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nteks Glacier One 240MPH / 360MP 評測

小伙伴們大家好~ 鎮(zhèn)樓圖兩張


在完成 Part 10. 市售360一體水冷(AIO)散熱器性能向橫測 和 Part.13 市售240一體水冷(AIO)散熱器性能向橫測 之后,我這邊又收到了姍姍來遲的追風者兩款新上市的一體水冷產(chǎn)品,就拿著在前次橫測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的賊船H100i XT與H150i XT給大家做一個對比評測吧~在完成一系列橫測之后,如果有收到類似這次有新品補充進來的情況,都會陸陸續(xù)續(xù)給大家?guī)磉@些補充,拾遺,番外之類的測試。
本次測試感謝追風者Phanteks的大力支持。
Section 0. 寫在前面的話
?此次測試的追風者Glacier One 240MPH / 360MP 兩款產(chǎn)品屬于追風者新開拓的一體水冷產(chǎn)品線,在Asetek 7代泵排的加持下性能還是值得期待的;標配F120MP風扇,為了彌補相對孱弱一些的風扇性能,轉速從零售版的1800rpm加強到了2200rpm;在本次測試中未涵蓋的280產(chǎn)品也會在即將上線的280一體水冷橫測中照顧到,請大家多多期待~
目錄
?
Section 0. 寫在前面的話
Section 1. 產(chǎn)品開箱&裝機圖賞
Section 2. 測試條件簡介
?????Section 2.1 測試平臺硬件一覽
?????Section 2.2 測試平臺功耗和環(huán)境條件
?????Section 2.3 測試方法簡介
Section 3. 測試正文
?????Section 3.1 原始數(shù)據(jù)
?????Section 3.2 原裝性能測試
?????Section 3.3 泵排性能測試
?????Section 3.4 風扇性能測試
Section 4. 結語
Section 1. 產(chǎn)品開箱&裝機圖賞
首先是Glacier One 360MP

泵排一覽

冷頭特寫,因為外殼做了分離設計,如果不加蓋子的話這冷頭高度真的控制的非常好了

底面,預裝了115X和1366扣具環(huán);預涂了硅脂,但Asetek的預涂硅脂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比較一般,測試之前我都會直接抹掉

抹干凈硅脂之后,能看到冷頭底面做了凸底處理,工藝很養(yǎng)眼

冷頭頂蓋特寫

背面是磁鐵和RGB接線,與頂蓋接觸的面已經(jīng)貼心貼上了海綿質的覆蓋物保證不碰傷冷頭

裝上上蓋試試

附件一覽,標配Asetek家的水冷扣具,除了115X和1366以外也支持2011和AM3/4

另外附贈了三個水管扣以及一管追風者硅脂,這個比較貼心了

同樣附贈了三根線,分別是RGB延長/轉接線,風扇4pin延長線和1分2線(為啥是1分2???)

標配三把F120MP,前言中已經(jīng)提到了,為了增強性能,相對于零售款這個風扇的轉速被加到了2200rpm,這里提個小建議,既然是黑色系的設定,扇葉也干脆黑化比較好

背面,與零售款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接線也比較特別,能夠實現(xiàn)菊花鏈,所以雖然360一體水冷比較奇怪的標配了一根1分2,但其實如果風扇菊花鏈,也只需要一根延長線就可以連接主板,不會構成什么困擾

上機看看

冷頭特寫

打開RGB效果

再來看看Glacier One 240MPH

泵排,這是我印象里第一款泵+排+水管+風扇全部實現(xiàn)白色的Asetek散熱器,冷排表面是噴漆處理

與360款產(chǎn)品相同的冷頭


冷頭外殼,能蓋住里面的冷頭,所以冷頭做成純黑也無所謂

裝上外殼看看

標配兩把F120MP白色風扇,這個除開轉速以外,外觀與零售款的區(qū)別也比較大,我印象里零售款是沒有這種外框和扇葉都是白色的設計的;只有腳墊還是黑色,為啥不一步到位呢?


