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成功啟示:心中所想,比思考更重要?。òl(fā)人深?。?/h1>

“心”的重要性,是我最近才體悟到的。
長期以來,我一直信奉思想的力量,覺得智商的進化最重要,外力的強大只是剎那,思想的力量才是永恒。
后來我慢慢發(fā)現(xiàn),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有些道理我確實是想到了,但在實際行為中,卻沒有什么作用。
舉個例子,比如我認為被購物APP誘導(dǎo)、控制是愚蠢的,但我仍然克制不了消費的沖動。在與算法博弈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敗下陣來。
事實就是如此,想到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
在企業(yè)界,稻盛和夫是一個修煉到明心見性境界的企業(yè)家,他也樂于分享自己關(guān)于“心性”的理念。
稻盛和夫認為,“心”是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境隨心轉(zhuǎn),當一個人的心改變后,那他的境況就能得以改變。
當年在準備進入電信行業(yè)的時候,稻盛和夫就有長時間的自我拷問:
“我一次又一次叩問自己的內(nèi)心,是否‘動機至善、私心了無’,反復(fù)逼問自己動機的真?zhèn)?。整整半年后,我確信自己沒有一絲邪念后,這才起步踏入通信領(lǐng)域。”
歸根結(jié)底,這才是他事業(yè)成功的根源。
起心動念很關(guān)鍵,我自己就經(jīng)常反思這個問題,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在生意合作的時候,對人對事,不同的心念,往往會引發(fā)不同的結(jié)果。
善念會引出好的結(jié)果,惡念會引出壞的結(jié)果。這就像是《西部世界》里的那句臺詞所說,“所有殘暴的歡愉,必將以殘暴終結(jié)”。
我覺得,善念或惡念的累積,必然會導(dǎo)致截然不同的局面。

在我們做小事的時候,就算是有不好的念頭,那影響也不是太大??梢窃谧鲆恍┐笫碌臅r候,譬如稻盛和夫開創(chuàng)一項大事業(yè),那如果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意識、信念是不行的。
打個比方,比如你跟幾個熟人合伙創(chuàng)業(yè),如果你們之間缺乏信任和共識,那失敗是必然的結(jié)果。
稻盛和夫就一再對人們強調(diào)這點,他表示“心”才是一切之源頭。
“大家或許認為,僅僅依靠‘意識’,事業(yè)不可能成功。然而,在‘意識’里蘊藏著巨大的力量。一般認為,邏輯演繹、推理推論、構(gòu)思戰(zhàn)略,就是說明使用頭腦思考的重要,心中意識到什么,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在這個宇宙中,有太多“思考”不能觸及的地方。所謂“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人何嘗不是如此呢?
知道得越多,就越能體會自己的無知。查理·芒格就說了:承認無知,是智慧的開始。
稻盛和夫說,他相信“心中的‘意識’的重要性,要遠遠超過用頭腦進行的思考,在我們的人生中,‘意識’所具備的強大力量是其他任何東西所無法比擬的”。
我認為這是稻盛和夫一生的成功實踐,他用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工作和成就證明,他的理念和體悟是正確的,是符合宇宙中的道理的。
蕓蕓眾生,之所以庸庸碌碌地活著,不是努力不夠,也不是智商不足,這些只是淺薄的表象。真正的內(nèi)涵是“心中所想”。

其實,我們的心很強,我們要什么,都可以想到,成仙成圣,不過一念之間。但“想”是一回事,“信”是另一回事,只有你真正去信了,你才能真正去做。
所以古人強調(diào)立志的重要性,你要成為什么人,就要有九死未悔的意志。簡單說就是做人要有原則,說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這個事是困難還是容易,說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不管這個事有沒有好處。
這也是那些奉行圓滑之道的人所難以理解的,他們總是變來變?nèi)?,結(jié)果就是不能成就真正的功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