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羅斯福紀念公園銘文談起:翻譯的精準、規(guī)范為要
(來源:作家方曉莉)
(備注:本文作者是一名國學愛好者,網文作家兼編劇,曾參與傳統(tǒng)文化書目方面的出版編寫工作與審校等。)
@詩道駿言?@數學胡博士?@深挖DIG?@茵姐姐0812?@老劉?@詩意光束ky :感謝以上師友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一同探討英文閱讀與翻譯,共同交流。
請多指教。
如何評價一個翻譯版本,怎么翻譯更好?……很多網友知道,我是關注古典文學的,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方面的內容,除了東方儒釋道之外,也兼修諸子百家,此外在西方經濟學、哲學和心理學方面,也同時涉獵。
去年參與傳統(tǒng)文化書目的出版編寫工作以及后面有關傳統(tǒng)文化書目的審校還有數學審校等工作學習當中,感謝詩道駿言博士與數學胡博士給我這方面很大的幫助,非常感謝。
但對于外國文學的翻譯,實話說,我此前并未涉獵。而在外國文學創(chuàng)作上面,我首想的是翻譯,得益于詩道駿言博士對我們諄諄教誨,我明白,學習英語非一日之功,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者,或者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人,振興中華之人,恐怕在英語學習上,需要花費大量功夫了。
大家有耳熟能詳的一首歌,叫《路燈下的小姑娘》(演唱:鄧潔儀),原曲英文版的題目叫《Brother Louie》(譯名:《路易兄弟》),歌詞如下:
(備注:《Brother Louie》的演唱者,德國音樂組合“Modern Talking”,譯名為“摩登淘金”;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分享。)

Deep love is a burning fire Stay,
深愛是那持續(xù)燃燒之火
cause then the flames grow higher Babe,
越來越高越來越旺
don't let him steal your heart
不要任他偷走你的心
It's easy, easy
很簡單的
Girl, this game can't last forever Why,
這場游戲不能永遠繼續(xù),為什么?
we cannot live together? try
我們不能生活在一起嗎?可以嘗試
don't let him take your love from me
不要任他將你的愛帶離我身邊
You're no good, can't you see
你不應該這樣,難道沒看見嗎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我的兄弟路易
I'm in love - set you free
我墜入愛河,許你自由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她的眼睛只看向我
Only love breaks her heart
唯愛能輕易擊碎她的心理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路易兄弟
Only love's paradise
只有愛是天堂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她的眼睛直看向我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路易兄弟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她的眼睛直看向我
Oh, let it Louie
放手吧路易
She is undercover
那是她心底的愿望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路易兄弟
Oh, doing what he's doing
做他該做的
So, leave it Louie
所以,放手吧路易
Cause I'm her lover
因為我才是她的愛人
Stay, 'cause this boy wants to gamble Stay,
堅持,這個男孩想冒險留下
love is more than he can handle Girl,
愛令他難以自拔
oh ,come on, stay by me forever, ever
來吧,永遠伴隨我
Why does he go on pretending That
為什么他要繼續(xù)偽裝成那樣
his love is never ending Babe,
他的愛無盡
don't let him steal your love from me
不要任他將你的愛帶離我身邊
You're no good, can't you see
你不應該這樣,難道沒看見嗎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你不應該這樣,難道沒看見嗎
I'm in love - set you free
我墜入愛河,許你自由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她的眼睛只看向我
Only love breaks her heart
唯愛能輕易擊碎她的心理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路易兄弟
Only love's paradise
只有愛是天堂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她的眼睛直看向我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路易兄弟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她的眼睛直看向我
Oh, let it Louie
放手吧路易
She is undercover
那是她心底的愿望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路易兄弟
Oh, doing what he's doing
做他該做的
So, leave it Louie
所以,放手吧路易
Cause I'm her lover
因為我才是她的愛人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路易兄弟
Oh, she's only looking to me
她的眼睛直看向我
Oh, let it Louie
放手吧路易
She is undercover
那是她心底的愿望
Brother Louie, Louie, Louie
路易兄弟
Oh, doing what he's doing
做他該做的
So, leave it Louie
所以,放手吧路易
Cause I'm her lover
因為我才是她的愛人
如果沒有看到原曲下的對應的英文版歌詞,誰又知道,這原來是一首寫給親愛的兄弟,但也是“情敵”的歌曲呢?
單純看《路燈下的小姑娘》的歌詞,也許你想到的是憐惜,是愛護,心中是有自己的一番領略的。

