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人大法學考研【知行法學丨百日沖刺:一文讀懂人大法學考研中的真題解析】

2022-11-08 11:07 作者:知行法學  | 我要投稿

前言

上一篇文章談到如何利用真題解析,但是根據(jù)大家反饋情況,仍然存在無法深入探究真題解析的情況,本文進一步深入解析,請大家務必結合知識星球內(nèi)部真題解析的文件,認真結合這兩篇文章,深入研究,爭取吃透。

一、總說

人大法學考研初試涉及九門科目,知行法學已于內(nèi)部發(fā)布初試真題的詳細解析,眾所周知,2017年人大法學考研初試對題型進行了重大改革,將傳統(tǒng)的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題全部改為材料分析、案例分析和論述題,并且開始了應用法學七選三的考察模式。

(一)對于2017年之前的初試真題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之所以將其仍放入解析之中,有以下原因:

1.各科的重點內(nèi)容在二十年之內(nèi)仍翻來覆去地考察,過去考過的仍會在以后的真題出現(xiàn)。尤其是理論法學真題更是體現(xiàn)重者衡重的特色,比如法制史的清末“禮法之爭”、法理學“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2.論述題題型在2017年的改革中依舊被保留下來,且相較于眼花繚亂的材料分析和案例分析,論述題注重基礎,題干清晰,是大家在人大法學考研初試中斬獲高分的必爭之地,因此17年之前的論述題更是復習的重要參照物。

3.大量的過去考過的真題對于大家后期的模擬是寶貴的,這部分真題可以幫助大家鞏固基礎考點,但是個別過時的真題也需要大家仔細甄別其價值,無須浪費太多時間,典型比如憲法學命題目前更多圍繞國家機構和熱點基本權利,對于總論過于理論化的內(nèi)容可能并不會在初試直接考察。

(二)對于2017年-2022年的初試真題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這部分真題對于考研復習的價值在于:

1.這部分真題大多數(shù)涉及人大老師這幾年的研究成果,比如2020年環(huán)境入憲;2022年公司對外擔保;2018年違反強制性規(guī)范對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影響等等,當然并非是需要大家主動閱讀論文,而是認識到老師們眼中的重難點內(nèi)容。

2.這部分真題無論是在難度還是廣度都是最接近2023年人大法學考研真題的,因此對后期模擬的重要程度極高,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三)對于真題集中的保研以及復試真題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很多年份的復試真題也納入真題集中,初試期間,對于自己備考的方向的保研真題、復試真題是需要給予較多關注的,人大法學考研也有過復試真題或者保研真題在考研初試中重復考察,畢竟重點考點只有那么多,比如說人大民商法2021年初試案例題就是2020年人大民商法復試筆試真題,因此,在初試真題做完之后可以繼續(xù)模擬復試真題,因此肯定是以初試真題為主,保研真題、復試真題為輔。

本文集中總體介紹2017年-2022年初試真題的出題風格和答案組織注意要點,希望可以讓大家對人大法學考研初試喜歡考什么、答題需要注意什么有一個更總體的認識。接下來,我將把理論法學三門、應用法學七門一共十個部門法分別按照2017年-2011年出題涉及考點、出題風格和知行法學的答案組織特色進行介紹,爭取讓大家一文讀懂人大法學考研初試。

二、部門法分說

首先是理論法學:理論法學題目的難度總的來說性價比是很高的,知行法學的教學質(zhì)量也足以讓大家在理論法學的考試中斬獲一個較好的分數(shù)。

(一)法理學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耍以?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真題涉及考點

(1)2022年:材料分析:法律體系、法治;論述題:法律關系

(2)2021年:材料分析:法的價值、法與道德、法律原則與法律規(guī)則;論述題:社會自治、法治、法的實施機制(次考點:法的作用、法律調(diào)整機制)

(3)2020年:材料分析: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法的實施機制、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社會自治(次考點:法的作用、法治與法律調(diào)整機制);論述題:演繹推理與類比推理、法治

(4)2019年:材料分析:法律解釋方法;論述題:法的實施、法治(次考點:法與政治、法與文化、法的制定、法的適用、法律監(jiān)督等)

(5)2018年:材料分析:法的實施、法治(次考點:法與政策、法與民主、法與社會自治);論述題:法的作用、法律規(guī)范、法的實施效果、法律責任

(6)2017年:材料分析: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法的實施的社會效果、法律調(diào)整與社會調(diào)整等;論述題:法的淵源、法律解釋、法律移植

其中難度較大的題目主要是17年材料分析題、19年材料分析題和2022年論述題。

2.法理學出題風格

(1)重者衡重

法理學出題其實除了2022年的論述題,考察的重點內(nèi)容每年的變化都不大,無非是法治、社會自治、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法學方法論這些重中之重的考點,而且重點考點之間也存在聯(lián)系,比如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法與社會自治、法的作用都可以被法治的考點涵蓋。因此社會自治、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法治等考點性價比極高,務必結合知行歷年答案總結套路,到考場做到可以直接默寫。