與360款比較大的區(qū)別是標配了倆白色的圣環(huán),用來實現(xiàn)風扇RGB效果

配件一覽,與360款沒啥區(qū)別

裝上測試平臺看看

冷頭特寫

BC1安裝方法的限制,風扇只能裝在外側

白色風扇配圣環(huán)的RGB效果相當均勻,很好看,沒有透明風扇的那種顆粒感

通電看看RGB效果


Section 2. 測試條件簡介
Section 2.1 測試平臺硬件一覽
CPU: Intel Core i9-10900K
主板: 華碩 ROG Maximus 12 Apex
內存: 玖合 DDR4 2933 16G x2
SSD: 三星 970Pro 512G
顯卡: Nvidia GT710
機箱: Streacom BC1
電源: 海韻 Prime 850G 旗艦金
Section 2.2 測試平臺功耗和環(huán)境條件
CPU設置為1.4V,5.3G,典型功耗280W上下;
一體水冷測試與風扇測試時基本保證溫度無劇烈變化,濕度無明顯變化;
Section 2.3 測試方法簡介
測試方法:使用AIDA64單烤FPU。
溫度記錄方式:滿載5分鐘后清空數(shù)據(jù),繼續(xù)滿載3分鐘記錄此時所有核心(*)的平均溫度,對所有核心的平均溫度求平均值,得到此條件下的溫度結果;記錄結束時的室溫,測試結果按照平均室溫與標準室溫的差值進行補償,每個條件進行兩次測試取平均值。
噪音記錄方式:噪音儀置于散熱器前約30cm處,記錄20秒內測試到的最大噪音。
*注:這顆10900K有核心1溫度亂跳的問題,計算時剔除核心1溫度,僅記錄核心2-10的溫度表現(xiàn)。
Section 3. 測試正文
?
Section 3.1 原始數(shù)據(jù)
首先把原始測試數(shù)據(jù)貼上來

Section 3.2 原裝性能測試
我們來看圖表,第一個進行對比的是原裝泵排扇下的性能,因為XT的硅脂早就耗盡了,因此統(tǒng)一使用追風者附帶的PH-NDC硅脂進行測試。

Q: 結論如何?
A: 滿載時One 240落后H100i XT大約2.1°C,One 360落后H150i XT大約1.2°C,考慮測試誤差和個體差異的話,恭喜一體水冷T0級別又迎來追風者這位強力攪局者。
?
Q: 噪音上看呢?
A: 數(shù)據(jù)看起來追風者安靜不少,聽感上的確比XT原裝風扇安靜很多。
Section 3.3 泵排性能測試
緊接著我們來對比一下都用F120MP風扇時追風者方案與賊船方案的區(qū)別。

Q: 結果如何?
A: 240下追風者泵排落后XT大約1.5°C,360下差距縮小到0.5°C左右,這個結論也大致符合之前橫測的結論,頂級一體水冷中Asetek 7代方案和Coolit最新的方案幾乎在同一水平上。
Section 3.4 風扇性能測試
統(tǒng)一使用H100i XT和H150i XT進行標配風扇的測試

Q: 結論如何?
A: 三把F120MP和三把ML120Pro的差距大約在0.7°C不到;而兩把F120MP同兩把ML120Pro的差距大致也是這么多。噪音控制上來看追風者優(yōu)勢比較大。
Section 4. 結語
又到了寫結語的時候,此次測試因為目標是已經(jīng)測了多次的Asetek 7代方案產(chǎn)品,因此結論并沒有怎么出乎我的預料,基本與 Part 10. 市售360一體水冷(AIO)散熱器性能向橫測 和 Part.13 市售240一體水冷(AIO)散熱器性能向橫測 中的測試結論一致;回到追風者這兩款產(chǎn)品上而言,可分離式的冷頭頂蓋算是一個設計亮點,240產(chǎn)品的整體白化處理算是另一個;如果說還可以改進的地方,Asetek Gen 7的潛力基本也就在這里了,不知道追風者有沒有計劃設計另一款高速風壓扇,從扇形上看如果繼續(xù)提升F120MP的轉速壓榨性能,雖然在1800rpm和2200rpm下這款產(chǎn)品都可堪稱安靜,但在更高轉速下這個風扇的噪音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控制了。
最后,還是恭喜一下這兩款產(chǎn)品正式進入一體水冷產(chǎn)品第一梯隊。
下一個橫測是比較搞事情的利民全家桶vsIDC全家桶,小伙伴們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