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日本戰(zhàn)國家族史:德川家

2022-12-08 18:18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德川家康的先祖

?

德川家康的氏族出自三河國的豪族松平氏,松平氏是政所執(zhí)事伊勢氏的代官,負責管理三河國的莊園。由于松平氏的家紋是葵紋,而賀茂神社使用的神紋也是葵紋,二者可能有著某種聯(lián)系,再加上松平氏的三代目家督松平信光曾自稱“加茂朝臣信光”,因而現(xiàn)代的學者推測松平氏很可能就是賀茂氏(加茂氏)出身。

不過,即便如此這也只能說明松平氏的出身是賀茂氏,而不能說明德川家康的出身也是賀茂氏。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德川家康自稱祖上是入贅松平氏的,也就是說家康的祖先松平親氏本來是其他氏族出身,后來才入繼賀茂松平氏繼承家業(yè)。松平信光在給妙心寺奉納的愿文之中,曾經祈禱源氏的武運昌盛,德川家康的爺爺松平清康也是以“源清康”、“世良田次郎三郎”自居,說明至少德川家康的這一支松平家對自己的源氏出身是非常有自信的。

德川家康的爺爺松平清康出身安城(安祥)松平氏,他繼承家督時年僅十三歲而已,后來松平清康率軍攻打岡崎松平氏,攻陷了岡崎城,還將主城遷至此地,這才成為了三河國諸多松平氏的一門總領。江戶時代的軍記物中記載松平清康異常驍勇,在他的領導下,松平家統(tǒng)一了西三河國,還不斷地對東三河國、尾張國發(fā)起攻擊。然而,從良質史料來看,松平一族內的松平信定也在同松平清康爭奪總領之位,說明松平清康其實還未統(tǒng)一松平家,因而后世記載的清康的功績,可能也是德川家后人在吹捧祖先而已。

天文四年(1535年)十二月三日,因為松平信定投靠了尾張國守護代織田達勝,還與織田達勝的家臣織田信秀締結姻親關系,受封尾張國守山城,松平清康率軍自岡崎城出陣,想要討伐松平信定。根據《三河物語》的記載,當時松平清康動員的軍勢有一萬人,可是在《當代記》的記載中卻只有一千人,考慮到松平清康此前從未集結過萬人的軍勢,再加上其征討對象只是個小小的守山城,因而后者的記載可信度會大一些。

十二月五日,在松平軍陣中傳出謠言,說松平清康的家臣阿部定吉與織田信秀內通,想要謀殺松平清康。阿部定吉得知此事后,給兒子阿部定豐交代后事,隨后自己穿著白色的素服前往清康本陣自陳清白。松平清康自然知道謠言可能是敵軍用來擾亂軍心的,因而非但沒有責罰阿部定吉,還對其好言安撫。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本陣里有一匹馬的韁繩斷了,松平清康便對著下人喊到:“不要讓它跑了。”結果這句話被尾隨父親來到本陣的阿部定豐聽到,他誤以為松平清康想要抓捕他的父親,便提刀從暗處躍出,一刀將松平清康給斬殺了。松平清康死后,阿部定豐立即被清康的側近殺死,可惜的是由于主將稀里糊涂地被家臣殺死,松平軍便只能撤軍回國。根據《三河物語》的記載,織田信秀得知松平軍撤軍后,率軍八千人侵入三河國,時年十歲的松平廣忠(千松丸)率軍抵抗,在井田野擊敗了織田軍。不過,這次合戰(zhàn)不見于一次史料之中,因而很可能也是后世編造的。

此后,松平信定奪取了岡崎城,流放了松平廣忠,后來松平廣忠在今川家的幫助之下才復歸本城,但是松平氏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了。以往根據江戶時代史料的研究都認為,松平廣忠自知無法統(tǒng)御松平家,便想要臣服于今川家,想將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送到駿府,但是在途中竹千代被豪族戶田氏綁架,以一百貫的價格賣給了織田信秀,這才導致德川家康幼年時在尾張國的生涯??墒牵鶕F(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北條氏康與織田信秀的書信顯示,最遲在天文十六年(1547年)時,安城松平氏的老家安城城、本城岡崎城就被織田信秀攻陷了。這樣一來,竹千代前往尾張國之事很可能并不像江戶時代史料里那樣被綁架去的,而是岡崎城淪陷后,松平廣忠主動送到尾張國做人質的。當然,由于不久之后松平廣忠不顧嫡子竹千代的安危叛變,導致這件事成為了江戶幕府難言的黑歷史,這才會捏造出綁架事件。另外,竹千代在尾張國時居住在熱田,作為人質的他與織田信長相見、認識甚至一起游玩的機會幾乎等于零,所謂二人的童年交情,也不過是藝術作品里的一廂情愿而已。

天文十七年(1548年),因為松平廣忠的叛變,織田信秀率軍侵入三河國,與來援松平家的今川軍在小豆坂展開激戰(zhàn),織田軍先勝后敗,最后織田信秀無力再戰(zhàn),只能撤軍回國,留下長子織田信廣留守安城城。

