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Artist Gratify 5測試
小伙伴們大家好,好久不見~在機王完工之后,除了抽空做了個3090的首發(fā)測試,偷懶偷到今天,趕緊來交個作業(yè)吧~
一張鎮(zhèn)樓

Section 0. 寫在前面的話
我的測試平臺更新啦!前幾天橫下心把機王的分體水拆了,主要部件挪到BC1裸架上,把主力機的位置留給Zen 3,計劃做一臺A4分體,小伙伴們敬請期待!硬件在換代,測試為了保證足夠的參考價值也需要隨之更新平臺,這次就跟大家聊聊更新之后的測試平臺;ProArtist 雅浚也在近日更新了產(chǎn)品線里的六熱管12單塔新品Gratify 5(PA G5)和HDT的四熱管12單塔新品B3(PA B3),在這里挑出比較有新意的G5一并測掉,小伙伴們記性好的可能還記得12單塔我規(guī)劃了6,7,8熱管橫測,但眼看著G5發(fā)布,我愿意測的散熱器從U12A變成了U12A+G5,還是緩著點來,這次做個G5和U12A的一對一測試吧
此次測試的結(jié)論基于我目前的測試平臺產(chǎn)生,當測試條件和我目前的條件不同時,結(jié)論仍然可以作為參考,但需要考慮你的實際使用條件與測試平臺之間的差異;性價比的問題各位掂量錢包自行分析,還請理性看待測試結(jié)果,別抬杠。
本文感謝 @雅浚 ProArtist 以及 @EKWB 毅凱火力 提供的G5產(chǎn)品和硅脂;以及已經(jīng)新人作舊人的 @華碩 M11A&9700k,10900K會繼承你的衣缽幫我把散熱器橫測的大坑填完的。
話不多說,進正文。
目錄
Section 0. 寫在前面的話;
Section 1. 測試條件簡介;
? ? Section 1.1 測試平臺硬件一覽;
? ? Section 1.2 測試平臺功耗和環(huán)境條件;
? ? Section 1.3 測試方法簡介;
Section 2. ProArtist Gratify 5 vs Noctua NH-U12A對比測試
? ? Section 2.1 開箱&新平臺照片
? ? Section 2.2 原始數(shù)據(jù)
? ? Section 2.3 測試結(jié)論
? ?? ?Section 2.3.1 原裝雙扇性能&噪音對比
? ?? ?Section 2.3.2 原裝單扇性能&噪音對比
? ?? ?Section 2.3.3 風扇性能對比
? ?? ?Section 2.3.4 彩蛋
Section 1. 測試條件簡介
Section 1.1 測試平臺硬件一覽
CPU:Intel Core i9-10900K
主板:華碩 ROG Maximus 12 Apex
內(nèi)存:玖合 DDR4 2933 16G x2
SSD:三星 970Pro 512G
顯卡:華碩 ROG Strix Gaming RTX2070 Super O8G
機箱:Streacom BC1
電源:海韻 Prime 850G 旗艦金
Section 1.2 測試平臺功耗和環(huán)境介紹
CPU設(shè)置為1.3V,5.1G,典型功耗240W上下;
測試過程當中環(huán)境溫度維持在25.9°C-27.9°C,濕度基本不變;
Section 1.3 測試方法簡介
測試方法:使用AIDA64單烤FPU。
溫度記錄方式:滿載5分鐘后清空數(shù)據(jù),繼續(xù)滿載3分鐘記錄此時所有核心(*)的平均溫度,對所有核心的平均溫度求平均值,得到此條件下的溫度結(jié)果;記錄結(jié)束時的室溫,測試結(jié)果按照平均室溫與標準室溫的差值進行補償;
噪音記錄方式:噪音儀置于散熱器前約5cm處,記錄20秒內(nèi)測試到的最大噪音。
*注:這顆10900K同樣有核心1溫度亂跳的問題,我感覺不是U是AIDA64的問題了,不過不影響,計算時剔除核心1溫度,僅記錄核心2-10的溫度表現(xiàn)。
Section 2. ProArtist Gratify 5 vs Noctua NH-U12A對比測試
Section 2.1 開箱&新平臺照片
數(shù)據(jù)不多,我們就先看看圖吧~
外盒還是PA典型的牛皮紙包裝

