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與手
? ? 向李老農(nóng),車毅齋先師致敬。
拳譜云,
“上法以手為妙,
進法以足為奇,
而總以身法為要?!?/p>
狹路相逢,因敵而動,
人人固然有勇怯,
所以得看實情。
平人不能以一敵二,
弱不能勝強,
老不能勝壯,
而擇之。
身處有利態(tài)勢,
以老勝壯,以弱制強者
誠然以法退之。
吳師傅曰,
“察敵之強弱,隨勢轉移,
以轉側靈巧,起落進退穩(wěn)靜得勢為要。”
手
拳譜云,
“起前手如鷂子鉆林,束翅而起,推后手如燕子取水,望上一翻,藏身而落。雙手,則起如舉鼎,落如分磚。當胸直出謂之出手。筋梢發(fā)起而未落者謂之拎手。筋梢發(fā)有起有落,屈而非屈,直而非直,謂之起手。順起順落,以拎搓,謂之截手。筋梢不發(fā)起而未落者謂之顧手?!?/p>
手法當練。
手是兩扇門,
門就是一道關。
同為人,
威儀不可虛,
實其法,助其威,
士不可侮。
解釋:
血肉筋骨末端叫梢。
人體與虎體皆有四梢,發(fā),舌,甲,牙。
虎易形,且為之比:
一怒而四者起,威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