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為百病之藥:不同時間喝不同的茶養(yǎng)生效果好。在古代,茶即是藥
茶為百病之藥:不同時間喝不同的茶養(yǎng)生效果好。在古代,茶即是藥,并被醫(yī)書所載錄。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神農嘗遍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見,茶的起源應該是作為藥用的。蘇軾言:“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大碗茶?!睔v史上也相傳,神農嘗遍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在中國文化中占有獨特的地位。茶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是從品茗斗茶開始的。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煉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內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國歷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茶在很多人心目中并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一種生活中的必需品,古語云:“睡起有茶飴有飯,行看流水坐看云”,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早在唐宋時代之前,茶已成為文人學者的描寫對象,諸如借茶寫人事,抒發(fā)胸懷,感悟人生。今天我們不僅可以讀到茶圣陸羽的名著《茶經》,而且還可以讀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蘇東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詩詞宗師們的詠茶佳句。仔細翻閱古代的文學藝術作品,我們還可以看到,茶還是繪畫家、音樂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題材。陸游曾寫下:“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靶翖壖补P下的品茶是:”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在屋中點上一盤香,品幾口茶來消磨時光,這樣的生活是何等的悠閑美好?”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耙购筚p一輪明月,晨前觀一時朝霞,這時品一杯香茗,真是何等的神仙般的生活?明朝時期,士大夫階層承襲了唐宋以來的飲茶的風氣,并且在此基礎之上,將飲茶,會友,陶冶情操,談論琴棋書畫相結合起來,對于烹茶所用的泉水,灶具,飲茶時所用的茗具,以及品茶的過程等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 花有很好的養(yǎng)生價值,但也是有講究的。 早上適宜喝紅茶:人在睡了一夜之后,身體往往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喝紅茶則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同時能夠祛除體內寒氣,讓大腦供血充足。紅茶性質溫和,可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沖泡一杯,在吃過早餐后飲用,也可加入適量牛奶一起飲。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空腹喝茶,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因,空腹喝,可令腸道吸收過多的咖啡因,會出現(xiàn)心慌、尿頻等不良反應。時間久了,還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B的吸收。 午后適宜喝青茶或綠茶:通常情況下,人體在中午時分會肝火旺盛,此時飲用綠茶或者青茶可使這一癥狀得到緩解。青茶(如鐵觀音)性甘涼,入肝經,能清肝膽熱,化解肝臟毒素,且維生素E含量豐富,能抵抗衰老;綠茶則入腎經,利水去濁,令排尿順暢。另外,綠茶中茶多酚含量極高,抗氧化、消炎效果好。 晚間適宜喝黑茶:人在吃了三餐之后,身體會積聚一些肥膩之物在消化系統(tǒng)內,倘若晚飯后能夠飲用一杯黑茶則有助于分解積聚的脂肪,既暖胃又助消化。黑茶性質較溫純,不會影響睡眠。黑茶首選云南普洱,不過,普洱的味道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那么可用白茶代替,比如福建壽眉。壽眉入肺經,茶性平和,也不會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