盒子依然維持了彩盒的形式,就是頭頂綠油油的,也不知道PA在暗示什么

頂部有PA的品牌名

打開盒子,標配二件套,保修卡和說明書,下面是配件盒

取掉配件盒之后就能看到散熱器了,風扇已經(jīng)預裝在散熱器上了

取出本體,作為6熱管的12單塔,體積和規(guī)模還是挺可觀的,產(chǎn)品使用了新的GF12風扇,主要更新的地方在于加入了RGB的元素

轉(zhuǎn)到背面,就能看到標配的另一把風扇了,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簡單粗暴的增加另一把GF12,而是標配了一把GF12T,即雅浚的反葉設(shè)計風扇

本體,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就喜歡這種又粗又硬的東西

做工很規(guī)整

頂蓋,Gratify產(chǎn)品線系列囿于成本的限制,表面處理做的并不如貓頭鷹之流那么高檔,貓自己氧化的不成樣子這個我們這就先不聊,一會兒看圖就知道了

側(cè)面,采用了全折fin兩端扣fin的設(shè)計

6根5mm熱管

家族化的工字形扣具

底面,PA的底面沒有做的像利民那么亮,也沒有貓頭鷹那樣直接把銑紋直接留在上面,性能方面也沒什么好壞,各家風格不同吧

配件一覽,紅色AMD,藍色Intel,AMD YES!

扣具組裝一下看看,質(zhì)感不錯

將散熱器裝上扣具,觀感尚可

掏出我心愛的U12A做做對比
U12A:小老弟~,G5:hh干死你

頂蓋上看兩款散熱器有效散熱面積相仿,熱管布局上看PA的利用率似乎更高一些,畢竟U12A進風方向那根熱管嚴格意義上講只能算半根

深度是一樣的,G5在設(shè)計時并沒有因為少根熱管就在規(guī)模的對比上吃什么虧

高度上看U12A要更高一些,散熱器當然不是越高越好,因為越高兼容性成本越大

側(cè)面對比一下,我說PA抄貓頭鷹你們有人反對嗎?一樣的鰭片數(shù)和一樣的鰭片間距以及一樣的鰭片面積意味著一樣的有效散熱規(guī)模,側(cè)面都是全折fin加兩邊扣fin的設(shè)計

底面看貓的要大一些,G5也不小就是了,不談TR4,壓個2066還是夠的

看下熱管排布,貓還是比較保守的在七根里只彎了一根,PA則比較野的都彎了,可能Jerry對自家熱管比較自信吧;不過也應該是平衡熱管彎折和鰭片面積利用率之后的結(jié)果吧

扣具一覽,大家都是工字形扣具設(shè)計,貓在質(zhì)感上更勝一籌,PA的看起來稍微穩(wěn)固些

風扇對比,正面,GF12這風扇說實話質(zhì)感有點垃圾,但你再看看價格...還是釋然吧

背面

加上一顆GF12T看看

來來來我們介紹一下新平臺~
未裝散熱器的時候

10900K&M12A的組合足夠應付任何測試了


顯卡是STRIX RTX2070S 08G,做測試平臺的話不挑是夠用了,當然后面某些測試還是得請回我的GT710,這次就是平臺第一次跟大家見面讓它露個臉


內(nèi)存選了兩根2933普條,你知道測散熱器RGB內(nèi)存這個兼容性,不過未來測試一些需要內(nèi)存性能的場合我還是會用手頭的BDIE

電源也正式由錘子850W白金換成了海韻金牌,為啥換呢,因為我想換錘子1200了

裝上G5看看~


開燈,我不太會拍帶RGB的照片,見諒


Section 2.2 原始數(shù)據(jù)

Section 2.3 測試結(jié)論
Section 2.3.1 原裝雙扇性能&噪音對比

Q:G5贏了U12A嗎?
A:做夢啦,不過也只輸了0.9°C左右,基本屬于一個水平的性能體現(xiàn);
Q:G5比U12A安靜嗎?
A:做夢啦,跟我貓頭鷹比安靜,不過其實也還好啦,畢竟G5標配倆風扇都是1500的,能吵到哪去呢;
Section 2.3.2 原裝單扇性能&噪音對比