次年,松平廣忠去世,岡崎城被今川家接管,同時安城城也被今川軍攻陷,守將織田信廣被俘。為了穩(wěn)固西三河的局勢,今川義元決定讓竹千代繼承松平家,便用俘虜織田信廣將在尾張國的竹千代給換了回來。此后,竹千代便在駿府成長,今川義元特意讓重臣太原雪齋教導竹千代學習武藝與軍略。

天文二十四年(1555年),竹千代元服,今川義元親自下賜了名字里的“元”字,給竹千代取名為松平次郎三郎元信,還將養(yǎng)女關口瀨名嫁給了他。后來,元信從祖父清康的名字里取了個“康”字,又將名字改為了元康。當時幕府將軍足利氏的“御一家”吉良氏居住在三河國內,雖然吉良氏不是三河國守護,但是卻具有準國主的地位,非常受到當?shù)匚涫康淖鸪?。按照松平家的傳統(tǒng),松平家的家督應該從吉良家家督的名字里拜領一字,今川義元改變了這個傳統(tǒng),將松平家納入今川家麾下,也否定了吉良氏在三河國的地位。

如果沒有發(fā)生意外的話,松平元康將會以今川家一門眾、重臣的身份活躍在戰(zhàn)國舞臺上,直至戰(zhàn)死或老死為止。然而,上天就是不喜歡按照常理出牌,給了松平元康一個非常大的大禮包。

永祿三年(1560年)五月,今川家麾下的鳴海城、大高城被織田信長包圍,今川義元率軍西進解救二城。此戰(zhàn)亦是松平元康的初陣,他作為今川軍的前鋒率領松平軍出陣,很快就與朝比奈泰朝一同攻陷了最前線的丸根砦、鷲津砦,將糧食送入大高城之中,解除了大高城之圍。

按照原定的計劃,松平軍應該繼續(xù)北上解救鳴海城,但是因為經過了一夜的作戰(zhàn),松平軍已經疲憊不堪,松平元康便讓全軍暫時進入大高城休整。另外一邊,織田信長得知今川軍來襲以后也率軍趕赴前線,試圖尋找今川軍的前鋒(松平軍)交戰(zhàn),結果自然是沒遇到松平軍。

不過,織田信長也沒有撲空,他從中島砦開始向東進軍,穿過了本應該由松平軍防守的位置,誤打誤撞沖進了位于桶狹間的今川義元的本陣之中。今川軍猝不及防,今川義元的本陣幾乎是瞬間崩潰,義元本人也在戰(zhàn)斗中被織田軍殺死。不幸中的萬幸是,雖然松平元康的初陣遭遇了如此巨大的慘敗,但是今川軍的慘敗對松平家來說,卻不一定就是壞事。

?

德川家的誕生

?

桶狹間合戰(zhàn)以后,鳴海城落入織田家的手中,今川家的勢力急劇后退,不僅僅是尾張國,甚至連西三河國都成為了今川家與織田家之間的“境目”地區(qū)。

從大高城撤軍的松平元康并未返回駿府,而是趁著今川家勢力衰弱的機會進入了父祖時代的居城岡崎城。根據《譜牒余錄》的記載,此后松平家還多次與織田家交戰(zhàn),阻止織田軍侵入三河國。

永祿四年(1561年),由于上杉謙信對北條氏康、武田信玄的領地發(fā)起攻擊,今川家為了支援盟友放松了對三河國的管理,松平元康便趁著這個機會,通過水野信元的中介與織田信長達成和睦,雙方互相承認對方的領地與勢力范圍,不再進行合戰(zhàn)。此時松平元康的妻子關口瀨名、嫡子竹千代都在駿府當人質,因而松平家與織田家只是議和,并未結成軍事同盟。

在通說之中,次年正月松平元康趕赴清洲城與織田信長締結了“尾三同盟”,不過這其實并沒有實證。松平家與織田家之間的同盟是逐步完善的,并不是一步到位直接變成鐵桿盟友。永祿六年,松平元康接回了在駿府的妻子,同時將自己的名字從“元康”改為“家康”,以擺脫今川家的家臣地位。

在此期間,今川家的新任家督今川氏真因為施政不當導致遠江國爆發(fā)“遠州總劇”,三河國與駿河國之間的遠江國也陷入了動亂,今川家的勢力更難以觸及到三河國。不過,松平家康這邊也不好受,櫻井松平氏、大草松平氏與家臣酒井忠尚掀起了反旗,東條吉良氏、三河國一向宗寺院也相繼加入了叛亂,是為“三河一向一揆”。

一揆眾叛亂的起因,是松平家家臣在一向宗寺院內強征兵糧引起的,一向宗在西三河的分寺眾多,許多松平氏家臣也是一向宗信徒,給家康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好在松平家康同祖父清康一樣驍勇善戰(zhàn),在他的攻擊下一揆眾并未取得什么戰(zhàn)果,反而節(jié)節(jié)敗退。永祿七年二月,織田家臣水野信元率軍來援,家康在小豆坂擊敗一揆眾后,利用水野信元作為中介與一揆眾和談。和談的最終結局,是松平家流放參加一揆的家臣,同時拆除一向宗在松平領國內的寺院,禁止一向宗本愿寺派在松平領國傳教等等。