(2)不變應萬變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法理學真題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上的反押題趨勢,考察的內(nèi)容有點突破考研綜合卷的難度,這可能也是一種轉(zhuǎn)向命題的信號,只有更加全面、更加細致地把握法理學教材的內(nèi)容,并且對于陌生的題目能夠用自己學過的基礎知識打開思路進行合理論證才能在今后的法理學考題中拿下高分

(3)總而言之,法治、法的實施機制等重點基礎考點仍是考試的重中之重,即便考察幅度降低也依舊是性價比最高的內(nèi)容,對于一些較偏較難需要臨場組織答案的點,也要緊抓基礎知識以打開思路,不可天馬行空。

3.答案組織特點

(1)立足整個書本:理論法學中的法理學無論什么題目都要聯(lián)系法理學藍皮書整本書的邏輯進行答題,什么邏輯:第一、法治上、法之外、法之內(nèi);第二、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第三、應然實然等邏輯。知行法學全程班課程也是著重就以上邏輯帶領大家就真題進行實操,確保各位可以得心應手應用以上方法。

(2)立足基礎考點:無論多難多怪的題目,首先是要點明考察的考點,檢索體系中題目所需要的考點,羅列藍皮書中所學的基礎知識,彰顯基本功,然后再打開自己的論證思路,不斷細化,細化完之后再延伸相關考點,豐富答案,最后升華總結,因此基礎知識是根本。

(3)拓展人大老師的相關論文,這些在知行后期的熱點推送中都會為大家進行重點突破,不用擔心。

(4)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為拿到高分,對于一些書本規(guī)范地表述應當能夠做到識記,如果在基礎之上能夠?qū)w系的內(nèi)在邏輯以及考點的理論進行深度挖掘,也可以為答案增色不少,總結來說就是三個詞:法言法語、表述層層遞進以及適度拔高。

接下來簡要展示法理學真題:比如2022年論述題注重應然實然角度分析問題、2先行考點檢索,展開檢索到的考點基礎知識,進行細化,再展開拓展,最后升華總結的答題思路我們列舉2021年論述題進行展示

(二)法制史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耍以?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真題涉及考點

(1)2022年:材料分析:法律儒家化;論述題:清朝的“例”(法制史考題在考前一天終極押題課程全面命中)

(2)2021年:材料分析:先秦五刑、文景刑制改革;論述題:唐朝法律儒家化

(3)2020年:材料分析:親親得相首匿、親親尊尊、禮治的立法思想;論述題:近代民事立法

(4)2019年:材料分析:唐朝法律形式、禮刑關系;論述題:清末禮法之爭

(5)2018年:材料分析:宋朝提點刑獄司、審刑院(宋朝的司法制度);論述題:元清民族立法的異同

(6)2017年:材料分析:春秋決獄、親屬相隱(法律儒家化);論述題:明朝立法思想、文件和活動

法制史的題目主要是個別年份比較偏:2018分析題、論述題、2020論述題、2022論述題(但是2022論述題考前知行押題全面命中)

2.法制史出題風格

(1)法律儒家化必考

從開端到發(fā)展再到完善必須全面掌握,可以說除了2018年沒有直接考察法律儒家化,其他每一年都在考法律儒家化,這兩年更是大幅度地考察

(2)清末、唐朝、漢朝

這三個朝代也是考試重中之重,也是貫穿著法律儒家化的邏輯,因此涉及到這三個朝代的內(nèi)容也必須全面掌握

(3)其他朝代的特色制度

比如清朝、元朝的特色制度,明清的“例”的發(fā)展、宋朝特色的中央司法和地方司法的變遷,可以說這些考點都屬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考點,也是復習該朝代知行法學法律史講師重點提醒的制度

(4)適當關注熱點

近代民事立法的題目其實在民法典爭論的背景下出的,尤其是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的爭議在近代中國民事立法中就可以找到蹤跡,民商合一其實是在六法全書中第一次被采納,因此適當關注熱點也是必要的。

3.答案組織特點

(1)法律史三板斧之縱向知識體系作用

可以說上述的每一道題都需要充分展示平時學習過程中對于縱向知識體系的把握,比如2022年論述題例的淵源與發(fā)展,法律儒家化從漢朝到唐朝的發(fā)展。

(2)在具體制度和思想之間穿梭往返

盡管很多考題明確考察了思想和制度,比如2017年材料題、論述題,但是大家在學習還是答題一定要做到具體制度即聯(lián)系指導思想,指導思想即聯(lián)系具體制度,即便2021年論述題沒有提到要列舉法律儒家化的例子,也要在考場上有這樣的素質(zhì),結合法律儒家化的思想列舉具體的制度。