(備注:《路燈下的小姑娘》演唱者,鄧潔儀;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分享。)

《路燈下的小姑娘》
ha! 在那盞路燈的下面,有一個小姑娘在哭泣
也不知道她從哪里來,ha!小姑娘哭得多悲傷
不知道是誰把她拋棄,她現在該到哪里去
親愛的小妹妹,請你不要不要哭泣
你的家在哪里,我會帶你帶你回去
親愛的小妹妹,請你不要不要哭泣
我會用我的愛溫暖你的你的心靈
哦,不要不要悲傷,哦,不要不要哭泣
哦,在這夜里媽媽還在還在等你
哦,不要不要悲傷,哦,不要不要哭泣
啊,在這深夜,讓我?guī)銕慊厝?/p>
據說《路易兄弟》(《Brother Louie》)這個版本,有兩個中文版本,一是林珊珊翻唱的粵語版本《連鎖反應》,二是鄧潔儀翻唱的《路燈下的小姑娘》(國語版本),這個更加廣為流傳。

(備注:《連鎖反應》的演唱者,林姍姍。圖片來源于孔夫子舊書網,“溯本流源書房”,感謝分享。)
前者作詞者是林振強,編曲Dieter Bohlen;后者作詞者是黃埔生(也有地方注其名為“黃蒲生”,不知哪個更標準,知道的朋友,能否說說?謝謝。),譜曲Errol Brown。
而從歌詞上可以看出,《路易兄弟》到《連鎖反應》還是《路燈下的小姑娘》,除了在曲譜上的“一脈相承”,遵守原曲之外,重新的編曲方法或者譜曲方法,有他們自己的一番造詣。
而在歌詞上,其情感聯(lián)系,從尊重對手、珍視愛人出發(fā),同時捍衛(wèi)彼此心中的情感,到了感情上的萌動(一種“激情”的跳躍,表達內心的快活之感):而這種快活與跳躍,其實是蘊含在原曲當中的激情,以另外一種形式釋放。
而到了《路燈下的小姑娘》這里,將情感予以升華,從而去正視女性作為小姑娘這種形象,去萌發(fā)心底的憐惜之意,它的情感是一脈相乘的,在《路易兄弟》格局之外,還作了立意上的“上升”:那么是否這個版本,顯得更完美呢?……
其實對于原唱來說,當時所譜之曲,其錄制的歌詞,其中隱含的“戰(zhàn)勝欲望”與激情,那種難以掩飾的深情,以及不得不告訴兄弟,自己有愛人,而這個愛人,才是自己的真正伴侶,但你不是,這種痛苦當中的勇敢與不舍,這種激情的表達,說實話,唯有原歌詞能夠理解。
當然,后面翻譯的歌詞(實則屬于改編版本):在音樂當中,屬于翻唱,固然也有情感上的聯(lián)系或者升華,但如果要追尋本意,一般還是要去看原唱的。
通過原唱的歌曲,去尋找其中秘密。
當然我們并不否定翻唱。翻唱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聯(lián)系或者升華,有它的寓意。翻唱也有其中魅力。
但,我們不會將翻唱說成是翻譯。這是有區(qū)別的。
而在昨天,我有看到一篇文章,有提及小羅斯福(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即:“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的一段話。
據說是羅斯福紀念公園墻壁上的一段銘文。
為此,我特意去進行了查詢。

(備注:美國第32任總統(tǒng),美國歷史上首位連任四屆的總統(tǒng),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備注:圖片來源于網絡,感謝分享。)
根據頭條作者“深挖DIG”的文章《羅斯福紀念公園:他始終坐在輪椅上,成為唯一連任四屆總統(tǒng)》,我們可以知道,羅斯福紀念公園是為了紀念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總統(tǒng):小羅斯福。
他的叔叔西奧多·羅斯福(英文名:Theodore Roosevelt),也曾經是美國歷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總統(tǒng)。
我個人認為羅斯福在思想上,尤其新政上,為了改變當時政府當中一些危機導致的情況,而作出了努力,與早年老羅斯福,西奧多·羅斯福致力于改革,提升工人待遇等方面還是離不開的,當然老羅斯福是一個非常懂得調和關系的人。
小羅斯福的新政非常有力量,故而他在美國歷史上,與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等人甚至齊名,要知道,林肯在黑人中的威信或者平民當中的威信是非常厲害的。
無數演講也經常提起林肯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睿智能力等等,是一個非常杰出的人才。