永祿九年(1566年),除了在織田家麾下的加茂郡西部、碧??の鞑客猓訃蚨急凰善郊铱灯蕉?,家康超越了父祖,成為了三河國的國主??墒?,戰(zhàn)國大名化的松平家還需要一個統(tǒng)治三河國的合法名分,因而家康請求攝關家出身的近衛(wèi)前久幫助自己在朝廷運作,想將苗字改為“德川”,順便要個一官半職什么的。家康自稱祖上松平親氏是清和源氏新田氏一族的得川氏出身,在南北朝時代因為新田氏加入南朝與室町幕府敵對,沒落之后才拋棄了舊姓氏改稱松平。如今朝廷連曾經室町幕府的死敵楠木氏都可赦免,家康便想改回原來氏族。

按照常理來說,地方武士要想和朝廷聯(lián)絡是需要通過室町幕府作為中介的,例如織田信秀曾經給朝廷獻上四千貫的銅錢,就是通過室町幕府奉納的,當然這中間有三千貫都被幕府給吃了回扣。只是,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輝在前一年被三好義繼、松永久通等人殺害,京都再次出現(xiàn)了“將軍不在”的局面,因而家康只能找近衛(wèi)前久斡旋。同時,因為“源氏長者”死翹翹的緣故,家康的“源氏”出身得不到氏長者的承認,松平家為了敘爵又猴急猴急的,近衛(wèi)前久便偽造了一份系圖,將家康的出身改為了“藤原氏”。因此,這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朝廷的詔書里,家康的出身搖身一變變成了藤原氏,苗字也從松平改為了“德川”,敘任從五位下三河守的官位。藤原家康這四個字,后來也變成了江戶幕府諱莫如深的事情。

永祿十一年(1568年)九月,織田信長動員起麾下的軍勢,擁戴足利義昭上洛出任幕府將軍。德川家康雖然沒有親自出陣,但是也命令藤井松平氏的松平信一率軍來援。當然,名義上這次上洛的主帥是足利義昭,無論是織田信長還是德川家康、淺井長政,都是響應幕府將軍的號召而上洛的。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一樣,早期也是個幕府忠臣,后來室町幕府滅亡后,德川家康甚至一度想將足利義昭接到德川家居住。此時德川家和織田家如同曾經擁戴足利義稙上洛的細川高國、大內義興、畠山尚順等人一樣是同盟關系,德川家可以直接與將軍聯(lián)絡,接受幕府指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德川家康的改姓與任官沒有通過幕府中介,足利義昭在文書里依舊稱呼家康為“松平藏人佐家康”,而不是“德川三河守家康”。

信長上洛期間,德川家原來的主君今川家也日益衰弱。永祿六年遠州總劇爆發(fā)時,今川家的盟友武田信玄曾經提出介入今川家內亂的提議,但是被今川氏真給拒絕了,此后武田家與織田家、德川家締結同盟,一同擁戴足利義昭為主。武田信玄的曖昧讓今川氏真如坐針氈,他轉而也開始與武田家的敵人上杉謙信接近,這直接導致了甲駿同盟的破裂。

在信長上洛的同年,武田信玄發(fā)起聯(lián)動作戰(zhàn),與德川家康一東一西夾擊今川家,瓜分了駿河國與遠江國的領地。不過武田、德川兩家卻因為劃分地盤的邊境產生了沖突,德川家主張以大井川為界,武田家則主張以天龍川為界,這導致兩家在瓜分今川家地盤時還一度發(fā)生了交戰(zhàn)。武田信玄為了避免沖突命令軍隊后撤,但是依舊招致了家康的不信任感,家康也暗地留了一手,偷偷地與今川氏真議和,饒過今川氏真一命,將來還可以以復興今川家為由擾亂武田家在駿河國的統(tǒng)治。

武田家與德川家的同盟一開始就不是非常牢固。元龜元年(1570年)十月,從姊川合戰(zhàn)戰(zhàn)場歸來的德川家康破棄了與武田家的盟約,轉而與上杉謙信締結同盟,同時還向織田信長建議織田家也與武田家破盟。此時織田信長陷入京畿的戰(zhàn)事,自然是不希望直接與武田家交惡的,因而沒有同意此事,武田家事后也向信長抗議德川家康的行為,但是織田信長想兩頭不得罪,所以沒有明確表態(tài)支持哪一方。

武田家震怒了,武田信玄背盟了一輩子,臨了卻被德川家康這樣一個小年輕給背盟了,這面子往哪兒擱?元龜二年,北條家前家督北條氏康去世,武田家與北條家立即恢復了同盟,為了對抗上杉謙信,武田信玄還與本愿寺、朝倉義景等勢力締結了同盟,解除了后顧之憂。

次年十月,武田軍全軍西進,大舉侵入德川家領國,武田信玄率領本隊從駿河國攻打遠江國,山縣昌景、秋山虎繁率別動隊侵入三河國,下條信氏則率軍侵入美濃國的巖村城等地??椞镄砰L得知武田信玄背盟后立即派遣佐久間信盛、水野信元等人率軍馳援,但是織田·德川聯(lián)軍依舊在三方原被老辣的武田信玄給擊敗,因為家臣夏目廣次冒充家康死戰(zhàn),家康才得以順利返回浜松城。雖然如今的逸話說家康在戰(zhàn)敗后嚇得拉了一褲子屎,還命人畫下了自己敗仗的狼狽模樣,但是這則故事卻是近代才誕生的,并不足為信。

?

