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2000年前記載罕見天象,科學家10600光年外發(fā)現殘?。?/h1>


很多人都看過前段時間大熱的電影《流浪地球》,太陽即將膨脹爆發(fā),人類不得不拖著地球浪跡天涯。在經過木星軌道時,地球不幸被木星引力捕獲,眼看就要落入木星,徹底玩完。這時地球大氣層的物質被木星吸積,像龍卷風一樣飆向木星。
這相似的一幕實際在浩瀚宇宙中時有發(fā)生,不過不是行星吸積行星,而是白矮星吸積恒星。當雙星系統(tǒng)中的白矮星和恒星過分親熱,越過恒星的洛希半徑時,它就會從恒星大氣中穩(wěn)定地吸積物質,直到在它的表面發(fā)生劇烈的核爆炸,亮度驟然增加數萬甚至數百萬倍,持續(xù)幾個星期到幾年??茖W家們將這種天體現象稱為新星爆炸,爆發(fā)后它將留下大量氣體和塵埃,形成星云一樣的殘骸。值得注意的是,新星爆炸和超新星爆炸是不同的概念。

2000多年前的公元前48年,中國古代的星象學家們就見證了10600光年外一顆新星的爆炸,記載在《漢書》里:漢初元元年四月,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東第二星,東可四尺。
2000年后,德國哥廷根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循著古籍中的蛛絲馬跡,借助現代望遠鏡的持續(xù)跟蹤,終于發(fā)現了這顆恒星爆炸的殘骸,證實了中國古代對太陽系外這一古老事件的觀測。

2015年到2017年,研究人員利用位于智利的甚大望遠鏡上的MUSE儀器,對射手座銀河系球核附近的M22球狀星團進行了觀測,時間一共7天。MUSE儀器不但可以產生圖像,還能按顏色同步分離星光,并形成恒星亮度顏色函數,尤其適合尋找只發(fā)出某種顏色光線的星云。
M22是離地球最近的球狀星團之一,位于射手座大約10600光年處,包含約7萬顆恒星,直徑99光年,非常密集,從地球上看去幾乎和月亮、太陽一樣大。然而受銀河系塵埃的影響,它的亮度實際很低,只勉強落在肉眼可見的范圍內,所以并不引人注目。

研究人員在尋找具有白矮星的雙星系統(tǒng)時,偶然發(fā)現了這個新星的殘骸。計算表明這些殘骸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并且估計新星爆炸時能在地球上看見,研究人員轉而在古書中尋找記載,最終在中國古代的《漢書》中找到了答案,確定這片殘骸就是公元前48年那顆青白色大如瓜的“客星”。
實際測量表明,這片由氫氣及其它氣體形成的紅色明亮星云,直徑約8000個天文單位,不過它的質量很小,只有地球的30倍,因而非常稀薄。

2000年星轉斗移,人類文明已飛速發(fā)展,天翻地覆,然而我們竟然還能在同一片天空下,和古人一起見證同一個神奇罕見的宇宙現象,并確認其發(fā)生的時間,真的讓人有時空轉換,恍如隔世的感覺,人類知識的傳承是多么的重要啊。不過這不是中國古籍中第一次記載這種神奇的天文現象,著名的超新星爆炸遺跡蟹狀星云,也是由中國古籍記載,從而確認發(fā)生在公元1054年的。
這項研究即將發(fā)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注: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嚴正聲明:本號文章均為原創(chuàng),禁止任何形式的全文或部分盜用,包括視頻、音頻轉化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