在作者“@深挖DIG”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知道,羅斯福紀念公園的銘文并不是只有一段,這個公園分為四個區(qū),每個區(qū)的墻壁上都有銘文,其形貌、構造、塑像安排以及景點設置,包括銘文的選擇,非常精當。
根據“深挖DIG”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每個區(qū)所對應的景點,安排和銘文等,代表著小羅斯??偨y(tǒng)在每個任期內的構劃和設想,也代表他的影響力。

(作者“深挖DIG”說明:“第一區(qū):第一任期(1933年-1937年)初上任”。)
作者“深挖DIG”標注譯文,也就是第一區(qū)的碑文:
“我們唯一要擔心的是恐懼本身?!?/p>
“在美國公民中,不應該有被遺忘的人,也不應該有被遺忘的種族?!?/p>
“我保證,我保證給美國人民一個新政?!保?/p>
第二區(qū)的碑文,作者“深挖DIG”給出譯文:
“我看到一個國家三分之一的人住得很不舒服、身材不好、營養(yǎng)不良。”
“我們進步的考驗不在于我們是否會為那些擁有太多的人增加更多,而是我們是否為那些擁有太少的人提供了足夠的東西?!?/p>


(作者“深挖DIG”說明:“第二區(qū):第二任期(1937年-1941年)拯救大蕭條”。)
第三區(qū)的碑文,作者“深挖DIG”給出譯文:
“他們(誰)尋求建立基于少數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全人類的政府制度,并將其稱為新秩序。這不是新的,也不是秩序?!?/p>
“我們必須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p>
“我討厭戰(zhàn)爭?!?/p>
“我們相信,子孫后代會在這里知道,在二十世紀中葉,善良的人們找到了一種團結,生產和戰(zhàn)斗的方式來摧毀無知和不寬容的力量,奴隸制和戰(zhàn)爭?!?/p>

(作者“深挖DIG”說明:“第三區(qū):第三任期(1941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第三區(qū)碑文,在網上,近期引起了探討。
有的網友將其翻譯為:
“要衡量我們的進步,不能只看我們給富人們帶來了什么,更要看我們給窮人們提供了什么基本保障??傆幸惶欤斘覀兊母改副煌七M醫(yī)院時,就算身無分文,也能得到精心照料。而我們的孩子被送進學校,不管他們來自哪里,都能得到同等待遇。這樣,我才會稱這是我的祖國?!?/p>

(首先,可以肯定這位網友很有愛國心。但在這段話的翻譯上,其他網友有看法。)
而在這段話,碑文配圖,引起了詩道駿言博士和其他網友對譯文的探討:


乍一看,怎么兩者翻譯差別會這么大呢?……按照作者“深挖DIG”給的譯文,以上符合要求也的確與詩道駿言博士等人的翻譯,具有相似性的一段譯文是:
“他們(誰)尋求建立基于少數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全人類的政府制度,并將其稱為新秩序。這不是新的,也不是秩序?!保ㄗ髡摺吧钔贒IG”給的譯文。)
“那些尋求建立基于少數統(tǒng)治者管理所有人的政府體系的人,他們聲稱這是新秩序。這樣的東西,它既不新,也不是秩序?!保ㄔ姷莉E言博士給的譯文。)
翻譯的風格稍微有點不同,但大概的語詞,還是差不多的,相似性比較高。
再看作者“深挖DIG”給的羅斯福紀念公園第四區(qū)的銘文翻譯:
“不僅僅是戰(zhàn)爭的結束,我們希望結束所有戰(zhàn)爭的開始?!?/p>
“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匱乏、免于恐懼?!?/p>

(作者“深挖DIG”說明:“第四區(qū):第四任期(1945年——死于任上)遺產”。)
而在“深挖DIG”的《羅斯福紀念公園:他始終坐在輪椅上,成為唯一連任四屆總統(tǒng)》的文章末尾,我們可以看到這篇文章當中有目前存在網絡爭議那段話:

