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 | 今天的主線任務是解決最讓留學生頭疼的問題垃圾分類
隨著濕潤溫暖的空氣吹到東京,細菌和蚊蟲也開始一年一度的卷土重來。剛到東京的同學們有沒有因為垃圾分類而頭疼呢?
一周丟一次的塑料垃圾,一周2次的可燃垃圾等,剛從國內(nèi)來到日本,從大房子變成租小房子的人應該很難適應這種扔垃圾頻率吧。但是,從環(huán)保的角度出發(fā),這樣的分類是真的值得我們?nèi)プ龊蛨猿值摹?/p>

在日本生活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會在最開始就收到從市區(qū)政府那得到的獨屬于該地區(qū)的垃圾分類指南和扔垃圾的天數(shù)規(guī)定。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它繁瑣,是因為日本的垃圾分類特別細致入微,各地的規(guī)定和收集的天數(shù)也各不相同。所以即使是日本人,剛搬家到新地方的時候,都會想辦法從房東或者鄰居處入手一份當?shù)氐睦诸愔改稀?/p>
日本的家庭垃圾分類必須分為「不可燃垃圾」、「可燃垃圾」、「瓶、罐」、「家庭用小型電氣」、「危險器物」等各式各樣。

以東京都中野區(qū)為例,「可燃垃圾」1星期2次,「不可燃垃圾」又各自分為「塑料類」(一星期1次)、「瓶、罐」(1星期一次)、「鍋爐、金屬」(1星期一次)。
至于「家庭用小型電氣」則為一個月一次,「新聞、雜志、書籍、紙箱」也是一個月一次。
同時,在日本丟大型垃圾是要處理費的。大型垃圾的定義和處理電話也可以在該垃圾分類指南上找到。

在這份垃圾分類說明上,除了收集日以外,也對垃圾的分類項目劃分得非常細致,諸如,瓶子是瓶類但是標簽和蓋子必須分類到「塑料類」。
「溫度計、電池、打火機」之類的危險器物是「鍋爐、金屬」收集日,垃圾袋必須與鍋爐、金屬分開等等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
乍看之下很麻煩,其實也真的很麻煩。因此,一般家庭都剪下垃圾分類指南里的「一年垃圾收集表」,貼在冰箱或廚房墻上,以免弄錯。
倒垃圾的時間是一般是早上8點半之前。雖然清潔隊并非每次都在8點半就來收集,可是,有時就是會在9點左右來收集,趕不上的話,便得再等下一次。

要是忘了在當天丟,家里就會積存一大堆垃圾。而且除了生鮮廚余可以用半透明垃圾袋,其他垃圾袋都必須用透明的,以便清潔隊工作人員一眼就可以分辨能不能帶走。
如果分類錯誤,清潔隊工作人員會在垃圾袋上貼一張黃色的「分類錯誤注意紙條」,再用紅筆標出到底什么東西分類錯了。
然后,該星期負責垃圾場清掃的小區(qū)家庭就有苦頭可吃了,必須帶回清潔隊沒有收走的垃圾袋,自己分類后,下一次再丟出。

在部分區(qū)域里,每個小區(qū)家庭都要輪班負責垃圾場清掃工作,所以,不分類亂丟垃圾的話,總有一天會輪到你來收拾后果。因此,住在日本住宅區(qū)的人,通常不會不分類就亂丟。
另外,瓶·罐的丟棄場所一般是額外標了區(qū)域的,這個和丟日常垃圾的場所是不太一樣,如果你找不到你家附近的丟瓶罐的場所,就找家附近的自動販賣機。自動販賣機附近一般有丟瓶罐的專用垃圾桶。
在這些專用垃圾桶附近看看地上有沒有額外畫出來的區(qū)域,如果有,很可能就是你家這條街道的瓶·罐丟棄區(qū)。在一小部分區(qū)域(如中野區(qū)1丁目),就算只隔了一條街,瓶·罐的收集日也有變化。
建議在入住之后好好查看房東附送的垃圾丟棄指南,找不到的情況下可以用【ゴミ分別、瓶?缶の捨て場】這兩個關鍵詞去問問房屋的管理公司。

最后,我們面對不知道如何分類的垃圾時,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
在軟件商店里搜垃圾分類,就可以找到第一個app,點開其中就可以搜索想丟的垃圾是哪個類別的。而第二個app【垃圾日鬧鐘】,則是自己可以設定鬧鐘,對應天數(shù)提醒你丟對應的垃圾。
作為過來人,小遠最近也傾盡心血為各位初到日本的小伙伴制作整理了日本留學全攻略手冊,其中內(nèi)容包含了行前準備|生活攻略|升學攻略等共100頁+滿滿干貨,意在為小伙伴留學生活的方方面面鋪路,提前了解日本留學生活,同時也讓家長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