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VC大佬全都去打高爾夫(募資)了?
“今年一大部分大佬,都能在高爾夫球場見到。”
在創(chuàng)投圈,最火的運動是什么?
最早是馬拉松,尤其是創(chuàng)業(yè)圈的大佬和高管,非常愛長跑。一來強身健體,二來釋放壓力。后來,以地產圈為首的一批大佬迷戀上挑戰(zhàn)極限——登山。別管是四姑娘山,還是喜馬拉雅,要的就是征服感!
而在資本圈,大佬們更喜歡不那么出汗的運動。一個典型就是德州撲克。德?lián)浠鹌饋?,還要追溯到雙創(chuàng)時期,當時一大批商學院辦的風生水起,為了快速拉近學員的距離,打撲克這種游戲很是奏效。
“如果你還不會玩德州撲克,簡直都沒法在創(chuàng)投圈混了。” 謝忠至回憶,“從2015年左右,這些企業(yè)界和創(chuàng)投圈的大佬們,飯后娛樂不再是唱K、斗地主這些小兒科把戲。取而代之的是,德州撲克不知怎么就日漸風靡到幾乎整個中國商業(yè)界了?!?在創(chuàng)投圈,德州撲克也是不少年輕投資人混圈子的利器。
而到了今年,德?lián)滹@然有點“小家子氣”。真正火的運動非高爾夫莫屬!“尤其是美元VC大佬,都在高爾夫球場?!睒I(yè)內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直言,“忙社交為什么?”
“募資??!”
?
01
“3個月內的場地都訂光了!”
“現在高爾夫可火了,都訂不上!”
今年上半年,華南一家高爾夫會所業(yè)績暴增。一年動輒200萬的會員,并沒有打消VC大佬的熱情。
目前,國內打一次高爾夫大概2-3千元左右。
武漢某高爾夫球場練習普遍價在50元/筐(每筐100顆球),發(fā)動標準球場打一次約在550元左右不含租借器材,加之球童費用、高爾夫會員卡普遍超過十萬元,也有俱樂部按照小時收費,價格300左右,但開卡費用不低。
再看北京。
擁有五十多家高爾夫球場的北京,高爾夫球場多數實行會員制經營,終身會員卡一般為3萬美元至9萬美元,打球不再另行收費。一場球的消費,平日便宜點的500元至1000元人民幣,節(jié)假日漲至2000元人民幣以上,一些高端俱樂部,單次消費數千元的也有。
雖然距離普及依然遙遠,但如今,隨著高爾夫的火爆,華東某個球場需要提前兩個月預約才能一揮豪情。
“華南某頂級俱樂部三個月內都訂不到了!”上述美元合伙人表示,“現在運動不為了運動,而是為了工作和社交。”
越來越多的VC大佬頻繁出現在球場上。這讓不少俱樂部的約定時間逐漸提前,過去傳統(tǒng)訂場模式中,提前一天預訂即可,如今,提前72小時都不一定能有位置?!叭绻胍苣┐蚯?,周五預訂想都別想?!币恍┚銟凡恳舶l(fā)布新的規(guī)則,將預約Tee-time時間前移。
事實上,投資圈打高爾夫已經不是第一天。
過去,投資機構組織高爾夫球賽,或者搞出一支創(chuàng)投俱樂部的事不少。比如,被譽為“世界最奢華高爾夫會所之一”的北京北湖九號高爾夫俱樂部,就常能碰見創(chuàng)投人士去打球。什么XX天使大佬、XXVC合伙人、XX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都是??汀?/p>
早在幾年前,一些投資天使和早期階段的投資人就曾組織了一只天使高爾夫俱樂部。其中不乏一些業(yè)內的大佬。這種組織一般都是定向邀請制入會,除了打球搞比賽,更重要的打造小圈子,讓消息流動起來?!按蠹乙贿呁嬉贿吜?,很多早期項目誰有意愿投下一輪的事就這么定了?!?/p>
此外,內部俱樂部成員組織一些企業(yè)互訪、主題沙龍、海外學習交流等具有創(chuàng)投界特色的各種鏈接活動,這叫“互動、合作的附加價值?!?/p>
02
“以前單只基金5、6億
今年跑了三十多家政府,募了8000萬”
本來投資圈打高爾夫也不算什么新鮮事,但今天,VC機構的合伙人們集齊高爾夫球場不為互動合作,只為募資。
因為,高凈值們都在打高爾夫。
雖然從2018年開始,投資圈就喊起來“寒冬來了”“募資難”的口號。但今年,似乎比往年還要更難。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金額超7700億,但投資總額大降55%。新募基金2701支,同比下降7.2%。同時,上半年投資數量為4167起,同比下降31.9%;投資金額為3149.2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54.9%;退出數量為1295筆,同比下降了50%。
從募資機構看,政府是募資大頭。但是今年,地方財政緊張,“把缺錢寫在臉上”。
四川東北部的小城,率先搞收費測核酸之后,最近又有一大批城市跟進。從“應檢盡檢”變?yōu)榱恕霸笝z盡檢”。
四川省閬中市將公辦學校、行政機關、事業(yè)單位、國資公司食材統(tǒng)一配送的特許經營權進行拍賣,期限30年,起拍價1.8億元。從根源看,閬中的財政壓力太大,不得不依靠拍賣的方式賺錢。
這樣的情況下,如何還有錢做投資?