而我對這段話的翻譯,個人有自己的一段思考:
我認為這段話非常微妙,對不同的階級來說,或者不同的群體來說,它的理解,會有所差別!
不談羅斯福的話,單純就這段話而言,不同階級或者群體看上去,他們在語詞上理解,會有不同的解釋。
如果是平民,可以這么翻譯:“那些尋求建立一種社會公共制度是基于對所有人的權利由少數統(tǒng)治者決定的人,他們說這個叫新秩序。這并不新,而且這也不是秩序?!逼矫袼P心的更多是公共利益和權益的保護。因此這段話,可以博得當時美國民眾,普通平民的信仰和關注以及尊重、閱賞。
如果是即便羅斯福當時并未擔任總統(tǒng)期間,而提出的話,那么這段話會更有意思。
因為他會針對腐敗現象,進行一種委婉勸說。
這些委婉勸說可以是對總統(tǒng)或者是他上司或者比他職務更高的人,有主宰權的人或者說在某些方面有控制權的人,但一定是某些地方的直接控制,那么就有“管轄”權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翻譯是可以非常微妙的。
可以這么翻譯:
“那些尋求建立一種社會公共制度是基于對所有人的控制卻由少數(難以控制的)、個體(獨特的,其實隱喻了這類人難以控制的另外一重強調,脾氣怪倔或者等等,非常難相處。)的控制者或主宰者們所決定的東西,他們說叫‘新秩序’。然而這并不新,它也不是秩序?!?/p>
這段話,按照這類上層人物看來,其次對自己利益或者品行或者真正意義上的統(tǒng)治權上,是有很大挑戰(zhàn)的。它非常為妙。
“ establish systems of government”可以認為是公共制度上的認可,即便屬于放權,某些對方一定意義上的履行“公職”,這個還不至于“要害”。但接下來的話,就值得深思了。
“ the regimentation of all the human”:難免沉思,內心估計要考慮一下……beings by ”:這么說,我還需要取決于,或者依賴對方?……政治方面,這些西方政客可最不喜歡這種情況,當然不僅僅是西方政客不喜歡這種人,絕大多數領導者都討厭那種事情不在自己掌控手里的感覺,誰知道對方到時候出啥“夭蛾子”?……耐著性子,繼續(xù)往下“聽”。好吧!
“a handful of individual rulers ”:非常為妙。這“a”,代表這只是一個群體,您點頭或者否定就可以,單個群體和一群人,用復數形式直接“表明”就顯得多了,用群體的“a”代替,就很了事,內心生起極大的信心,一個自己還是對付得了的。內心已經忽略掉了這是一個群體,甚至群體也無所謂,一個指令而已,事情簡單化了。
“handful of individual ”,其中“handful”代表少數人,但它又是難以控制的,這個單詞當中本來蘊含這種意思,它又沒有直說一定是哪種意思,但作為上位者的“統(tǒng)治者”,他們會多想一些……而那個“individual”說明,說明這少數人當中那個“難以控制”我得強調一下,這種是“獨特的”,什么叫獨特?……對上位者來說,很多屬于刺頭,難搞的人,在統(tǒng)治事情上,如果對方是自己的下屬或者分屬部門,會不會給自己添堵?或者會像古代將軍一樣,把控自己的部門權利,將別人架空,這種不是沒有……他們難免要擔心了。
當然人家歷史不一定很好,但總是會擔心被奪權或架空。用個“of”是心機很深的,告訴你,這是秘密。
后面的“rulers”:也很有意謂,這樣的人多來幾個,搞成小團體或者組織這種,那么前面公務上的“systems of government”還存在嗎?那個“establish”恐怕為他人做嫁衣。
(其實,“rulers”非常微妙,如果僅僅是某個領域的控制者或者主宰者,而完全沒有干涉到自己這一面,且好像可以控制一樣,對領導者來說,已有“危險”,那么如果跟自己一樣,屬于真正的“ruler”,那么控制和權威何在?……不得不深思了。)
