaimer: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opyright holder, this translation is only for fans to communicate, not for commercial profit, if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me to delete it, thanks.??

由於第三章圖文內(nèi)容過多,分為兩部分上傳,①為小室哲哉與角川春樹的一些談話內(nèi)容,②為小室哲哉本人寫的每一個場景的音樂筆記

第三章、procedure(步驟)①

電影「天與地」的音樂是這樣誕生的。以靈感、內(nèi)在的衝動,進行創(chuàng)作。這裡有著這樣的procedure——步驟

?

【小室哲哉Talks1(「天與地」交戰(zhàn)的舞臺、川中島的靈感)】

說起電影音樂的話,至今為止我所著手過的有動漫「機動戦士ガンダム(機動戰(zhàn)士高達)」的主題曲;同樣也是動漫的「吸血鬼ハンターD(吸血鬼獵人D)」的全部音樂(原作:菊地秀行,監(jiān)督:蘆田豐雄,製作:葦プロダクション,1985年發(fā)表);還有電影「僕らの七日間戦爭(我們的七日戰(zhàn)爭)」的全部音樂(原作:宗田理,監(jiān)督:菅原比呂志,出演:宮澤理惠等,1988年8月上映);並不是很多。在我看來電影音樂屬於自成一體的流派。雖然「吸血鬼ハンターD(吸血鬼獵人D)」是用合成器演奏的,但古典的要素很強?!竷Wらの七日間戦爭(我們的七日戰(zhàn)爭)」是寫實電影,這與TM NETWORK的音樂是最接近的,也就是流行?!负⒆觽儗Τ扇耸澜绲姆纯埂梗@種對孩子來說充滿積極向上的精神與TM的形象也有所重合。歌詞「並不是想要毀壞什麼,只是想要一片安身之地」也在傳達著同樣的意味。

而這部「天與地」屬於是時代劇,對小室哲哉來說或許是很不一樣的世界。但是一開始跟我說的是希望這部「天與地」更具全球性,拿美國來說的話就是西部劇了,如果從描繪日本傳統(tǒng)世界的角度來看,我也能夠想像。從文化或傳統(tǒng)的意味上,我也十分感興趣,並想躍躍欲試。

音樂性方面,倒不如說是從TM NETWORK從未有過的地方所產(chǎn)出的。從使用樂器的音色,到旋律、節(jié)奏,全部和TM NETWORK大不相同。

從角川導演那裡也收到了很多抽象性的要求。這裡的抽象性並非指籠統(tǒng)地描述整體的形象,而是必須按照導演的需求,先整理出十幾二十個具有象徵性的場景。譬如說謙信與信玄交戰(zhàn)的場面,這與表現(xiàn)謙信精神、宗教方面的場景自然不同。這裡是這樣的,那裡應該是那樣的。音樂性方面,要求有福音音樂,孩童合唱的讚美歌,要有諏訪地區(qū)的諏訪太鼓,太鼓還要以前衛(wèi)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無法簡單地以單一事物進行總結(jié)。像這樣抽象的要求有很多,而我不得不將所有處理糅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總之,我先看了劇本。在演唱會期間,在從名古屋到長野的途中,會經(jīng)過川中島。在那個車站電車會停留幾分鐘。於是乘務員就指引我去了謙信和信玄交戰(zhàn)的舞臺,也就是川中島。我以當時的景象趣味性地製作了一首曲子。那真的是屬於我自己的實感,通過實地感受認真完成了這首曲子。我想,如果之後帶著這首曲子去參觀外景拍攝的話,希望這首曲子也能反過來給人留以音樂上的印象吧。

我想,拍攝影片和音樂製作不是那麼涇渭分明的,而是互相有重疊地循序漸進。就現(xiàn)階段的作曲而言,是以我自身的想像而進行描繪的。從前在川中島發(fā)生的那場夢幻般的戰(zhàn)役究竟是怎樣的,只是我個人隨性的想法罷了。等到參觀過在加拿大拍攝的交戰(zhàn)場景之後,我想音樂或許就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形象了。電影配樂不像一般的音樂錄製,「好的,可以了」這樣乾脆明確。而是循序漸進的,到最後一步則是不斷通宵進行影像與音樂的組合,是很偏向幕後的工作。

和坂本龍一的「末代皇帝」比起來,「天與地」並沒有那麼沈重,而是偏向於好萊塢式的、大眾性的音樂,是能調(diào)動觀眾興奮感和易於理解的音樂。

?

