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性行為”是一種邪念,邪念不是愛-克里希那穆提

— 13 —
邪念使性淪為yin欲
在為某件高興事浮想聯(lián)翩時,在刻畫形象、構(gòu)思場景過程中,是思想活動讓快樂持續(xù)。思考產(chǎn)生快樂,但想象性行為就是動了yin欲,這與性愛完全不同。我們大多數(shù)人感興趣的都是充滿yin欲的激情。yin欲是指zuo愛前和zuo愛后依然性欲強烈。這種強烈的欲望是一種邪念,邪念不是愛。
提問者:沒有欲望能有性嗎?
克:這你得自己去發(fā)現(xiàn)。性在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或許是人與人之間唯一深入而直接的溝通。在理智和情感上,我們遵守、模仿、跟隨、服從。任何交往都難免有痛苦和沖突,唯獨在兩性交歡中沒有。這種行為如此不同,如此美麗,我們沉迷其中,反過來也受它束縛。這種束縛來自對性的持續(xù)要求——好比要求一個中心點(欲望)持續(xù)作發(fā)散運動。人若在理智上桎桔自己,在家里和社區(qū)內(nèi)不與人溝通,以社會道德、宗教處罰為由封閉自己,那么能從中體會自由和熱情的,也就只剩下性這種關(guān)系了,因此就會對性特別關(guān)注。但如果給予充分的自由,人們就不會這么迫切地需要性,性也不會成為什么問題。因為總感覺在性上未得到滿足,或者認為體驗性是可恥之事,或者在享受性的過程中打破了社會常規(guī),所以我們把原本簡單的性復雜化了。在當今社會,性已經(jīng)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稱現(xiàn)在兩性關(guān)系放縱的都是活在過去的人。只有把思維從模仿、權(quán)威、服從和宗教教條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性才能自得其所,才不會讓人放縱、沉淪。由此可見,自由對于愛來說是必需的——那不是反叛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做事的自由,也不是公開或偷偷沉溺于個人追求的自由,而是在了解欲望的全部構(gòu)成和本質(zhì)后獲得的自由。那時的自由就是愛。
提問者:自由是許可嗎?
克:“不是”。許可是種束縛。愛不是仇恨,不是妒忌,不是野心,不是伴有害怕失敗的競爭心態(tài)。愛不是上帝之愛,亦非普通百姓之愛。愛不屬于某個人,也非眾人共有。當有愛在,不管有無愛的對象,愛都既可屬于個人,也可以與個人無關(guān)。正如花香一般,個人和眾人都可嗅其香味。真正要緊的是香味,而不是它為誰所有。
— 14 —
愛的缺失讓性偏離正軌
我們年輕時,都有強烈的性沖動,為了對付這種欲望,大多數(shù)人都試著控制和約束自己,因為我們明白,這種欲望若不加以控制,我們將變成色情狂。正規(guī)的宗教組織非常重視性倫理,但卻允許我們以愛國的名義進行暴力和謀殺活動,允許我們恣意于妒忌和冷漠無情,允許我們追求權(quán)勢和成功。為什么它們?nèi)绱岁P(guān)注性這種特殊的倫理,卻不去打擊剝削、貪婪和戰(zhàn)爭呢?宗教組織作為人類所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的一部分,之所以存在恰是有賴于我們的恐懼、希望、妒忌和不和睦,這不是明擺著的原因嗎?因此,不論在宗教圣地還是其他地方,我們的思維皆受困于外化的欲望。
如果沒有深入理解欲望的全過程,不論在東方抑或西方,現(xiàn)在的婚姻法都無法解答有關(guān)性的問題。愛的產(chǎn)生不會緣于簽了一份合約,愛的基礎(chǔ)不是彼此的感激之情,也不是認為能給予對方安全感和慰藉。一切皆因思維而生,這也是愛在我們生活中只占據(jù)了很小空間的原因。愛不是想出來的,愛與充滿狡黠的算計,愛與自我保護的本能意識和反應完全不同。有愛在,性從來不是問題——出現(xiàn)問題都是因為缺少愛。
— 15 —
性為何讓我們放不下?
為什么腦中總會考慮有關(guān)性的問題?為什么?為什么性成了我們生活的一個重心。如果你不理解人為什么會不停地思索這一問題,性就會變得非常棘手而復雜。性本身很正常,但為此百般思量就會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