五國大名時代

?

三方原合戰(zhàn)以后,雖然德川家戰(zhàn)敗,但是德川家康對決武田家的決心并沒有消失,與之相反,德川家康在敗仗后發(fā)起一系列的反擊與調略,奪回了許多座城池。除此以外,武田信玄在撤軍途中因病逝世,也給了德川家一個喘息之機。

武田信玄死后,其子武田勝賴繼承了家督,同時武田家對外秘不發(fā)喪,宣稱武田信玄只是因病隱居。不過,這件事的保密工作做得并不怎么樣,很快武田信玄去世的消息就傳到了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的耳中,德川家康也趁勢對武田家領地發(fā)起進攻。

天正三年(1575年),德川家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當時德川家康已經將居城遷至浜松城,岡崎城由嫡子德川信康駐守。由于德川家的領地從松平時代的西三河擴張至東三河、遠江國等地,德川家的家臣團也發(fā)生了變化,許多新晉家臣(浜松眾)追隨在德川家康身邊,受到重用,相反許多三河時代的老臣(安城眾)則日益失寵。不僅如此,安城眾早年追隨松平清康、松平廣忠與織田家多次作戰(zhàn),對織田家本就沒有什么好感,再加上武田家侵略德川家領地時織田信長來援的力度非常有限,導致德川家接連丟失領地,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德川家康倒是鐵桿的“織田派”,但是三河的家臣們卻認為德川家康是一個固執(zhí)的主君,開始懷疑家康的器量。這些家臣們團結到了以德川家康妻子筑山殿、嫡子德川信康的麾下,秘密地與武田勝賴勾結,邀請武田軍侵入三河國,到時候家臣們再擁立德川信康為主,將德川家康流放。

武田勝賴當即點兵,命山縣昌景等人率軍侵入三河國,自己則率軍侵入遠江國,故意釋放一顆武田家要攻打遠江國的煙霧彈。只是,謀反事件很快因為告密被德川家康獲知,他立即逮捕了謀反的大岡彌四郎等人,將謀反事件給扼殺在萌芽之中,導致武田軍攻取岡崎城的計劃失敗。在這樣的情況下,武田勝賴決定轉換方向,與山縣昌景的別動隊會合以后,開始對東三河發(fā)起攻擊,武田軍接連攻陷了幾座城池后,包圍了奧三河的長筱城。武田勝賴包圍長筱城的目的是想吸引德川家在東三河的據點吉田城的守軍出城野戰(zhàn),但是守將酒井忠次卻堅守不出,導致武田軍的攻勢一直都沒有什么進展。

東三河告急,德川家康扛不住壓力向織田信長求援,同時表示信長上洛時德川家一直出錢出力,這次信長要是再不拉兄弟一把,到時候兄弟就去武田家打工了。這年的織田信長剛好解決了長島一揆等麻煩事,收到求救信后立即派遣佐久間信盛等人率軍先進入三河國支援,自己則在岐阜城召集了三萬大軍,同時隨軍帶著三千挺鐵炮,進入三河國。不得不說,織田軍的戰(zhàn)斗力的確給力,武田勝賴被織田信長的誘敵計策欺騙,陷入被前后夾擊的境地,不得不對織田軍發(fā)起攻擊,而后不出意外的,武田軍慘敗。

長筱合戰(zhàn)之后,德川家康在東線戰(zhàn)場轉守為攻,武田家也因為這場合戰(zhàn)元氣大傷,在這之后武田勝賴又因為御館之亂時首鼠兩端,導致武田家與盟友北條家破盟,德川家康與北條家結成盟友,一東一西夾擊武田家。

此時隨著織田信長地位的日益提高,德川家康的身份開始從盟友向家臣轉變,這點從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往來書信的用詞、格式可以看出,織田信長已經開始將德川家視為織田政權下的一個大名了。

天正七年(1579年),德川信康與德川家康的矛盾激化至不可調和,德川家康率領浜松城的軍勢進入岡崎城,將岡崎城的守軍全部撤換,還下令德川家臣不得與德川信康私下往來,一個月后,德川信康在二俁城自盡。

以往“信康事件”都被認為是織田信長在幕后搞小動作的,但是實際上從一次史料來看,德川信康被捕時織田信長根本不知情,直到德川家使者來了以后方才知曉。德川家康也不敢拿信康怎么樣,畢竟信康除了有兒子的身份,還有信長女婿的身份。信長也不好插手太多,便回復德川家到:“讓家康自己處置吧?!?/p>

盡管現(xiàn)在的小說里都喜歡說德川家康最喜歡的兒子就是信康,但是從信康死后被剝奪“德川”苗字,改回“松平信康”這個名字來看,二者的關系只怕是沒有那么好的。

統(tǒng)合內部以后,德川家康又開始攻略武田家麾下的城池,到了天正十年(1582年)時,織田信長更是發(fā)起了“甲州征伐”,一舉將武田家給滅亡,德川家康也因功受封了駿河國。從信長下賜領地給德川家來看,此時的德川家已經對家臣身份認命了。

