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箴言之壁(少年武俠·露營向?qū)В?/h1>
#4師淵為宮廷學者帶路

“我是為皇帝陛下做學問的,研究箴言之壁與罪惡豐碑的學者?!蹦俏淮笕俗晕医榻B,“我和同僚們正在全國各地收集‘箴言之壁’,標注位置,謄抄內(nèi)容。你有聽說過箴言之壁嗎?”
“我在書中了解過,那圣物不是要親手去摸嗎,抄寫件摸了有什…”師淵正要問,突然意識到對方想聽的不是這個。
師淵急忙改口:“聽說過!您一定是聽聞本地有箴言之壁才來的吧,我伐木時與工友聊過,傳聞它就在一洞窟深處!”
師淵暗示:“無奈師某人終日衣食勞碌,未曾實地瞻仰?!睅煖Y這幾句都是實話,早先就傳出了本地某處洞窟里有箴言之壁的傳說,不過想去那要翻山,而且搞不好又是熊又是土匪的,師淵就算有空閑也沒動力冒這個險。
“那你在這里等著?!睂W者大人這樣要求師淵,然后走進師淵身后那個宅院,宅子的主人就是今天雇師淵喂馬的那位。
車夫又坐下牽起韁繩了,背挺得筆直,目視前方。
師淵嘗試與車夫攀談,但那車夫好似鐵打的一般,絲毫不搭理師淵。于是師淵去撿起空口袋,攥手里,立在門外等著,也把背挺得筆直。
下起細雪來,馬車頂上開始泛白,師淵打了個哆嗦。
學者大人出來了:“你叫師淵是吧,帶路,去找那個山洞?!?/p>
“來咧,為您鞍前馬后!”師淵摘下頂在頭上擋雪的口袋行脫帽禮。
師淵在馬車前帶路,其實肯定有比他更好的向?qū)诉x,因為師淵根本沒去過那個山洞,只聽一起伐木的工友說過大致要往哪個方向走多久,要翻哪座山。
但既然要翻山,師淵就不怕了,站在山脊上往下看,不隱蔽的山洞應(yīng)該一目了然,就算洞口被密林掩蓋,還有運氣可以碰一碰。
馬車在山路上行進很慢,由師淵帶路就更慢。
和人一起在野外跋涉的時候,如果一言不發(fā),就會很快精疲力竭,倘若能有說有笑,目的地眨眼就到了。師淵很想開口說點什么,但就身份而言輪不到自己發(fā)起話題,而那鐵打的馬車夫顯然也不會說什么。
倒是學者大人先開口了:“師淵啊,我考考你。”
師淵豎起耳朵聽著。
“箴言之壁是怎么來的,你知道嗎?”
師淵松一口氣,不是什么難題,他按小時候在書上讀到的的說法一五一十地背:“有書載,最早的箴言之壁在數(shù)千年前就已存在,歷朝歷代于各地現(xiàn)世的箴言之壁,大多是賢者名家的手筆。有的是突發(fā)奇想隨手揮就,有的是嘔心瀝血刻骨銘心而作,更有臨終頓悟,如癡如狂的見解。”
師淵還接著背書發(fā)揮了一番:“各種箴言之壁內(nèi)容和載體各不相同,某些名師的板書可能使黑板變成箴言之壁,名將推演過的沙盤可能變成箴言之壁。不同的箴言之壁,觸摸后得到的啟示也往往不同?!?/p>
“我還在書上看到,皇帝陛下的宮殿里有先皇留下的箴言之壁,可確有此事?”師淵試著問到。
學者大人在馬車里哈哈大笑:“皇宮里確實有這么一堵墻。”
師淵心里有一些觀點,但是他不能當著學者大人的面問出來。
實際上,師淵認為箴言之壁給人啟發(fā)的神奇力量并不來源于那些大師具體在墻上寫了什么,而是來自于那些大師面對著墻思索時,他們的思考本身?或許是他們深刻的思想投影在了箴言之壁上,后人觸摸時才與之產(chǎn)生共鳴。
師淵并不相信語言和文字能窮盡人的思考,何況書中記載有的人觸摸箴言之壁時腦海中浮現(xiàn)的指引與墻上的字格格不入,以及存在幾座什么都沒寫的箴言之壁,創(chuàng)作它的人只是站在墻前沉思了一會兒,更有甚者是對著墻撒了泡尿。
箴言之壁能被發(fā)現(xiàn),是因為總有人追隨名門大家的腳步,在他們留下痕跡的墻前或者只是靜思過的墻前,雙手按在墻上摸一把,如果產(chǎn)生了頓悟的驚喜感或者被突然浮現(xiàn)在頭腦中的學識所震撼,那這就是箴言之壁,以后會被許多人瞻仰、觸摸。
師淵倒是清楚,箴言之壁不是人們獲得學識的唯一途徑,讀書學習、感悟生活,這才是大部分人獲得啟迪的正確方法。
因為箴言之壁賦予的啟示蠻隨機的,實際上很多未必實用。而且,摸一摸墻就唾手可得的知識,對那些手不釋卷的讀書人而言太不公平了,總感覺是有未知代價的力量。
“其實,你讀的書里有幾點沒提到”學者大人說,“你有沒有想過,箴言之壁這么方便,為什么全世界絕大多數(shù)人都還不識字?”