(3)綜合:法律史三板斧之答題三部曲

第一、定位,朝代,司法or行政or民事(體現(xiàn)橫向知識體系);第二、闡述具體內(nèi)容來龍去脈(縱向知識體系),在具體制度與思想中穿梭往返;第三、評價與影響(正反內(nèi)外前后)

下面結合2022年論述題展示以上提到的所有答案組織特點:

(三)憲法學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基于此,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真題涉及考點

(1)2022年:材料分析:各級人大的職權、制度可以改善的地方;論述題:監(jiān)察委(憲法學在考前一天終極押題課程,全面命中)

(2)2021年:材料分析:國家主席性質(zhì)地位職權、榮典權;論述題:選舉制度的普遍性原則

(3)2020年:材料分析:環(huán)境入憲,五位一體憲法規(guī)范變遷;論述題:人格尊嚴

(4)2019年:材料分析1: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基本法修改權、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材料分析2: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基本權利限制和限制的合憲性審查

(5)2018年:材料分析:合憲性審查;論述題:檢察機關的地位與職權

(6)2017年:材料分析:選舉制度;論述題:民主集中制、國務院總理

憲法是理論法當中難度較大的一門,且前幾年憲法出題也呈現(xiàn)出要么偏、要么難的趨勢:2019年兩道材料分析、2020材料分析、2018年材料分析、2017年材料分析。

2.憲法學出題風格

(1)總的來說,呈現(xiàn)出論述題一般較為基礎,材料題難度較大的出題風格。

(2)注重憲法教義學,重點考察法條變遷的內(nèi)容,比如2020年材料題;2019年兩道材料題,國家機構的考察更是背上憲法法條就可以直接拿分,因此大家復習一定要隨身攜帶憲法法條,而總論中一些比如憲政,憲法沖突等理論性內(nèi)容直接考察的可能性并不大。

(3)注重熱點考察,從18年修憲開始就是在不斷地考察憲法修正案的內(nèi)容,2022年終于考察了重點新增內(nèi)容監(jiān)察委員會,再之后的23考研24考研預測依舊會著重考察熱點,考察法條變遷。

(4)從2021年開始憲法考察就從基本權利的重點考察轉(zhuǎn)向國家機構,到22年幾乎考察了所有國家機構,除了人民法院和國務院,而前者較多重點內(nèi)容常在訴訟法中涉及,因此接下來的復習無論是基本權利還是國家機構還是合憲性審查都需要重點關注。

3.答案組織特點

(1)注重基礎知識

憲法中很多題目都是基本知識的深度挖掘,2017年的論述題考察的雖然是基本的民主集中制的體現(xiàn),但是需要考生結合總理負責制展現(xiàn)出民主集中制民主與集中的具體體現(xiàn)之處,因此首先需要展開基礎知識,羅列民主集中制的內(nèi)涵和總理的基礎知識,并分析何處是民主,何處是集中,何處是民主與集中。

(2)國家機構六要素

國家機構六要素包括:性質(zhì)與地位、組成與任期、與其他國家機構的關系(尤其是與人大的關系)、領導體制、職權(最為重要)以及該機構獨有特點的補充。這是每個知行學院都需要完全掌握的答題方法,一方面展現(xiàn)出基礎知識的扎實,另一方面也確保不會有任何遺漏,此處展示2022年論述題如何用國家機構七步法展示答案

(3)基本權利七步法

在論述題考到基本權利還是比較友好的,但是材料分析中考到基本權利則比較難,因為可能需要進行基本權利三階段分析,即保障——限制——限制的合憲性審查的分析,這也是每一位報考憲法與行政法專業(yè)的同學必須突破的重難點內(nèi)容。在知行憲法學的二輪強化課程中會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進行基本權利三階段分析,尤其是比例原則的論證。

(四)刑法學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真題涉及考點

(1)2022年:材料分析:教唆犯與共謀共同正犯、職務侵占罪能否涵蓋騙取和竊取的行為、盜竊罪(封緘物盜竊);論述題:正當化事由的認識錯誤(違法性阻卻事由和責任阻卻事由)、違法性認識錯誤

2022年考前熱點推動對職務侵占罪是否涵蓋騙取、竊取結合論文精準押中,下圖來自去年11月的刑法內(nèi)部推送文件37-38頁

(2)2021年:材料分析:公開盜竊與秘密盜竊、共同犯罪的主觀狀態(tài)、違法性認識錯誤;論述題:生命緊急避險

(3)2020年:材料分析:尋釁滋事罪、搶劫罪、搶奪罪與盜竊罪、刑法13條但書;論述題:刑事責任年齡、責任主義

(4)2019年:材料分析:共同正犯、聚眾斗毆罪法律擬制、聚眾斗毆罪中正當防衛(wèi)的認定;論述題:非法拘禁罪的結果加重犯和擬制

(5)2018年:材料分析:以其他方法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罪刑法定原則;論述題: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監(jiān)督過失理論