不過,武田家滅亡的兩個多月后,本能寺之變爆發(fā),織田信長死于非命。本能寺之變發(fā)生時德川家康受邀在京畿游玩,為了躲避叛軍,不得不通過伊賀國返回領地。回到領地后德川家康先是接收了路上遇難的穴山梅雪的領地,然后又舉兵西進,要為織田信長復仇。只是當?shù)麓ㄜ娺M入尾張國時,家康收到了羽柴秀吉的書信,表示逆賊明智光秀已經被討伐,希望家康撤軍。

一切的變化都來得太快了,織田信長一死,原本被織田家占領的武田舊領開始變得動蕩。由于織田家對武田遺臣采取了血腥屠殺的手段,很多幸存者都締結一揆在領內掀起反旗,叛軍將織田家留在甲斐國的家臣河尻秀隆殺死,將其尸體掛在甲府示眾。

德川家康在甲州征伐時庇護過許多武田遺臣,其中包括與真田昌幸一同被武田信玄稱為“吾之雙眼”的曾禰昌世,這些人在這時候派上了用場,被德川家康撒至武田舊領之內,調略武田遺臣加入德川家麾下。與此同時,關東的北條氏直也打著武田信玄外孫的旗號率軍侵入了武田舊領,越后的上杉景勝則率軍奪取了川中島等地。德川、北條、上杉三家圍繞武田家舊領爆發(fā)了“天正壬午之亂”。值得一提的是,德川家康奪取武田家舊領也是有大義名分的,他畢竟是織田政權的一員,織田家召開清洲會議以后,羽柴秀吉寫信給家康,傳達了織田家的意思:“為了避免甲信落入敵人手中,還請德川大人奪取此地。”不僅如此,織田信雄還派出了軍隊支援德川家康攻略甲信。

不過,織田家內部此時隱患重重,織田信雄、織田信孝、羽柴秀吉、柴田勝家等人之間為了爭權劍拔弩張,沒有過多余力顧及甲信,因而德川家康最終還是與北條家議和。北條家將占領的甲斐國都留郡、信濃國伊那郡讓渡給德川家,德川家則需要承認北條家對上野國的所有權,將上野國的沼田領割讓給北條家。

沼田領,當時屬于從屬德川家的武田舊臣真田昌幸的領地,他自然無法接受這件事,所以割讓沼田領這件事最終都沒有成功施行。讓德川家康、北條氏直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最后竟然為北條家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

轉封關東

?

天正十一年(1583年)五月,取得“賤岳合戰(zhàn)”勝利后的羽柴秀吉成為織田家的筆頭家老,他將池田恒興轉封至美濃國,自己則著手在大坂修筑新城。

此時信長的三子織田信雄名義上仍舊是織田家的家督(注:清洲會議時決定的家督是織田信忠之子三法師,但是由于賤岳合戰(zhàn)期間三法師被敵對方的織田信孝控制,因而羽柴秀吉等人便擁戴織田信雄出任家督),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織田信長死后不過一年,織田家已經出現(xiàn)衰弱的局勢了??椞镄判勰軌蚩刂频念I地只有尾張國、伊勢國與伊賀國三地,為了與日益驕橫的羽柴秀吉抗衡,織田信雄開始與織田家的半家臣半盟友的德川家康聯(lián)系。

德川家康占據駿遠三甲信五國,如今的德川家儼然是一個加強版的武田家,再加上天正壬午之亂后德川家與北條家結盟,解決了后顧之憂。德川家康自然也不想坐視羽柴秀吉一家獨大,便派遣家臣酒井重忠前往伊勢國與織田信雄締結盟約。天正十二年(1584年)三月六日,織田信雄誅殺了三位與羽柴秀吉內通的家老,正式對羽柴家開戰(zhàn),小牧·長久手合戰(zhàn)爆發(fā)。

受封美濃國的池田恒興是織田家舊臣,又是信長的乳兄弟,因而織田信雄、德川家康都判斷池田恒興會站在織田家的一方,認為主要戰(zhàn)場將會在伊勢國,德川家康還派遣酒井忠次率軍進入伊勢國布防。然而,三月十三日,池田恒興與森長可突然舉兵攻陷了織田家麾下的犬山城,宣布加入羽柴家一方,德川家康不得不把在伊勢國的德川家調回尾張國回防。十七日,池田恒興、森長可率軍繼續(xù)前進,在羽黑遭到了酒井忠次的埋伏慘敗。

小牧·長久手合戰(zhàn)表面上是一場織田·德川家對抗羽柴家的合戰(zhàn),實際上卷入了非常多的勢力,是一次實實在在的“秀吉包圍網”。紀伊國一揆、長宗我部元親、佐佐成政、北條家加入了織田·德川家一方,而毛利家、上杉家、北關東眾則加入了羽柴秀吉的一方。