至于“the regimentation of all the human ”是自己放棄了,葬送了,在這幫人手里,就是因為那個“beings by ”??!明明從屬關系,不得不引起重視!
最后來了一句很致命的話,如果你是下屬,要告訴這個領導,這句話很重要。
“It is not new and it is not order.”:他們做的那些事兒,哪里新啦?歷史上這種爭名奪利,爭奪權利的事情還少嗎?……所以,就別談“公共秩序”這個詞了!那么全面,這位領導擔心的“establish systems of government”和“the regimentation of all the human”,忽然之間被化解了。心里面舒坦了些: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理解我的人。
“It is not new and it is not order.”:意謂著,他們還不配建立新的秩序,但你行。你不但很行,而且你肯定不是站在少數人利益那一方,你比他們偉大,甚至有這種潛臺詞,不得不令領導者深思自己,是不是在有些地方,放權給那些難搞的人,盡管是少數人,其實風險很大?既然是個“a”,是這么一撥人,那么下個指令。讓他們在自己管轄范圍之內,不要生事,或者分權,都是有可能的事情了。
將壟斷徹底消滅,也不是不可能,最終回歸到自己手里,放到放心的人手里。
至于那個提建議的人,比如羅斯福那段話之類人,肯定日后也是有前途的。
也就是說,羅斯福那段銘文,它是有一個指向性,但這個指向性,不僅僅是面對平民,面對統(tǒng)治者同樣管用。
那么面對那個被“指責”的少數(難以控制)而又性格怪異(暗指)的“個性”統(tǒng)治者們而言?又是怎么樣呢?也沒怎么樣。
他們對那段話是可以這樣理解的:
“那些尋求建立社會公共組織依靠對所有人的權利控制取決于這樣一批少數(而又難搞,這里會被這類人自動認為自己是能力強大者)、個性怪異(他們會認為自己平常得罪不少人,這里只是以個性論,對自己非常尊重。)的統(tǒng)治者們(他們會認為自己其實只是組織者和管理者,用統(tǒng)治者,“受寵若驚”。)所決定的東西,他們說這叫‘新秩序’。然而這既不新,也不是秩序?!?/p>
(乍一看,被指責這類人,也有可能飄飄然,認為這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然后接受挑戰(zhàn)。)
另外一種情況則是:
這話里很明白在挑戰(zhàn)對方,但他們也不覺得咋的,因為這類人的性格,往往也喜歡挑釁別人。
相反的,他們很喜歡看看他人反應,再看看下一步怎么樣,贏了更好,不贏?……好像也不虧!反正莽,就是對了!
至于說“It is not new and it is not order.”,他們認為自己就是這樣,不會辯解。因為這類群體的特點也就是不善于溝通。如果善于溝通,也不會那樣了。
所以對于指責的這類群體而言,對他們來說,聽一段話而已,利益性未必有傷害,甚至愿意觀察。進行交流。
某種意義上,是個好兆頭。
在我的一篇文章《說話的本能:談“杰哥的精致語文”背后的“媚俗”現象》當中曾經說過,杰哥的話,有句話,其實不太標準,固然他是為了告誡他人,不要媚俗。
但是,對讀者的告誡,卻忽略掉了第三個不在場的人,也是文中女子,那么這種情況下,容易產生分歧或者誤解。明明杰哥也是告誡,但對于讀者的告誡,當時所適應的是那個人的性情,盡管他對此加以“循循善誘”,但難免因為面對讀者這件事上,沒有關注到第三個不在現場的人的感受,而去正視對方,而出現了一點“紕漏”。
所以我說對方說話不具備全面性。
在佛經上,有一種智慧叫“大圓鏡智”,也就是方方面面看去,這句話都沒啥錯。也不會得罪啥人之類的。
這也成就了金剛般若,當然也是實相般若,完美的事實,才能如此。