(6)2017年:材料分析:過失共同犯罪、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釋、自首;論述題:財產(chǎn)犯罪的客體

相比之下,2017、2018年的刑法初試真題較難,近幾年比較難度比較穩(wěn)定,不過每年的材料分析題還是比較有區(qū)分度

2.出題風格

(1)注重刑法教義學,即便是犯罪論極少的法條,也注重對共同犯罪條文或者教唆犯等知識點規(guī)范內(nèi)容的解釋,分論則更要注重法條,比如19年論述題,20年材料題

(2)和法考契合度較高,無論是交通肇事罪、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聚眾斗毆還是公開盜竊等等問題都是法考考察的重點內(nèi)容,因此大家直接在法考的基礎上直接繼續(xù)深入挖掘。

(3)注重理論深度的挖掘,考研的題型注定會更加注重理論與說理,比如17年的兩道題,22年的論述題,都是理論的具體展開,因此學有余力的同學需要對刑法制度的來龍去脈以及背后的原理進行深入剖析。

3.答案組織特色

(1)注重基礎知識,每道題無論多難,先就考點展開各個罪名的構成要件,接著再對構成要件的理論加以闡釋,將案例中的案情涵射于構成要件之中,無論是什么樣的題型都是如此,比如2020年的論述題,必須要將責任能力和責任年齡的概念剖析出來,抓住辨認和控制兩個要素,從而進行分析,便能夠拿到不錯的分數(shù)。

(2)深入剖析,挖掘每個要件背后的考點,刑法案例中的每句話都要仔細斟酌背后的考點,經(jīng)常一個問30分,那就需要大家對每句話進行拆解,應用法學真題當中也沒有廢話,因此不存在無用條件

(3)全面思考問題,確保沒有遺漏,尤其體現(xiàn)在2022年的論述題,大多數(shù)同學都會遺漏容許性構成要件錯誤,只觀察到違法性認識錯誤。

下面具體展示2022年的論述題分析與解答

(五)民法學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民法學每年初試案例題的難度都是非常大的,考察拆解題干、識別案情、思維縝密、民法基礎等各個方面的能力

1.真題涉及考點

(1)2022年:材料分析題:公司對外擔保、上市公司對外擔保(涉及相互擔保、母公司為子公司擔保等等案情)、公司法律行為的效果歸屬、擔保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出租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所有權歸屬、出租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法律行為效力、未經(jīng)登記不動產(chǎn)抵押的效力;論述題:意思表示解釋規(guī)則

(2)2021年:《民法典》的溯及力、房地一體規(guī)則、報批合同對于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報批對于國有資產(chǎn)保值問題;論述題:債權讓與的限制性保護545條

(3)2020年:電子商務合同成立認定491條、意思表示構成要素與解釋規(guī)則、法律行為成立與生效、重大誤解撤銷;論述題:合同法定解除權563條

(4)2019年: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跳單行為、惡意串通、解除合同后的合同效力、虧本合同的風險負擔;論述題:法人的分類

(5)2018年:違反強制性規(guī)定對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影響;論述題:無權代理

(6)2017年:公司對外擔保、公司法16條的性質(zhì)、相對方的盡職調(diào)查義務的尺度;論述題:意思表示

2.出題風格

(1)僅僅圍繞法條,可以說民法學考研初試只會涉及法條較為明晰的考點,也不會純粹考無法條依據(jù)的理論爭議,也就是說無權行為、無因有因、給付不當?shù)美c非給付型不當?shù)美壤碚撦^大爭議問題不會考

(2)只考重點內(nèi)容,尤其是總則、物權、合同三編的內(nèi)容,法律行為意思表示更是翻來覆去地考,由于擔保司法解釋出臺使得擔保極其熱門,因此今年仍需要對擔保物權重點管制

(3)側重熱點,何為熱點,比如2022年考察意思表示解釋,也可以從10月末人大召開總則編司法解釋研討會找到根據(jù),142條是否回應真意保留也是學者討論的熱點,因此今年可能需要適當關注合同編司法解釋。

(4)案例較難,但是論述題比較基礎,因此20分的論述題是著重需要掌握的內(nèi)容,確保五十分的民法學拿到三十幾分。

3.答案組織特色

(1)仔細解讀每條案情,民法案例總是非常長,需要細心研讀,但是要注意的是,出題老師不會放任何一句多余的話,尤其體現(xiàn)在2022年的案例題。

(2)解讀案情之后,展開基礎知識,點出理論爭議,盡可能展示不同的觀點,有的案例甚至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多少都存在觀點爭鳴。

