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芽之旅》視覺效果評價褒貶不一,新海誠江郎才盡了嗎?
? ? ? 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上映了,很多人都非常期待這次的電影。

? ??但在上映之后各方評價卻褒貶不一,更有人認為新海誠的視覺設計沒有新意,整體劇情也有些單薄。
????其實這部作品的制作花費了3年,在日本的本土票房還算可觀。并且在時隔21年后,成功幫助日本電影進入柏林電影節(jié)的主競賽單元,而上一部還是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 ??
我個人看來,如果你喜歡《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的場景銜接、形象設定,那我認為這部動畫電影還是非常值得看的。
新海誠擅長之處是絢爛的畫面和情緒的渲染,他會為了獲得理想的畫面,對美術場景進行一次又一次渲染。

我非常喜歡新海誠的動畫風格,縱觀新海誠動畫制作的歷程,從短片到長片,貢獻了一部部精美的動畫電影,在制作方法上也不斷嘗試,從二維到三維。
在此我也想簡單回顧一下他最為經(jīng)典的幾部人生動畫。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海誠第一部全3D短片是當時他在Falcom公司任職時做的《被包圍的世界》,可以看出這個時期新海誠的三維設計水平還較低。

他在前公司積累了三維技術,這為他后期制作動畫長片打下了基礎。時間很快來到2004年,《云之彼端,約定之地》上線,新海誠人生中第一步動畫長片正式完成。由于是他的新一次嘗試,在場景制作和主題的敘述上完成度很高,科幻元素的真實感也給作品增色不少。

但《秒速5厘米》應該是進入中國觀眾視野的第一部新海誠電影,更為我們所熟知,畫面更加豐富,他的三維技術運用得更加嫻熟,背景方面有了更多突破。

時間軸拉到2016年,《你的名字》電影爆火,是當年的日本票房冠軍,也成為了全球票房最高的日本電影。災難場景的細節(jié)更充實,形象體系更加完善,也成功構建了不同的宇宙世界線,這些都得益于新海誠熟練運用了三維技術,讓畫面更真實,更觸動人心。


《鈴芽之旅》是繼《天氣之子》后推出的作品,新海誠的動畫長片近幾年持續(xù)圍繞著災難、旅途、情緒展開,不論是大地震,還是彗星墜落,他都為我們營造了想象中的場景,而這些場面的構建離不開三維技術。C4D作為一款操作便捷的三維軟件,近些年也在這些動畫電影中得到運用,一些制作團隊開始借助C4D軟件開展建模、渲染和動畫展示方面的工作,這極大地提高了團隊效率??v然現(xiàn)在動畫電影的制作主要是利用3DS MAX和Maya,但它們在渲染速度上還是遜于C4D,隨著后續(xù)C4D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相信它也會成為動畫電影制作的一大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