?

【角川春樹Talks】(呼喚久遠的記憶,交戰(zhàn)場景紀實攝影)

說起川中島的交戰(zhàn),因為是水戰(zhàn),所以我認為在這次的電影中,河流是十分重要的。而這條卡爾加里的弓河,是由落基山脈的冰川融化而成,水流非常湍急,馬匹是無法渡河的。有人就說,導演,這樣是辦不到的啊。但是不用擔心,只要用筏子搭成一座橋就好了啊。筏子從上游漂下來,不去管是否會被對岸的步槍隊擊中,總之只要突破對岸的敵陣,做好布兵排陣,自然就會形成一座橋了。所以沒有辦法,只好叫來了熊野的筏子製作師。這一次,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我自身是相信人的輪迴轉(zhuǎn)世的,在我的記憶中,經(jīng)常被召回到各種各樣的地方。比方說,戰(zhàn)爭也在朝著現(xiàn)代化的方向發(fā)展,前線與前線之間的距離,存在著武器的射程,而這個射程也在漸漸變大。從當時步槍的命中率來看,這個射程是在150米左右,這是相當遠的距離了。因此步槍能命中的距離至少是在150米和50米之間。那麼弓箭又是怎樣的呢,果然得縮短到100米和30米之間吧,不那樣的話,就算是高手也很難射中吧。因此,這一次的排佈是這樣的,先出步槍隊,然後是弓箭手和長槍隊。而騎兵隊毫無疑問是不在編制內(nèi)的,這是由武器的射程計算而來。說到槍的話,有3間槍和9尺槍兩種類型。而9尺槍無疑是太短了,所以不行?;鞈?zhàn)的時候可能還有點用處,但對於前鋒與前鋒之間的戰(zhàn)鬥,9尺槍肯定會在3間槍面前敗下陣來。另一方面,由於3間槍相當重,沒有特定的使用方式。只有敲打、刺、橫掃對方的腿三種方式吧。抵擋對方的槍或者進行攻擊只有那種戰(zhàn)法吧。因此就算對加拿大群演來說,也能很好掌握。

就以這樣的形式來拍攝交戰(zhàn)的場景,軍靴的踩踏聲,或者是整齊劃一踏步時的響聲,以200人為一個隊伍,那種行走時有如地鳴一般的響聲。我們叫做高臺,嘛,就是在高處進行攝影和指揮的地方,騎兵隊跑過的時候會有搖動感,簡直就像地震一樣。副導演提出建議,希望可以先按照這樣試一次。在高臺揮動信號旗,先移動這裡的軍隊,再來是對面的騎兵隊。攝像機在這裡以全景的形式拍攝下來。我想不是什麼重要的場景,就讓他指揮試了一下,果然失敗了,這是肯定的呀。怎麼說呢,我想這種指揮要憑直覺發(fā)出。排演的時候還可以,到了真正拍攝的時候,那就行不通了。彩排的時候,是按部就班進行的,馬的路線、人如何移動,都是經(jīng)過事先確認的。但是一旦正式開拍,排演時的指揮就失去了作用,群演陷入了大混亂。正式拍攝與彩排相比,人和馬的速度完全變得不一樣了,是原來的好幾倍。我想果然還是得憑直覺進行指揮。這兩年間每天晚上,我都在構(gòu)思模擬交戰(zhàn)的場景。