(3)依據(jù)法條展開論證,不空談理論,嚴格依據(jù)法教義學組織答案。

(4)結合人大法學院老師的論文進行拓展,加深對該知識點背后原理的挖掘。

下面展示2022年的人大法學考研民法案例題的答案解析,充分展示法教義學考察方向和答題特點:

(六)知識產(chǎn)權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耍以?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真題涉及考點:

(1)2022年:材料分析:廣播權修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著作權權利兜底條款;論述題:藥品專利早期糾紛解決制度

知識產(chǎn)權考前專門提醒專利權修改以及在李琛老師的論文中詳細展示廣播權修改的之前對類似案件的處理,展示該問題的來龍去脈,對于2022年材料題的解題具有重大價值,下圖展示去年11月份知產(chǎn)內(nèi)部推送文件,全面押中2022年初試材料題

(2)2021年:材料分析:作品類型化、作品類型法定;論述題:商標的功能

(3)2020年:材料分析:禁止不正當競爭;論述題:《商標法》修改與立法主旨

(4)2019年:材料分析:外觀設計構成要件、商標、在先權利;論述題: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

(5)2018年:材料分析:商業(yè)秘密概念與保護模式;論述題:知識產(chǎn)權入《民法典》

(6)2017年:材料分析:作品構成要件(形象是否構成作品、姓名是否構成作品)、禁止不正當競爭;論述題:商標顯著性

知識產(chǎn)權出題相較民法、刑法來說難度較低一些,是性價比極高的學科。

2.出題風格:

(1)新法必考:知識產(chǎn)權這幾年每年都是圍繞著2019年《商標法》修改、2020年《著作權法》《專利法》修改,其中新發(fā)的內(nèi)容還沒有窮盡,因此大家還需要對新法修改的內(nèi)容繼續(xù)重點掌握

(2)切入點較?。罕热缑鎸?022年的出題,很多人上考場不知道寫什么,一道30分的題目似乎只有一個切入點,甚至在書本也找不到答案,這也是知識產(chǎn)權試題的難度所在。

(3)著作權必考:每年無論是考專利還是商標還是禁止不正當競爭,著作權法都是必考的,這也是人大知產(chǎn)教研室老師研究很深入的內(nèi)容,因此大家復習知識產(chǎn)權一定要對著作權引起足夠重視

3.答案組織特色

(1)注重體系化,上文已經(jīng)說到知識產(chǎn)權出題切口較小,需要大家對考點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剖析之后,對制度的原因,制度的優(yōu)劣,制度的互動(比如權利的救濟和限制的關系等),制度的區(qū)別等等都展開論述,從而做到人有我優(yōu)。

(2)注重制度來龍去脈。對于涉及修法內(nèi)容的題目,尤其需要關注修法之前的處理和修法之后的處理,從中把握制度變化的原因,更深刻理解制度的構成要件的變化。尤其是我國知識產(chǎn)權制度繼受相關國際公約,對于制度繼受的過程不免會存在相關問題

下面展示2022年案例分析題的答案,體現(xiàn)制度分析的體系化和制度的來龍去脈化

(七)國際法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真題涉及考點

(1)2022年:材料分析: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論述題:國家管轄權與引渡

(2)2021年:材料分析: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國際國家法和國際領土法;論述題:國家豁免權和外交豁免權

2.出題風格

(1)17以來只考察國際公法,復習中可以投入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給國際公法。

(2)重者衡重:比如國際法基本原則,聯(lián)合國憲章原則等;那么冷門章節(jié)不會考察,比如外層空間法和航空法

(3)材料題角度多元,選取一個小的切口展開答題;論述題以概念辨析為主流,比如國家豁免和外交豁免的區(qū)別

3.答案組織特色

(1)注意回扣教材的基本概念與基本體系,比如2022年的材料題比較抽象,但是離不開重點章節(jié)的基本內(nèi)容與基本概念,選取基本原則這個點展開相關論述。

(2)注意答題的體系性,總論分論的有機呼應。國際公法對于初學者會認為是比較割裂的部分法,實際上需要有以總論去串聯(lián)各個小法的內(nèi)容,用分論呼應總論,不能割裂去觀察各個國際公法的部分,因此答題也需要有中心有邏輯地答題,比如寫總論的內(nèi)容需要以分論的知識作為材料輔助自己的論點。

(3)今年兩道題題干都明確寫明舉例分析,側面看出老師希望以時事為導向開展國際法的復習,在備考2023年及以后的考研中,可以在答題過程中有意識加入一些國際政治、國際時事的例證。

(八)訴訟法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真題涉及考點

民事訴訟法:

(1)2022年:訴與訴權(規(guī)制濫用訴權);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誠信原則)