Q:G5跟U12A用單扇的差距是?
A:性能差2.3°C左右,噪音差了2db+;
Q:為啥雙扇的時候半徑八兩,單扇的時候差了這么多?
A:一把GF12吹不透G5咯,A12x25吹厚塔還是有點優(yōu)勢的
Section 2.3.3 風扇性能對比
這個測試里將四個風扇組合都裝在了G5本體上,看看效能

Q:看出啥結(jié)論了?
A:拿來吹厚塔的時候,單把GF12性能還不如A12x25,加上個GF12T之后好多了
趣味小知識:我就不放圖了,不妨對比下G5裝單雙NF-A12x25和U12A裝單雙NF-A12x25的成績吧,你會發(fā)現(xiàn)G5本體性能=U12A;
重點聊聊第二張圖吧

Q:神月你放第二張圖的意思是?
A:對比在裝上第二把風扇前后,GF12&GF12T的組合性能穩(wěn)穩(wěn)提升了3.71°C,噪音僅僅增加了0.4db(符合我的聽感);而換成NF-A12x25之后,增加一把風扇性能中規(guī)中矩的提升了2.1°C,而噪音也增加了1.3db;
趣味小知識:我一年多前測試U12A vs U12S的時候說過,兩把A12x25和U12A才是絕配,少一把都不行,U12A也只有配兩把A12x25才算最好平衡性能和噪音的方案;今天看下來PA的G5在這方面的表現(xiàn)甚至比D3裝M12T的時候還要明顯,我的結(jié)論也更明確了,用G5的話千萬不要拆后置風扇。
Section 2.3.4 彩蛋,加入雙塔的對比
聊這組數(shù)據(jù)之前我上一組我跟Jerry的典型聊天記錄吧,真實性不做參考
Jerry:神月啊我的G5這次巨牛逼,雙塔殺手,什么XX140,XX塔,都干掉;
神月:吹牛逼誰不會呢,X15能干掉嗎?XXX3能干掉嗎?
Jerry:這個稍微有點麻煩呢,X15S估計行,其他不知道了;
神月:屑,弟弟;
那我就來驗驗這個雙塔殺手的成色吧

Q:驗出來咋樣?
A:那肯定搞不過阿3,畢竟目前的雙塔王者,被你單塔搞掉了不要面子的
Q:具體咋樣?
A:雙風扇肯定沒戲,單風扇差個2°C吧,安靜嘛倆都不算安靜,可以接受
趣味小知識1:對比之前我U12A和D15、D15S以及阿薩辛3和D15,D15S的橫測結(jié)果,這次G5差不多是真干掉D15S了。
趣味小知識2:其實某熱銷雙塔我也測了,扛不住240W,30秒藍屏了,就這樣吧
寫在最后:
G5這款產(chǎn)品優(yōu)勢在于保持了U12A吹了很久的100%內(nèi)存兼容性,在12A內(nèi)存Layout如此變態(tài)的主板上,裝RGB內(nèi)存一點問題都沒有;這也恰恰是雙塔的軟肋,雙風扇的時候大霜塔在這種2dimm主板上沒法上RGB內(nèi)存,阿三倒是可以上,內(nèi)存直接看不到了,而單風扇的時候大霜塔露出一半,阿三還是完全遮住的。因此可以發(fā)現(xiàn)要保證在M12A或者ITX主板這種比較picky散熱器的主板上你還能正常的曬RGB內(nèi)存,高兼容性(一些普通單塔甚至也會有問題)單塔幾乎是你唯一的選擇了。
而此時G5與頂級雙塔單風扇的性能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與平價單塔相比性能甚至是優(yōu)勢;與U12A相比多了RGB的元素,性能也幾乎不差;再考慮這款產(chǎn)品的售價,比你便宜比你兼容性好比你性能好,這是一款挑戰(zhàn)低價雙塔存在意義的產(chǎn)品,這也才是G5最恐怖的地方,畢竟一把NF-A12x25差不多能買兩個G5了。
全文完,小伙伴們下個帖子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