因此這一次,就以紀錄片的形式將戰(zhàn)場拍攝下來。不拍近景特寫,全部都是遠景拍攝。演員如果在攝像機面前做戲的話,也會有演技過剩的問題,就會顯得虛假。如果是遠景拍攝,就算知道有攝像機在拍自己,但是不知道具體在哪個位置。這樣就能夠無視攝像機,興致高揚地演下去。這樣的場面很有趣啊,演員也被捲入群演之中,感覺自己真的在進行指揮作戰(zhàn)。演員的神情也漸漸變得猙獰,那種粗野的感覺,我覺得很棒。

八重這一角色,一開始在日本拍攝的時候,也有那麼一點點不安。說到這個角色,額頭上會纏一圈鑲金的頭帶,看起來就跟桃太郎一模一樣。以前,大家會稱女騎兵隊叫桃太郎軍團,現(xiàn)在不這樣叫了,大家都叫八重軍團了??傊?,連騎馬的女人也是一臉黑。這一次哪一方的部署都是黑臉,我都是讓他們拼命地往臉上抹灰,不管是津川先生還是誰,我都是毫不留情的。

對於服裝,也花了一番心思。武田軍是紅色的甲冑,上杉軍則是黑色,以顏色相區(qū)分。至今為止的時代劇,哪一方是哪個軍團完全分不清楚。雖然也有旗子,但是可變性太多了,而且外國人也看不懂。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說,就算告訴他們哪面旗子代表哪一軍,他們也會忘記。因此我就想強化這一點。還有一切都是追著時間走的。上午7點戰(zhàn)鬥開始,到下午2點上杉軍撤退,這一時間帶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個主力將領(lǐng)因出戰(zhàn)變得越來越少,最後只剩謙信和信玄一對一地廝殺。

細心的人可能會注意到,關(guān)於步兵的裝束,一概沒有用到斗笠型頭盔。說到步兵大家一定會聯(lián)想到他們頭戴斗笠型頭盔,身穿像短裙一樣的編織物,手拿長矛或步槍的情形。那個樣子一點也不漂亮啊,真的是很醜啊,很令人掃興吧。因此,這一次用的都是鋼盔型的頭盔。還有日本馬也是不可行的,那個時代的馬接近農(nóng)耕馬,令人遺憾就很醜。因此就使用了體型漂亮的大型馬。一匹馬的寬度相當於三個人,因此100個步兵相當於30匹馬的寬度,而馬更具力量感。但是馬沒法長時間作戰(zhàn),可以說馬相當弱,比人要弱,很容易疲勞。因此一個武將不配備3匹馬,戰(zhàn)鬥是難以持續(xù)的。

嘛,實際上製作這部電影也就是川中島的交戰(zhàn)是很花錢的。因此戰(zhàn)爭就是經(jīng)濟行為啊。戰(zhàn)打得太多了就會導致破產(chǎn)的後果。當時都是屯田兵,等到織田信長的時代才出現(xiàn)了職業(yè)軍人,也就是可以進行持續(xù)戰(zhàn)爭的軍團。而在那之前,只在農(nóng)閒時期進行戰(zhàn)爭,種植或收穫的季節(jié),是沒人會去打戰(zhàn)的。因此,在戰(zhàn)場上喪失太多人口,生產(chǎn)力就會下降。因此戰(zhàn)爭太過頻繁,大家都畏懼死亡,一個個都出逃了。當然打贏了又另當別論,就可以吞併對方的經(jīng)濟。當時是一種被自然左右、被自然支配的一種戰(zhàn)爭形式。

就是這麼一種情況,在卡爾加里拍攝的交戰(zhàn)場面,我希望盡可能以紀錄片的形式拍出來。這與在日本所拍攝的靜的部分相對應,這裡是動的一部分,速度感是很必要的。

比方說拍攝馬奔跑的場景,實際上這裡是有技巧的。按照馬奔跑的方向,攝像機同時也架在軌道上移動,這樣將兩者的速度加起來,最終的速度是很快的?,F(xiàn)實中也是很快的,馬馱著身穿鎧甲的人奔跑起來,可以達到時速25~30公里,這是相當快了。

最後,當謙信的軍隊以楔形突入武田的軍隊,那一幕是我想要刻畫的視覺鏡頭,也是最費人數(shù)和金錢的場景。那一幕,如果不好好排演的話,人對於飛奔而來的馬是躲避不及的。有個記者問,為什麼大家都要躲開來呢。要知道馬馱著身穿鎧甲的人,其總重是人的大約10倍,再加上加速度,這要是撞上了可不得了。

那就是屬於我的映像世界,我一定會將這一幕放進最後的場景之中。


?