(2)2021年:民事訴訟證明(證明責任分配規(guī)則);上訴審程序(禁止不利益變更原則)

(3)2020年: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處分原則)

(4)2019年: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一審普通程序(既判力);二審程序(二審范圍的有限性);再審程序(再審范圍的有限性)

(5)2018年:民事訴訟證明(證明標準)

(6)2017年:多數(shù)人訴訟(訴訟第三人);再審程序(第三人撤銷之訴);強制執(zhí)行制度(案外人申請再審和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制度)

刑事訴訟法:

(1)2022年: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刑事審判程序概述(以審判為中心)

(2)2021年:刑事訴訟基本原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量刑建議的法律效果)

(3)2020年: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不得強迫任何人自證其罪原則、重調(diào)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原則);證據(jù)與證明(非法證據(jù)排除制度)

(4)2019年:刑事訴訟基本原則(認罪認罰從寬原則)

(5)2018年: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不被強迫自證其罪原則、沉默權);證據(jù)與證明(舉證責任、非法證據(jù))

(6)2017年: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檢察監(jiān)督原則);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fā)展(刑事訴訟模式)

2、訴訟法出題風格

(1)一道材料題,一道論述題

近六年的題目都是一道材料題,一道論述題;材料題考察民事訴訟法的概率較大,而論述題考察刑事訴訟法的概率較大,當然這不是一定的。無論是材料題還是論述題,最后都需要我們完整地對某個問題進行分析剖論,相對而言材料題更考驗考生將知識點與材料相結合的能力。

(2)重視基礎,適當拔高

訴訟法的出題非常重視基礎知識,將基礎打扎實了以后就可以得到大部分的分數(shù)。近年來訴訟法也有一些拔高要求的出題,例如2022年考察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與以審判為中心的理念,就需要對現(xiàn)有的制度不足之處有一定的了解,并不僅僅滿足于機械闡述知識點。所以在重視掌握基礎的同時,也要對重點制度有進一步的了解。

(3)重點清晰

通過對近六年真題的知識點整理可以看出,訴訟法的重點非常清晰,例如民訴與刑訴的基本原則都是重中之重,刑訴的基本原則更是近六年必考的章節(jié)。在學習的時候哪些是重點知識點,我們的講義中也標注出來了,這些知識都是出題側重點。

(4)考察融會貫通的能力

雖然訴訟法偏重考察基礎知識,但是在出題中也可以看出老師希望考生能夠真正地理解知識,能夠靈活運用、融會貫通。最好的例子就是2017年初試要求論述民事訴訟中對案外第三人的權益保護制度體系,這需要把整本書中關于第三人的制度都提煉出來,自己組織答案,而不是直接找到書本上的某塊知識點就可以寫出答案。還有一些問題雖然明面上問的是一個知識點,實際上也可以發(fā)散聯(lián)系到其他章節(jié)的知識點,讓我們的答案更加飽滿完整。

3、訴訟法答案組織特點

(1)要將基本的重點概念分點論述清楚。

(2)把所有與問題有聯(lián)系的原則、理念、制度都要寫到,不要遺漏。

(3)重視訴訟法的基本原則理念,許多制度和基本理念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理解和組織答案的時候不能孤立地將制度和原則理念分割開來。

(4)注意邏輯自洽,材料題答案要與題目結合。

下面展示2020年刑事訴訟法論述題真題答案,展現(xiàn)以上的答案組織特色:

(九)經(jīng)濟法學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耍以?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真題涉及考點

(1)2022年

【材料分析題】市場規(guī)制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

【論述題】經(jīng)濟法總論——經(jīng)濟法的概念、本質(zhì)和基本原則

(2)2021年

【材料分析題】宏觀調(diào)控法——金融法——金融機構組織法——政策性銀行法

【論述題】經(jīng)濟法總論——經(jīng)濟法的概念、本質(zhì)和基本原則

(3)2020年

【材料分析題】宏觀調(diào)控法——稅法

【論述題】宏觀調(diào)控法——宏觀調(diào)控法原理

(4)2019年

【材料分析題】宏觀調(diào)控法——稅法——個人所得稅法

【論述題】市場規(guī)制法——市場規(guī)制法原理——市場規(guī)制法概述

(5)2018年

【材料分析題】市場規(guī)制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

【論述題】宏觀調(diào)控法——稅法

(6)2017年

【材料分析題】宏觀調(diào)控法——財政法——預算法

【論述題】宏觀調(diào)控法——金融法

其中難度較大的是2021年材料分析題第二問和2017年的論述題。

2.經(jīng)濟法學出題風格

(1)論述題向總論回歸。從2019年起,經(jīng)濟法部分的論述題有向總論回歸的趨勢,應當注意的是,對總論的考察不只是狹義上的“經(jīng)濟法總論”這一編的內(nèi)容,還包括經(jīng)濟法“一體兩翼”的基本框架下,“兩翼”(即市場規(guī)制法和宏觀調(diào)控法)的概述/原理,即廣義上的“總論”部分的內(nèi)容。