(其實,不一定要按照我所說的話去應對。而是說整個事情,實際上從一開始要考慮到女方的形象還有感受,誠實的描述沒有錯的,但說難聽點,如果這個女的真的穿著十分性感,且暴露的話,為人君子,是不是要用一些比較“赤裸”的話來描述呢?……我認為不妥。
因為任何人有對方的人格以及現實需求,或許如今不夠完美,但每個人要視對方的人格為完美,然后鼓勵對方,并且尊重對方。
而不是認為對方的現狀一定是有某種標簽的。拒絕給人標簽化。)
當然,徐杰老師的話,是對那位讀者告誡,他本人應當是追求道德高尚之人,也屬于一種交流,但交流當中一定要忌諱第三者的人感受,其次要明白任何現狀不代表所有,一個人的人格,即便這個人不管怎么樣,而不能將其卑賤化,或者打標簽。
雖然徐杰老師肯定不是一個愿意給別人打標簽的人,但在引導過程中,要避免他人有這類誤解。否則告誡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再回頭看此前我所提到的那段話。

根據作者“深挖DIG”的《羅斯福紀念公園:他始終坐在輪椅上,成為唯一連任四屆總統(tǒng)》文章,我們可以看到,確實沒有網絡當中流傳的那段話。

(這段網絡解讀往往迷惑愛國心重的網友在于以中國人立場說話而彰顯了西方杰出總統(tǒng)的偉大。毫無“破綻”。)
(備注:這類言論一般迷惑的多半是愿意為民發(fā)聲的愛國者,在這種輿論情形下,不單單老劉老師信以為“真”,網絡上也有其他愛國者認為那是原文的翻譯。
其實,已經是另外一個發(fā)揮的“版本”了。)
所以詩道駿言博士與作者作者“深挖DIG”的翻譯,比較貼近原銘文。
而那段話的話,根據網友“茵姐姐0812”的說法,是認為不應當隨便拋棄人,不應當隨便拋棄種族當中不同身份的人(引申一下)。
(當然我的引申,不如去看“@茵姐姐0812”的原文,大家再去體悟一下。)

而詩道駿言博士,在對先前那個“網絡解讀”作出更正的同時,指出這是“網絡謠言”。

這個其實很明白!
因為這類銘文,它屬于歷史內容,而歷史內容,需要表現的是當下的社會政治情況以及他們國家或者這個國家所代表的現實和歷史發(fā)展。
而當時羅斯福新政,所面對的改革對象,以及其受眾群體,主要是美國人民,其范圍主要框限在這里。
但之前的網絡流傳那段話,其他網友也有引用了的話。如網友“@詩意光束ky”顯然也被那段話打動了!是?。≌f得多好??!給人感覺,這就像我們祖國這邊的人發(fā)言一樣!它的覆蓋范圍非常強大!
看起來確實也很好,雖然是網絡解讀,那么這個解讀,有點類似歌曲版本當中的“翻唱”,但它不屬于翻譯,已經是另外一個版本了。
那么這個版本,給人感覺,是屬于我們這邊的人說的一樣,適用于范圍在這邊了。
那么給人感覺,羅斯福當年是不是給我們感覺,致力于為全人類謀幸福,包括我們這邊?……不能去否認羅斯福的貢獻。但這段從我們這邊立場去解讀那段話,給人感覺羅斯福是我們這邊的人,雖然很善意,但不能說是原文。
因為這會導致部分真相的流失。
尤其是羅斯福新政期間,其所針對的范圍,主要是美國范圍的改革。而不是面向全球。雖然我愿意相信羅斯福致力于全球改革。
那段“翻唱版”解讀,非常唯美,也很幸福,追求美好……但跟原文還是不一樣的版本。對有些人,如果是致力于經濟改革或者其他改革的人,要作為參考,最好還是參考原文。
因為這個“網絡解讀”已經是另外一個版本,很有可能使我們誤判中美形勢。
所以詩道駿言博士從譯作的標準性看,提出了原文的真正翻譯,應該標準、規(guī)范為要。如果另外發(fā)揮,那是不是也應該說明一下?
在世界形勢為大眾關注的今天,我們需要了解每段話的精確翻譯。
避免誤判。
參考資料:
1.“深挖DIG”,《羅斯福紀念公園:他始終坐在輪椅上,成為唯一連任四屆總統(tǒng)》(說明一下:本文當中有關羅斯福紀念公園四區(qū)的說明以及圖片等資料,主要來自于作者“@深挖DIG”,更多進一步思考和信息查證,估計要詢問這位作者,他對于羅斯福紀念公園相關資料更為了解,歡迎大家去他那邊進行了解。同時也感謝您的分享。請多指教。);
2.“詩道駿言”,《羅斯福紀念公園墻上銘文,到底是什么意思?》(感謝詩道駿言博士在翻譯上的規(guī)范。感謝分享。);
3.“茵姐姐0812”、“詩意光束ky”等網友的微頭條(感謝兩位網友貢獻的不同分享,讓我們更關注真相。);
4.“老劉”,《羅斯福名言:衡量社會進步的標準!》(感謝老劉老師貢獻的他人網絡解讀,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事實。);
5.識典百科,“西奧多·羅斯?!痹~條(感謝識典百科的分享。);
6.百度百科,“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痹~條(感謝百度百科的分享。);
7.識典百科,.“羅斯福新政”詞條(感謝識典百科的分享。);
8.識典百科,“Brother Louie”“路燈下的小姑娘”、“連鎖反應”等詞條(感謝識典百科的分享。);
……
?
感謝以上分享,讓我們更了解英語翻譯或者外文翻譯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閱讀和寫作永遠在路上,關注真相,關注真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