【角川春樹x小室哲哉】(指揮作戰(zhàn)的導演的意圖、在無聲的影像中傾聽音樂 )

電影「天與地」的高潮點。描繪了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的對決,即在“川中島的交戰(zhàn)”。這一場景在遠離日本的加拿大拍攝。1000匹馬,3000個臨時演員。1989年夏天,將卡里加爾郊外弓河河畔的大平原,化作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戰(zhàn)場。集結(jié)電影製作的能量,來到拍攝地訪問的小室哲哉所感受到的是什麼?靈感與創(chuàng)作的衝動。導演·角川春樹與音樂監(jiān)督·小室哲哉關(guān)於戰(zhàn)國時代劇影像及音樂的交談。深層的思考。

角川:藉著拍攝電影「天與地」的機會,我翻出以前的記憶,看了許多電影錄像。意外的是,日本的時代劇在我印象中是很有意思的,但這次冷靜地觀看之後,卻覺得並沒有那麼令人震撼。果然像好萊塢的大作,比如說拿「賓虛」(1960年)作比較,果然那樣的作品更具壓倒性。不過,剛才參觀過交戰(zhàn)拍攝的小室先生對我說,雖然還沒有配樂,但是光看影像就讓他感覺到音樂的流動,這令我很高興。

小室:是呢,望著那樣壯觀的交戰(zhàn)場面,那麼多人的移動,無論如何都能自然地感受到音樂。我也很喜歡「賓虛」,小學的時候,還曾拿著錄音機去電影院一邊看電影,一邊錄音來著。所以「賓虛」我看了有4遍吧,把錄製好的磁帶帶回家,反復地聽電影中的音樂。

角川:那個時候,就開始搞音樂了???

小室:是的,有學小提琴,不過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對小提琴不感興趣了,而是在彈電子琴。所以,用電子琴彈奏了「賓虛」中的音樂。

角川:我也很喜歡呢?!纲e虛」中,那個繞競技場一周的時間,實際上拍攝花費的時間不到1分鐘,但是最終向觀眾呈現(xiàn)了幾分鐘。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其實是變換角度的多臺攝像機同時進行拍攝,然後進行拼接完成那樣的效果的。因此這次「天與地」的交戰(zhàn)場景,也會以7臺攝像機同時進行拍攝。也就是說,同一場景拍攝10分鐘,就能得到70分鐘的素材,再去進行拼接。你覺得如何呢,交戰(zhàn)的場景?

小室:是呢,總體來說和在日本拍攝的靜態(tài)場景相比,這裡則是動態(tài)的,有著很大的不同,音樂方面也要從這裡著手再進行修正和創(chuàng)作。

角川:那麼八重的部分呢,女騎兵隊的部分呢?

小室:在男人的戰(zhàn)鬥之中,女騎兵隊朝著河岸行進,伴著清澈的河川,有一種美感。雖然腦中還沒有形成具象的旋律,但是能抓住印象。

角川:是呢。在戰(zhàn)場中奔馳的女騎兵隊,真的很美呢。乘著白馬,瘦弱的身軀,在激烈的戰(zhàn)鬥中奔馳,雖然不夠強大,但是很具美感。而在電影中,是被柿崎的軍隊很乾脆很簡單地滅掉了。

