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織田信長不干:日本幕府時代的“副將軍”是什么東西?
永祿十一年(1568年)織田信長上洛成功后,他擁立的室町幕府第十六代將軍足利義昭想讓織田信長出任“副將軍”,但被織田信長拒絕??椞镄砰L拒絕“副將軍”的首要原因當然是不想受制于室町幕府的體系,但應該覺得幕府時代的“副將軍”不舒服。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奈良時代,日本大和王朝開始向本州島東部擴張,進攻當?shù)氐脑∶癜⒁僚耍ㄎr夷)。為了應對戰(zhàn)爭,大和王朝設了“鎮(zhèn)東將軍”、“持節(jié)大將軍”、“征東大使”等令外官,是為征夷大將軍的雛形。延歷13年(794年),大伴弟麻呂出任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征夷(蝦夷)大將軍。

不過大伴弟麻呂本人不擅打仗,實際指揮是由征夷副將軍、后來的第二位征夷大將軍坂上田村麻呂負責。后世一般將坂上田村麻呂視為實際上的第一位征夷大將軍。因為有了坂上田村麻呂的先例,所以征夷副將軍雖然是征夷大將軍的第一副手,但任免權在天皇和朝廷手中。

從源賴朝建立幕府政權到江戶幕府滅亡,征夷副將軍從來沒有被正式任命過。正因如此,日本幕府時代的“副將軍”并不是正式官職而是類似于外號的尊稱。根據(jù)史料記載,日本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副將軍”的人是鐮倉幕府第九代執(zhí)權北條貞時(當副將軍相州太守平朝臣)。

室町幕府初期,初代將軍足利尊氏的弟弟足利直義控制了整個幕政,與哥哥并稱為“二御所”,也因此被尊稱為“副將軍”。不過足利直義后來與足利尊氏的關系公開破裂,引發(fā)了“觀應之亂”。另外,室町幕府鐮倉公方的分支(如古河公方、小弓公方)也被稱為“關東副將軍”。

到了江戶時代,日本歷史上最強勢的德川幕府當然不會允許“副將軍”的實際存在。因此江戶時代的“副將軍”完全成為榮譽稱號,影響力比較大的藩主(大名)都可以被稱為“副將軍”(如伊達政宗)。而被稱為“副將軍”次數(shù)最多的大名家族是江戶幕府“御三家”之一的水戶德川家。

綜合來講,日本幕府時代的“副將軍”在名義上從來沒正式存在過,只是外號而已。因此日本幕府時代的“副將軍”在禮制上就無法與征夷大將軍抗衡,在江戶時代甚至都沒有參與幕政的資格??椞镄砰L拒絕出任所謂的“副將軍”恐怕也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