三月二十八日,德川家康親自率軍進駐小牧山城,羽柴秀吉在擊敗紀伊國一揆后,也率軍抵達小牧山城附近的樂田。此時的織田·德川聯(lián)軍人數(shù)為一萬六千人左右,而羽柴軍則有六萬多人,并且當其余戰(zhàn)場的戰(zhàn)事結束以后,還會陸續(xù)有援軍抵達。

秀吉并不想在小牧山城浪費兵力,便制定了偷襲德川家老巢三河國的方案。四月六日,羽柴秀吉以外甥三好信吉(羽柴秀次)為主將,率領池田恒興等共兩萬四千人進軍三河國。雖然三好信吉的軍隊只是別動隊而已,但是人數(shù)依舊超過了織田·德川聯(lián)軍的人數(shù)。德川家康得知羽柴軍的動向以后,命令酒井忠次、石川數(shù)正、本多忠勝留守小牧山城,自己則率軍偷偷出城,進入了尾張國的小幡城。德川軍的這一系列行動,羽柴軍的別動隊并不知曉。

四月九日上午,別動隊的殿軍三好軍正在長久手食用早飯,德川軍前鋒榊原康政、大須賀康高突然出現(xiàn)在了三好信吉的本陣附近,對毫無防備的三好軍發(fā)起突襲。三好軍沒有料到會遭遇奇襲,頃刻之間全軍崩潰,秀吉委派的軍監(jiān)長谷川秀一、堀秀政連忙派遣使者通知前鋒的池田恒興、森長可等部回援本陣,苦戰(zhàn)之后長谷川秀一、堀秀政終于擊退了德川軍,松了一口氣。

不過,讓羽柴軍沒想到的是,德川家康的目標根本就不是羽柴軍的本陣。池田恒興、森長可在回軍途中與德川家康的本隊遭遇,兩軍隨后展開激戰(zhàn),一團亂麻的羽柴軍根本不是德川軍的對手,一番激戰(zhàn)之后池田恒興、森長可被德川軍討取,羽柴軍戰(zhàn)死近萬人,侵攻三河的羽柴別動隊在一天之內覆滅。

不過,雖然德川家在羽黑合戰(zhàn)、長久手合戰(zhàn)取得兩次大勝,羽柴秀吉的實力仍舊不容小覷,伊勢國、伊賀國等地的羽柴軍不斷地攻陷織田家麾下的城池,信濃國的木曾義昌等人也被羽柴秀吉調略,伊那郡的國眾們也出現(xiàn)了不穩(wěn)定的傾向,德川家康在信濃國唯一能夠依賴的人,只剩下反復無常、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背刺德川家的真田昌幸。

十一月十一日,織田信雄扛不住壓力獨自與羽柴秀吉議和,德川家康獨木難支,實際上宣告著德川家在小牧長久手合戰(zhàn)中落敗。

天正十三年(1585年),羽柴秀吉建立起絕對的優(yōu)勢,不僅敘任從一位關白,還殲滅了紀伊國的一揆眾、長宗我部元親、佐佐成政等敵對勢力。另外,由于沼田領問題,真田昌幸再次跳反投入羽柴家一方,還在信濃國散布謠言,說武田信玄的次子海野信親尚在人世,準備和兒子武田信道一起反攻甲斐國復興武田家,讓德川家康首尾難顧。

雪上加霜的是,德川家康的重臣石川數(shù)正在這年十一月出走羽柴家,羽柴秀吉也對外宣布次年將會全面討伐德川家。石川數(shù)正是德川家三河時代以來的重臣,他的離去加劇了德川家的不穩(wěn)定,眾叛親離的德川家似乎只剩下了滅亡這一條路可走。德川家康慌得不行,甚至主動邀請“三河一向一揆”時被驅逐的一向宗本愿寺派的寺院返回德川領復興舊寺,條件是當羽柴軍來襲時一向宗必須站在德川家一方對抗羽柴軍。

好在上天還是眷顧德川家康的,十一月二十九日,日本中部發(fā)生了“天正大地震”,若狹灣、伊勢灣被海嘯襲擊,尾張國、伊勢國、美濃國、越中國、近江國等地都因地震損失慘重,秀吉昔日的居城長浜城沉入琵琶湖內,用來囤積討伐德川家所用兵糧的大垣城也因地震導致的火災化為灰燼。和秀吉相比,德川家的領地受災并不嚴重,因而秀吉決定與德川家和談,捏了把冷汗的德川家康自然見好就收,臣服于羽柴家。

天正十七年(1589年),羽柴秀吉介入德川家、北條家、真田家三方爭議的沼田領問題,真田昌幸表示真田家的祖墳已經修在沼田領了,所以寸土不讓,但是羽柴秀吉卻表示只會給真田家留下祖墳那塊地,剩下的還是得割給北條家,真田昌幸損失的地盤由德川家康進行補償。北條家也表示沼田領問題解決后,家督北條氏直將會親自上洛臣服于羽柴家。

然后,然后小田原合戰(zhàn)就爆發(fā)了。

小田原合戰(zhàn)的起因是北條家家臣豬俁邦憲擅自發(fā)兵奪取了真田家的名胡桃城,違反了秀吉的總無事令。雖然北條家竭力申辯,但是秀吉仍舊下定決心討伐北條家,德川家康也背離了盟友,站在羽柴家的一方。毫無懸念的,北條家根本就不是羽柴家的對手,在羽柴軍的攻擊下滅亡了,秀吉隨后下令將德川家轉封至關東北條家的舊領。