小室:在這個交戰(zhàn)的場景中,比方說女騎兵隊的音樂,在場景漸漸展開的過程中,如果只用截取這一片段而創(chuàng)作的音樂,之後音樂的展開會很困難吧。

角川:嗯,比如最近的demo帶裡,用於信玄和八重騎馬這一場景的音樂。有可能就是套用這一處的音樂呢,就像在用節(jié)奏推進的過程中,突然響起旋律那樣。

小室:是呢,而這次在卡爾加里看過交戰(zhàn)的場景之後,在這之前曲子的節(jié)奏需要一下子加快,提高速度感和氣勢感。

角川:是的,那樣很好。目前為止在日本拍攝的部分,沒有什麼具有速度感的場景。日本的部分,拍的很緊湊。對了,我把在日本拍攝的、已經(jīng)加了配樂的櫻花的場景,拿給外國的記者們看了。之後也給他們看了在加拿大的交戰(zhàn)部分。他們對於在日本的靜態(tài)的部分十分感動,說音樂也很棒。

小室:這令我很高興。他們對此有所體會。貌似導演以前就說過這裡的外景地十分之有趣,我感覺就像是模擬遊戲呢。

角川:是呢,真的像模擬遊戲呢。那麼多人,就像在電腦裡輸入人數(shù),在這裡安多少人,在那裡安多少人。

小室:就是這種感覺呢,看著這種場面。要拍攝如此宏大的場面,從這裡到那裡,每個人都要演好自己的戲份。

角川:所以拍攝之前模擬了好多遍,不到正式開拍問題就解決不完。

小室:我很喜歡新事物,看著交戰(zhàn)的場景,讓我無意識地覺得在看多屏機一樣,大概有8個畫面吧。這個畫面是謙信,這裡是信玄,那裡又是另一個戰(zhàn)鬥的場景,能同時看到多個場景。感覺就像自己的大腦在迅速轉(zhuǎn)換這些畫面。當然主畫面是謙信和信玄,像這樣不斷轉(zhuǎn)換場景的過程,真的像在玩模擬遊戲一樣,很有意思。在導演的心中一定有著明確的畫面吧,如何調(diào)動軍隊。

角川:是呢,就像管弦樂隊的指揮一樣,好,開始。這一隊這樣出動,那一隊那樣出動。注視著全體,一一發(fā)出自己的指示,我決定以那樣的心態(tài)來幹。


【小室哲哉Talks2】(活捉音樂,尋找90年代的音樂創(chuàng)作方式)

參觀完在加拿大卡爾加里拍攝的交戰(zhàn)場景之後,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像開拓精神一樣的東西。其中有著兩層意義,其一是時代劇這一精髓,也就是說有著其自身的定式,而導演以及工作人員便在努力地突破這一定式。其二便是在這麼廣袤的土地上拍攝外景,就像以前那種西部劇,有種開拓史一般的氛圍。這兩種意義交疊在一起,我腦海中便突然浮現(xiàn)出這樣一種開拓精神。

其中一點,關(guān)於打破歷史劇的常規(guī)這一點,我和導演也討論過。如果不打破這個常規(guī)的話,因為實際上這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歷史故事,結(jié)局大家也都知道。如何通過影像表現(xiàn)故事,在2小時左右的時間內(nèi),不會讓人覺得無聊。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不得不處理的。從鏡頭語言、服裝設(shè)計再到風景取用,在這些方面需有出人意料的表現(xiàn),我認為諸如此類的想法很重要。

而創(chuàng)作電影配樂也是如此。需有別於以往在組合TM NETWORK中的那個小室的音樂形象??傊?,我希望最終完成的音樂,無論是誰聽了,都不會想到是TM NETWORK的小室做的,也想不到會是誰做的。這其實並不難,但若想打破時代劇配樂的常規(guī),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在創(chuàng)作「僕らの七日戦爭」或許也有這樣的問題。在電影中,音樂與影像的構(gòu)成絕非對半開。我始終認為影像才是主角,因此服務於影像的那一部分,哪裡能夠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進行處理,哪裡不能夠這樣處理,是很難把握的。這一點,關(guān)於電影拍攝與配樂創(chuàng)作是一樣的,其比例的處理都很難。即便你做了一些劃時代的事情,但還是得想方設(shè)法能令觀眾不動腦子便可以沈浸劇情。雖然有現(xiàn)成的一些製作電影配樂的技巧,但具體的實施是很微妙的。

