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之心,誰沒有呢?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情緒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但它卻能左右你全部的生活。今天,你的情緒還好嗎?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電影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對小情侶本來在甜蜜的吃東西,這時迎面走過來一個美女,男生的目光情不自禁的被吸引,然后女朋友生氣地盯著自己男朋友。這是吃醋的一種表現(xiàn),但它的本質其實是嫉妒。
嫉妒心理不僅存在于愛情中,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產(chǎn)生嫉妒之心。比如,當和自己同時進公司的同事,偶然一次機會,因為工作出眾而得到老板的認可、甚至是升職時,我們就會嫉妒。那么到底嫉妒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嫉妒又是因為什么而產(chǎn)生的呢?今天,檸檬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從心理學上來說,嫉妒就是因為別人的優(yōu)越而產(chǎn)生的心理,換句話來說,當你們明確感受到別人比你強、比你好或者比你幸運的時候,你就會對別人產(chǎn)生嫉妒,嫉妒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情緒,它包含著冷漠、貶低、排斥或者是敵視的態(tài)度。因為每個人都有猴王心理和報復心理,所以一旦放任就可能產(chǎn)生嫉妒心。
那么,我們又是因為什么產(chǎn)生嫉妒心理的呢?
第一,嫉妒來源于同一領域里的競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嫉妒是具有等級性的,也就是說只有處于同一競爭領域的兩個競爭者才會有嫉妒心理和嫉妒行為。舉個例子,很多個男生追求同一個女生,如果其中一個男生得到了和這個女生約會的機會,那么其他人自然會嫉妒他;那如果這個男生得到的約會機會是和另一個女生的,那么其他人也就不會嫉妒他。同時,等級性還意味著我們只會嫉妒同一領域里比自己強的人,而不是比自己弱的人,因為比自己弱的人對于我們來說是沒有競爭力的。
第二,嫉妒來源于某種被破壞的優(yōu)越感。有人曾這么說過:“嫉妒乃是一種被破壞的優(yōu)越感,也可以稱之為優(yōu)越感被破壞后的心理反應?!北热缯f,小孩子看到別人的父母抱著他們自己的孩子,會羨慕,但不會嫉妒;但是當他們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抱著別人的孩子,他們就不樂意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在別人的 父母面前沒有優(yōu)越感,但是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卻是有絕對的優(yōu)越感,他們會認為爸爸媽媽最愛的是自己,如果最愛的人都不抱自己而去抱別人,當然會不開心、會嫉妒啦!這也就是孩子最明顯的嫉妒心理。
第三,猴王心理和報復心理的結合會導致嫉妒心理。我們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先天具有一種強烈的自我為尊的意識,也就是自己是猴王,渴望別人認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最有能力的最強者,這就是所謂的猴王心理。當有人不把自己當成最重要的人、自己也承認確實不如別人時,實質上也就是挫傷了我們的“唯我獨尊”的心理,我們會表現(xiàn)出自卑、傷心、不安等心理狀態(tài),而這一切伴隨而來的往往是痛苦。痛苦之后,人的報復心理機制就決定了人會采取一定的措施給該人以報復,對那個奪走自己優(yōu)越感的人進行人身傷害、財務破壞,以及言語傷害等。報復心理,其實就是一種我不好你也不能好的心態(tài)。也就是說,因為人都有猴王心理和報復心理,所以人都可能會產(chǎn)生嫉妒心理。
所以,當你察覺自己產(chǎn)生了嫉妒心理之后,不要過多自責,要學會正確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