對啊,師淵沒有想過。如果箴言之壁是將彼時大師的思想片段直接傳達給觸摸它的普通人,只要安排所有國民把每一塊箴言之壁挨個摸一遍,現(xiàn)在應(yīng)該大師遍地跑了。
這其實也是有些人堅稱箴言之壁就是寫了格言的普通墻壁,并沒有什么神奇功效的理由。
但是,關(guān)于觸摸箴言之壁后心靈得到凈化的傳說又太多了,總有人堅稱自己觸摸了箴言之壁就是得到了啟迪,或者親眼見過被箴言之壁加護過的人。
師淵也很想知道,為什么箴言之壁沒有消滅文盲。
“這不止是因為箴言之壁的啟示內(nèi)容有隨機性”學者大人見師淵半晌沒答,也不賣關(guān)子,“和很多美好的傳說不一樣,箴言之壁并不是很公平。”
師淵這才明白,原來有許多人不遠萬里摸到了夢寐以求的箴言之壁,然而沒有產(chǎn)生任何感悟。
少數(shù)產(chǎn)生了感悟的人,比如大富豪得到了“洗衣做飯的啟示”、垂垂老矣的人得到了“珍惜青春的啟示”也不算罕見。簡單直接地讓人多認識幾千個詞匯、變得妙筆生花、變成算數(shù)高手?有,不過是稀有中的稀有。
箴言之壁中蘊含的學識雖然博大精深,但是能夠?qū)W以致用的顯學就那幾門啊。所以箴言之壁不能替代學校的作用,與其指望在一堆紙牌中隨手就抽到王牌,還不如腳踏實地地學習,游學的時候順路摸一下箴言之壁,作為添頭,要是沒有感悟就當討個吉利,要是得到了有用的啟示那自然是賺了。
“雖然如此,我還是鼓勵有機會的人多去摸一摸箴言之壁的?!睂W者大人說。
能否被箴言之壁回應(yīng),和觸摸它的人的接受能力有關(guān),但具體標準很模糊,可能需要一點就通的靈性、需要飽經(jīng)滄桑的閱歷、需要與歷史上的大人物意趣相投。
有些幸運兒就是能一摸一個準,造訪的所有箴言之壁都給了他合適的啟示。學者大人說,即便是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主動學習認字和其他成套的學問,摸的墻再多最終也走不遠。
師淵聽得有些出神,“我對箴言之壁的接受能力如何呢?”他不禁揣測。聽學者大人的描述,似乎即便悟性好、記性強的人,對箴言之壁的適應(yīng)能力也不一定高。
“左側(cè)山脊上發(fā)現(xiàn)土匪斥候!”車夫乍地一聲,馬車剎住。車夫?qū)⒆笫职丛谂鍎ι稀?/p>
原來這車夫不是啞巴?師淵朝山脊上張望,這才注意到遠處那高地上是有幾個忽隱忽現(xiàn)的人影。
高處的人似乎也察覺自己已經(jīng)暴露,旋即消失在山后面。
“繼續(xù)前進?!睂W者大人在車上發(fā)令。師淵便繼續(xù)帶路,心中佩服那車夫眼觀六路的能耐,想必靠著他以一敵十也不在話下。擁有此等本領(lǐng)卻還在為人駕車,那些在王都出將入相的人,其才華和德望恐怕是師淵無法想象的吧。
學者大人在車里叮囑:“小師淵,那個山洞恐怕已經(jīng)被土匪占據(jù)了,待會兒你可得保護好自己呀!”
師淵感到心頭一熱,客套道:“謝大人關(guān)懷,大人宅心仁厚,師某無以言表?!?/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