還有,至今為止TM NETWORK所表現(xiàn)的音樂性自然與「天與地」的音樂性大不相同。尤其是對這兩年才認識我的人來說,會大吃一驚吧。當然,對於那些從一出道就知道TM的人來說,或許也能從TM身上看到我不露山水的一面。我是個很貪婪的人,什麼流派的音樂都想嘗試一下。古典樂、搖滾樂,怎麼說呢,還有現(xiàn)代音樂。而這次作為電影配樂的素材,也是古典樂以及那樣的現(xiàn)代音樂或前衛(wèi)音樂。

古典樂還有現(xiàn)代音樂,倒不如說都是越來越接近民族樂的一個東西。現(xiàn)在,可以通過採樣採集到各種樂器的音色。我說的接近民族樂是指能夠進行意想不到的採樣這回事。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是古典樂還是現(xiàn)代樂,與民族樂是一樣的。

通過採樣,可以很方便地將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空氣感錄製下來。比如說不僅可以錄製下打擊日本鼓時的「咚咚」聲,還能錄製空間的迴響。非洲的民族樂器比如說鼓什麼的,那個音色是不同的。就算音色本身沒多大不同,但是周圍的環(huán)境、非洲平原的空氣感是不一樣的?,F(xiàn)在連那個空氣感也能以聲音的方式錄製下來。也就是說,我覺得這一點對於今後的音樂有所啟發(fā)。因此,像民族樂器這種很難演奏的樂器,通過採樣能在鍵盤上彈奏出來。比方說,一開始的序曲是一種在狹小房間的空氣感,隨著曲子的展開突然變成廣闊的田野的空氣。以前的話一般都是通過混響或者迴響來模擬這種空氣感?,F(xiàn)在的話,只要通過採樣,就能以聲音的形式錄製下來。

其中重要的是,錄製的聲音的質(zhì)量要足夠好。我現(xiàn)在使用的是synclavier這一錄音系統(tǒng)。其採樣率也就是音的解析能力,是CD44.1khz的2倍以上即100khz,這比人耳的解析能力還要強。可能會有人覺得很難聽出其中的差別,實際上很容易聽出來。用耳機聽自不必說,人不光只有耳朵。如果用音響聽的話,還能夠以身體感知。這種差別在低音和高音區(qū)尤其明顯,甚至也能感受到我之前說過的那種空氣感的差別。因此,在這次的電影中,不僅僅是音樂本身,我還想以聲音表現(xiàn)環(huán)境。

以前是用室內(nèi)模擬這樣的技術(shù)層面去解決,而現(xiàn)在,能將真正的聲音與空氣、環(huán)境的迴響保留下來。現(xiàn)在大家都用CD聽音樂,這本身就是在聽採樣的聲音。

雖然說了那麼多,不過再過個2、3年,這些東西很快就會變成老古董。總之,在89年的秋天,想以最尖端最現(xiàn)代的方式來創(chuàng)作音樂。

至於最後成形的音樂,我想不進入錄音階段是沒法完成的。在那之前,就先讓我溫存在記憶中,到時一定能思潮泉湧。


小室哲哉《活捉音符 ——電影「天與地」音楽監(jiān)督NOTE》第三章、procedure(步驟)①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措勤县| 衡南县| 泌阳县| 湖口县| 来宾市| 二手房| 建瓯市| 方正县| 永吉县| 汝南县| 咸阳市| 麦盖提县| 达拉特旗| 环江| 牟定县| 古蔺县| 伊川县| 依安县| 车致| 潮州市| 浦城县| 江口县| 涟水县| 巴马| 准格尔旗| 盐津县| 福安市| 南雄市| 扎兰屯市| 漳州市| 类乌齐县| 诏安县| 临沭县| 太保市| 平潭县| 福泉市| 建德市| 宁南县| 社会| 庆安县|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