在通說之中,羽柴秀吉轉封德川家是一招險棋,也是一招昏招。有的人認為秀吉此舉名為加封,實際上卻將德川家康調離了老巢三河國、遠江國等地,削弱了德川家的實力,不過關東的潛力卻讓德川家日后逐步壯大。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德川家康之所以被轉封關東的原因非常簡單,早在德川家臣服之時,羽柴秀吉就讓坐擁五國、又與北條家是盟友的德川家康負責“關東·奧羽總無事令”,與東國大名外交。北條家滅亡后,羽柴秀吉讓德川家康進入關東,也是為了讓羽柴家家臣身份的家康能夠更方便地處理東國事務。這一點從秀吉讓德川家康入駐江戶城就可看出,江戶城自太田道灌筑城以來一直都是東國的水陸交通要道,小田原合戰(zhàn)時秀吉也要求羽柴軍盡快占領江戶城,此地比起小田原城來說更適合作為關東之主的主城。

有人可能會疑惑江戶城地理位置這么好,北條家為何不選江戶城做主城?答案其實也很簡單,早年北條家對江戶城的支配不算穩(wěn)定,晚年北條家的防御體系又圍繞小田原城構筑了幾代人,所以遷移主城太過麻煩。

德川家康轉封關東以后,負責協(xié)助羽柴家統(tǒng)治東國,劃分關東、奧羽的領地。在此期間,東北葛西氏、大崎氏的舊領爆發(fā)了一揆暴動,當時羽柴家奧羽仕置的奉行淺野長吉正在江戶城,德川家康隨后便派出軍隊出陣奧羽,只是此時的德川軍已經披上了“羽柴軍”的外衣。從這點可以看出,羽柴秀吉轉封德川家康的真實目的,乃是想要扶持一個東國的“大大名”,作為羽柴家代官鎮(zhèn)守東國。和其他人比起來,曾經是織田家盟友、秀吉昔日同僚的德川家康,自然比那些新參大名值得信賴。

?

江戶開幕

?

天正十四年(1586年)以后,德川家康便不再使用“藤原家康”署名,而是正式開始以“源家康”的身份活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德川家康的源氏,織田信雄的平氏以外,余下的許多豐臣系大名都被秀吉賜予了“豐臣”氏,德川家的繼承人德川秀忠也是如此,受賜豐臣氏與羽柴苗字。不過德川家康卻保留了源氏的身份,僅受賜羽柴苗字,這大概是因為秀吉想扶持德川家取代足利家成為源氏長者的緣故。

“羽柴家康”在羽柴政權下地位非常顯赫,與秀吉的弟弟秀長、外甥秀次、宇喜多秀家、織田信雄等等一同位列“清華成”家格,秀吉對家康的書信里也使用了“德川殿”的敬稱,這是其余大名沒有享受過的待遇。

在羽柴秀吉發(fā)起侵略朝鮮的戰(zhàn)爭之后,德川家康也率領一萬五千人在名護屋著陣,因為日軍前期一路勢如破竹,羽柴秀吉想親自前往朝鮮作戰(zhàn),結果被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勸阻。此后,由于明軍入朝的緣故,朝鮮戰(zhàn)場陷入僵局,再加上秀吉的母親大政所病危,秀吉不得不離開名護屋城返回大坂。在秀吉離開名護屋城期間,德川家康與前田利家作為秀吉在名護屋城的代官留守,負責管理當?shù)卦陉嚧竺g的事務。文祿二年(1593年)羽柴秀吉曾策劃讓德川軍渡海支援,但是因為和明朝進行和談交涉的緣故最終告吹。

慶長三年(1598年)八月十八日,羽柴秀吉在伏見城病逝,給羽柴政權留下了一個大爛攤子。此時日軍在朝鮮陷入苦戰(zhàn),秀吉的繼承人秀賴又非常年幼無法主事,因而德川家康等人決定隱瞞秀吉的死訊,同時命令各個大名從朝鮮撤軍。

慶長四年(1599年),德川家康私自與伊達政宗、福島正則、蜂須賀家政等人締結姻親,受到其余四名“大老”與“五奉行”的問責。在羽柴秀吉生前,羽柴政權為了防止有人拉山頭,一直都是嚴令禁止大名之間私下通婚,結果秀吉尸骨未寒,德川家康就做出如此舉動,不免讓人起疑心。

羽柴秀吉死前曾經留下遺言,讓前田利家與羽柴秀賴前往大坂城,德川家康則留守伏見城,讓前田利家與德川家康互相制衡對方,以防止某一方一家獨大。德川家康違反了規(guī)定以后,石田三成等人甚至想要討伐家康,導致池田輝政、黑田官兵衛(wèi)、長政父子,福島正則等人率軍護衛(wèi)德川宅邸,大有與石田三成等人決一死戰(zhàn)的態(tài)勢。