一些機構在募資時也普遍感到了寒意。即便是一線城市,諸如北京、廣州、蘇州等城市,在投資時,資金規(guī)模也在縮小?!澳剂艘蝗Γ悠饋硪膊坏?個億,”某人民幣基金IR張才良直言,“過去市場環(huán)境好的時候,一只基金募好幾個億?!?/p>
“過去我們募的都是綜合基金,單只基金5、6個億,現在從北向南跑了30多家政府引導基金,都是小基金,加起來沒有8000萬?!?/p>
除了政府引導基金,市場化母基金萎縮的更加嚴重。
市場化母基金的來源除了國企央企,還有就是高凈值人群。市場趨冷,讓前者對資產安全性要求更高,后者——高凈值人群寧愿花200萬買高爾夫俱樂部的會員,也不愿意投資。
有意思的是,也正因為如此,VC大佬們開始殺入俱樂部,親自下場募資!
?
03
“高凈值重回牌桌
高爾夫只是接近渠道”
早在2020年開始,個人LP回流就已經發(fā)生。
機構都不會大肆宣傳自身在高凈值身上募資的事,畢竟自從5、6年前,機構化就已經是一家VC市場化、成熟化的標志。如今,再次回到個人LP的酒桌上,實在難以言說。
不過,高凈值人群對比市場化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及產業(yè)資本,確實還算“好說話”。近幾年,隨著市場化募資逐漸成熟,以政府引導基金為首的資金更加規(guī)范化,各種流程報表、數據的填報都是家常便飯。
在機構做IR,募資能力先不提,填表的手藝一定要有!
尤其到了月末、季度末,年中、年底這種大日子,更是IR——“表哥”“表姐”們最繁忙的日子。
一些政府引導基金擁有自己的填報系統(tǒng),沒有系統(tǒng)的,還有不同的表格格式。這種重復繁雜的數據,不填不行。此外,日常的溝通更是不可或缺。一些專業(yè)的引導基金,或許項目信息的速度甚至比GP還快。哪個項目出現輿情,第一時間通知GP——這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是高凈值個人就“完美”多了。過去,投資機構不愛拿個人LP的錢,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對于投資行業(yè)不太了解,導致溝通成本非常高。一個項目要不要投、什么時候退出,都被個人LP左右。
比如,項目上市后,機構要退出,個人LP先不愿意了,他們想要再等等,等到二級市場一個更高的價格再退出。這明顯擾亂了基金自身的退出節(jié)奏。如果基金退出后,項目真的漲幅非常大,個人LP的埋怨聲不會小。如果基金退出的時間節(jié)點項目情況不好,那基金管理人被罵幾句也是常事。
但這些大多發(fā)生在早幾年。
而如今,中國股權投資行業(yè)逐漸成熟,高凈值人群對于股權投資的接受度更高,他們中一大部分人,在完成投資后,愿意完全信任GP的投資決策。對于GP投資節(jié)奏、投資地域、退出等方面,并不會實施干預。而且,個人的錢,也不用填那么多表格。
如果讓市場化母基金或者政府引導基金出資,首先就是流程長。一只基金審批短則3-6個月,長的1年也是常事。而且,一只百億母基金,幾乎都是分批落地,首期10億都是少數,更多的首期2億。分到單只基金身上,可能只有兩、三千萬。
而且政府引導基金是劣后出資,如果GP市場化募資出現問題,那么引導基金也會“跑單”。但是個人LP雖然也有跑單的情況,但大多數只要決定投資,出資速度是有保證的。
既不要求投資地域,也沒有那么多表格需要填寫,純財務投資,這對很多GP而言,是一筆完美的錢。
而在錢本身方面,中國的高凈值人群數量不小。
瑞信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的前兩年內,全球超高凈值富豪人數累計增長超50%。其中,美國的超高凈值富豪和百萬富豪數量均在全球遙遙領先,而中國富豪人數也在迅速增長,在全球排名第二。數據顯示,中國的私人總財富85.1萬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15.1%;成年人口的人均財富為7.6萬美元,較前一年增長14.5%。
如此龐大的資源待開發(fā),GP能夠挖掘的個人LP資源是豐富的。但如何鏈接到這些個體,則需要投資機構的大佬們費費心思。多打打高爾夫球,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拉近于高凈值們的距離,何樂而不為呢?
(謝忠至、張才良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