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者不懂得愛,而無私者則不懂得如何去愛

我們都知道,自私就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只想著索取,而不愿意給予的人。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沒人愿意與他們交往,他們就會越發(fā)的孤獨和無助,要緩解這種痛苦,就只有通過更多的索取來讓自己滿足。就這樣他們會在自私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自私的人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因其不懂得每個人都是孤立無援的,都需愛,也就是需要把自己融入到群體中去,只有人與人之間的融入才能治愈這種孤獨和無助。
而每個人的心靈和喜好都不相同,要使他人接受自己愛自己,就必須放棄一些自己的觀點和喜好,才能融入到人群中去讓他人接受我們,我們也才有獲得愛的可能性。
而無私者則是不懂得如何去愛的表現。他們希望愛,也懂得愛是人與人之間的融入。所以他們就以完奉獻的姿態(tài)來融入到群體中,希望以此來讓自己滿足,獲得大家的愛。

但是問題就出在他們不懂得愛不是無私奉獻,真正的愛是需要回報的。他們之所以無私奉獻,是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認為自己付出了,人們就會喜歡我,愿意與我交往,自然就會得到滿足。
人之所以會滿足,是因為我們有所求,當我們所求的東西實現后才會產生滿足。當你別無所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怎么可能獲得滿足呢!
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你希望獲得榮譽,而他人回報你的卻是物質,又或是你想要友誼,他人回報了你金錢等等。因為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別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只有當自己知道想要的是什么時,有選擇的付出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自己也才會滿意。所以我們做人既不能自私,也不能無私。自私者得不到愛,無私者得不到理想的愛。
只有我們樂于給予,但也對自己給予有所求,我們才能獲得滿意的人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