(2)重者恒重。在人大法學考研的經(jīng)濟法部分初試的考察中,近幾年基本都會涉及“總論”的內(nèi)容;而在分論的“一體兩翼”中,對于“一體”(即經(jīng)濟法主體)的考察相對較少,主要仍然是對“兩翼”(即市場規(guī)制法和宏觀調(diào)控法),特別是其中的重點章節(jié)的考察,如:市場規(guī)制法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反壟斷法部分,宏觀調(diào)控法的稅法和金融法部分。

(3)呼應“大”熱點。經(jīng)濟法初試一般并不回避當年的熱點,這一點最明顯的體現(xiàn)是2022年初試對于“兩反法”的考察和2019年初試對于個人所得稅法的考察,二者都是修法熱點;同時在材料中也會涉及到實務熱點,如果在考前對于相關實務問題有一定深度的理論思考,在作答的過程中會更加游刃有余。但在此處特別強調(diào),由于經(jīng)濟法具有較強的政策性特點,每年能夠稱之為“熱點”的理論問題和實務問題非常多,經(jīng)濟法初試真題呼應的往往是修改法律級別的熱點和已經(jīng)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的熱點,而對于一些“小”規(guī)范的頒布和修改、“小”事件的發(fā)生和引發(fā)的“小”討論,一般不足以成為經(jīng)濟法初試題目考察中關注的“熱點”。

3.答案組織特點

(1)回歸基礎知識。雖然經(jīng)濟法具有較強的政策性,但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是始終不變的。不論經(jīng)濟法中的法律規(guī)范如何修改,實務中有什么新的操作和問題,不論是初試還是復試,都必須以經(jīng)濟法基礎知識為支撐,基本分數(shù)就已經(jīng)有了保障,做到“人無我有”。

(2)建立體系思維——目光在總論和分論之間穿梭往返。不論是狹義上的“經(jīng)濟法總論”,還是經(jīng)濟法分論“一體兩翼”的基本框架下,各部分的概述/原理這些廣義上的“總論”,都既是直接解答論述題的答案,也是回答分論問題時最后升華的素材,更是在不知道題目如何作答時,仍然可以大而化之地寫滿一篇的材料支撐。理解、記憶和運用總論,可以通過分論的知識來解讀和論證;分論在掌握零散的基礎知識后,欲建立體系化思維,也需要通過總論的知識進行補充和支撐,以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下面展示2021年的經(jīng)濟法論述題展示總論分論穿梭往返

(十)環(huán)境法

大三下學期,我在校課程還是比較多的,一周大概有六門課左右,每門課至少兩小時時長,故而其實準備考研的時間并不充裕。但是,5月到6月是我最富有考研激情的時間段:一來是因為剛剛進入考研,尚未感受到疲憊;二來是因為剛剛作出放棄保研的決定,該決定的刺激作用仍然巨大?;诖?,我在5月到6月的時間里,基本上堪稱每日無休,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線下課程就是進圖書館準備考研。在這兩個月中,根據(jù)每天課程量不等,我一般學習6小時到10小時。

1.所涉考點

(1)2022:材料分析:環(huán)境法律關系、環(huán)境法淵源;論述題:公眾參與原則

(2)2021:材料分析:環(huán)境侵權責任構成要件、修復責任、生態(tài)損害懲罰性賠償;論述題:環(huán)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污許可管理制度

(3)2020:材料分析:清潔生產(chǎn)、促進性立法;論述題:環(huán)境公益訴訟、生態(tài)損害賠償訴訟

(4)2019:材料分析:環(huán)境信息公開制度、公眾參與原則;論述題:環(huán)境民事公益訴訟、環(huán)境侵權訴訟

(5)2018:材料分析:生態(tài)保護補償制度;論述題:環(huán)境資源管理體制改革

(6)2017:材料分析:大氣污染防治、源頭治理;論述題:環(huán)境公益訴訟、環(huán)境侵權訴訟

2.命題風格

(1) 覆蓋廣泛,但始終圍繞“一個中心”

題目可能會涉及大氣法、水法等要素法,但總體上圍繞一個中心,即《環(huán)境保護法》這一基本法。出題重點在環(huán)境法基本原則、基本制度、環(huán)境行政和環(huán)境法律責任的知識點上。即使今后考試涉及考生不熟悉的其他要素法,也可利用環(huán)境法總論的知識對其進行分析。

(2) 綜合性強,以其他學科為基礎

環(huán)境法是一個新興學科,里面會綜合運用民法、行政法、刑法的各種調(diào)整方法。這一點體現(xiàn)在人大環(huán)境法題目上就是考生需要掌握一部分傳統(tǒng)法律部門的基礎知識,再在此基礎上寫出具有環(huán)境法特性的答案。?

