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劉均民


劉均民,男,1968生,西安市長安區(qū)斗門鎮(zhèn)人。十歲臨池,先從顏體入手,隸書首碑華山廟碑丶張遷碑丶乙瑛丶曹全碑丶史晨碑丶孔宙碑丶石門頌碑丶禮器碑丶等二十多漢隸碑帖。后又察閱十多萬漢簡資料,入帖到出帖,形成自我風格。


劉均民先生的隸書磨礪,則取法漢隸十碑。主題取法孔宙碑的秀拔,再融入張遷碑的方整,然后再參意石門頌、西狹頌的浩莽形質,把隸書寫得一波三折,左掠右挑,字字生動活潑,又見骨力雄強,恰是借古開今的好功夫。當然,要進一步體驗李春景先生的書法之精彩,還需要對他的行草作品做以詳細觀覽。



劉均民先生擅長隸書。以漢隸經(jīng)典為根底,張遷的雄厚,好大王的稚拙,禮器的勁健,石門頌的率意,摻入魏碑精神,最終強化出灑脫率真、古樸厚重的個人書風。其隸書作品或雄強、或古雅、或飄逸、或樸茂,神彩飛動。古質中不乏典雅,氣象外蘊含神韻。由此顯出含蓄、拙樸,靜氣,使人欣賞,意境久遠。



觀劉均民先生隸書,其隸書不但深具于傳統(tǒng)漢隸的正典氣象,更是有一股健朗大氣的時代風范蘊藏于其中!并且在筆墨的表現(xiàn)上,劉均民先生也是有別于俗筆的放肆和粗鄙,其通幅筆墨是以一種平和而又舒展的表現(xiàn)形式貫穿于全篇隸書,沒有一絲的輕浮激烈之氣,更沒有一絲的唐突脫法之意!筆觸高古典雅,筆線偃仰交融,字字隸書具圓盈更具于方勁,實乃正雅至臻,典范之作也!




真正的書家,在真、草、隸、篆的來回錘煉中,最終要找到屬于自己的一脈風格才行。劉均民先生以他對藝術的獨特見解,走出了一條屬于他自己的藝術道路。隸書于五體之中,上承篆體,下啟楷草,既無篆、草的識讀之難,又少楷書的法度之嚴,其性略同于行書。其正,則可廟堂碑版;其率,則可民間簡牘;收放自如,隨心去取。正可以陶寫胸中意趣,抒發(fā)筆底深情。因此隸書一體以其藝術特質,更能與時代相合。




欣賞劉均民先生的隸書,維渾厚壯,寶中藏虛、靜動結合,古樸優(yōu)雅,給人以堅忍不拔、綿中有剛之感,隸魏變體,硬石墩穩(wěn),頑石中正,散里有緊,秀慧包雅,中鋒求力,側鋒著意、嫩老和諧,氣正神定,品味有津。





劉均民先生的隸書師古不泥,自成一格,用筆結字,筆勢波璨流動若水輕顫;結字斜中求穩(wěn),隸中含篆。橫粗豎細,章法疏密,大膽夸張?;蚴枪P法草率的隸書變體,傾斜隨意;或點畫勻稱,秀雅質樸;或藏露互見,大小參差;或以篆筆寫隸,或以隸筆寫篆或以楷中含隸,中正規(guī)矩,拙中有巧,古樸稚嫩,趣味良多。他的隸書,沉實厚重,波桃波璨,自然流暢,在研習過程中,對于每幅作品,都用心去做,力求它們完美生動。他依著古帖,加入自己的感悟,把大漠中天高云淡,風云變幻,遠山若夢等景加以發(fā)揮想象,取諸景之氣韻,結合自己的書法實踐,靈活貫穿。
相信在今后,劉均民先生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再求創(chuàng)新,融入自我,筆隨時代,書寫出更加美好的篇章。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劉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