(3) 注重前沿熱點,緊隨學術動態(tài)

環(huán)境法是一個新興而活躍的研究領域,當年學界討論最熱的話題往往就會出現(xiàn)在題目之中,這就對考生備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備考時切忌“一心只讀圣賢書”,還要以敏銳的洞察力關注學界動態(tài)與環(huán)境實踐。不過也不必擔心,知行法學在沖刺階段會整理當年的熱點,可以覆蓋全部命題范圍。

3.答案組織特點

(1)以全局性和科學性的視角構建答案

環(huán)境法答題角度一定要全面而周延,不僅可以從憲法、民法和行政法的視角來思考,更要從環(huán)境科學、生態(tài)學、政策學、經(jīng)濟學的眼光出發(fā)去分析環(huán)境法律問題。

(2)以思維和邏輯整合答案

環(huán)境法的案例分析題目通常涉及民事或行政法律關系,可以按照法律關系主體、客體和內(nèi)容的邏輯對題目進行拆解與分析;當題目涉及環(huán)境法義務主體時,可從國家、企業(yè)和公眾等角度組織答案;近六年的真題,有五年考察到關系類的題目,需注意同級概念的關系通常分為聯(lián)系和區(qū)別,有時需要引申出概念之間的銜接和融合問題;不同級概念的關系在環(huán)境法領域往往是下級是上級的前提、途徑或重要保障。

下面展示2022年論述題表現(xiàn)以上提到的答案特點

三、最后

對于真題,知行法學一向采取完全公開,不收群眾一針一線的策略,因此大家聯(lián)系班主任師兄(微信號ruclaw59)獲取需要的相關真題。

最后祝愿以上對2017-2022年真題的總結可以幫助大家真正讀懂人大法學考研初試考什么,答題寫什么。

經(jīng)驗分享

成敗之間的得失與彷徨——二戰(zhàn)考研人大民商法經(jīng)驗貼

一年兩考一戰(zhàn)人大刑法上岸:也許走得慢,但一定要堅定向前

手持吳鉤亦持筆,家國天下在心中——從人大金融到憲法與行政法

知產(chǎn)初試第一經(jīng)驗分享與知行戰(zhàn)績:艱難的人大法學考研三戰(zhàn)之路

狀元經(jīng)驗丨2022年人大法學考研訴訟法總分第一名:程序正當性關乎正義的尺度

從軍都山到明德堂:我的憲法學求索之路

一文讀懂人大法學考研中的少干計劃和經(jīng)驗教訓:一場遍體鱗傷的“豪賭”

一戰(zhàn)人大民商法398分:我想去中國最好的法學院去讀書

狀元經(jīng)驗丨板凳甘坐數(shù)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二戰(zhàn)人大法律史第一名

在職律師N戰(zhàn)上岸人大訴訟法:初試398,綜合第二名

四非二本391分上岸人大民商法:我曾經(jīng)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狀元經(jīng)驗丨2022年人大法學考研刑法狀元分享——當局者清,死去活來

雙非二本二戰(zhàn)人大法學考研上岸:自我懷疑,不如提高執(zhí)行力

二戰(zhàn)人大法學考研386分經(jīng)驗教訓貼:九層之塔,起于壘土

西政學子二戰(zhàn)考研上岸人大民商法:2019年萌發(fā)的夢想在2022年春天終于如愿以償

一戰(zhàn)考研上岸人大國際法:最好的心態(tài)就是“只要日日新,年年有進步”

非法本上岸人大法學院物證技術學方向:理科生的福音

訴訟法02方向物證技術經(jīng)驗分享:普通物理、普通化學、物證技術學


更多詳情請關注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知行法學,學術型輔導團隊,日常發(fā)布人大法學考研最新消息,提供法學考研一站式解決方案,有專業(yè)、有方法、有溫度、有態(tài)度。


人大法學考研【知行法學丨百日沖刺:一文讀懂人大法學考研中的真題解析】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师宗县| 鄂伦春自治旗| 蒙阴县| 黄冈市| 桃园市| 儋州市| 克东县| 湖北省| 云阳县| 南川市| 泾源县| 乐亭县| 徐闻县| 马关县| 望江县| 新余市| 土默特右旗| 太谷县| 东辽县| 恩平市| 丁青县| 孝感市| 宾阳县| 嘉兴市| 德化县| 靖远县| 邵东县| 赤城县| 新野县| 青川县| 漳州市| 玉龙| 南城县| 广丰县| 三门峡市| 正阳县| 公主岭市| 柳州市| 保亭| 乐东|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