眼見時機未到,德川家康也只能暫時與前田利家為首的四大老、五奉行議和。不過,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秀吉留下制衡德川家康的棋子前田利家在這年三月就病逝了,前田利家之死導致羽柴政權徹底失衡。利家去世的次日,對五奉行不滿的細川忠興、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七位大名就襲擊了大坂的石田三成,此事最后雖在德川家康的主導下順利解決,但是石田三成也因此從羽柴政權中隱退。

德川家康的威勢越來越強大,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止家康了。九月九日,德川家康借口有人密謀在重陽節(jié)登城覲見秀賴時暗殺自己,發(fā)動了一連串的政變,最終家康進入了北政所(秀吉正妻)退出后的大坂城西丸,以秀賴后見人的姿態(tài)掌握了羽柴政權的中樞。

慶長五年(1600年),前田利長向德川家表達了從屬意愿,提出愿意迎接德川家康五子武田信吉為養(yǎng)子,同時將母親芳春院送到江戶城做人質,此舉意味著“五大老”之一的加賀前田家從此正式成為德川家的走狗。

另外一邊,五大老的另外一人上杉景勝在前一年歸國后開始在領內備戰(zhàn),此后越后的大名堀秀治舉報上杉家有謀反舉動,德川家康要求上杉景勝上洛接受調查,但是卻被上杉家拒絕。被上杉家激怒的德川家康力排眾議,決定起兵討伐會津上杉家。七月十一日,在德川家康離開京畿前往東國之際,原本在佐和山城隱居的石田三成拉攏了大谷吉繼、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等人宣布起兵討伐德川家,關原合戰(zhàn)爆發(fā)。由于德川家康為首的聯(lián)合軍自東向西進軍,而石田三成、毛利輝元等人的聯(lián)合軍又占據了西邊的京畿等地,因而一般也分別稱他們?yōu)闁|軍和西軍。

得知石田三成等人的動向后,德川家康留下結城秀康等人留守關東,自己則率軍進入江戶城,命令德川秀忠率軍沿東山道進軍,福島正則、池田輝政等大名沿東海道進軍。東山道的德川軍在信濃國上田城遭到西軍方的真田昌幸、真田信繁父子的阻擊,而東海道一路,福島正則等人也對信長嫡孫織田秀信的居城岐阜城發(fā)起攻擊。

九月十四日,德川家康的本陣抵達美濃國赤坂,隨后東軍諸將準備對在關原布陣的西軍大名大谷吉繼發(fā)起攻擊。此時,西軍之一的小早川秀秋率軍進入了關原附近的松尾山城,小早川秀秋雖然名屬西軍,但是已經與德川家康內通,拒絕服從西軍的調派。為了防止小早川軍變節(jié),石田三成等人立即率軍出城,于十四日夜里八時左右燒毀了大垣城外廓,朝著關原進軍。

根據通說的介紹,關原合戰(zhàn)時東軍與西軍足足交戰(zhàn)了一整天,直到德川家康派遣鐵炮兵攻擊小早川秀秋的陣地(問鐵炮)之后,坐山觀虎斗的小早川秀秋才下令加入東軍參戰(zhàn),一舉改變了戰(zhàn)局。不過,根據今年來日本學者白峰旬的研究表明,小早川秀秋等人在開戰(zhàn)之初就以東軍身份參戰(zhàn),瞬間就擊敗了大谷吉繼軍,開戰(zhàn)后不久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就止不住敗軍逃亡,到中午時關原合戰(zhàn)就已經結束了。

關原合戰(zhàn)本質上是羽柴政權內部為了爭奪中樞權力的戰(zhàn)爭,德川家康在這之后并沒有立即推翻羽柴家的統(tǒng)治,而是依舊以羽柴家筆頭家老的身份活躍。然而德川家康卻利用職務之便,給德川方諸將大肆加封,同時嚴厲懲處西軍諸將。明眼人都能看出,德川家康已經取代羽柴家成為了“天下人”,德川秀忠也在這個時候棄用“豐臣”氏和“羽柴”苗字,恢復使用“源”氏和“德川”苗字在文書上署名。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在伏見城迎接了朝廷派出的敕使,受封“征夷大將軍”,建立起了德川幕府(江戶幕府),德川家康無論在名義上還是實質上都成為了天下武士的共主。

江戶幕府建立之后,羽柴家的地位開始變得尷尬起來。慶長十六年(1611年)三月,因為后水尾天皇登基,德川家康在二條城接受了羽柴秀賴的覲見,此次二條城會面正式宣告著德川家與羽柴家地位的對調。兩方表面上雖然相安無事,但是私底下卻已經是暗流涌動。二條城會面的兩個月后,在紀伊國九度山的一處小屋里,一個老人在彌留之際對著一個中年人說到:“我預料德川家與羽柴家必有一戰(zhàn),到時你要加入羽柴家,用我留給你的秘計消滅家康?!?/p>

果然,德川家與羽柴家的和平沒有維持多久,慶長十九年(1614年),德川家借口羽柴家奉納的方廣寺梵鐘的銘文里“國家安康”是在詛咒家康,發(fā)起了大坂之陣。不久后九度山的這個中年人就迎接來了羽柴家的使者,隨后逃出了九度山,帶著十幾名家臣進入了大坂城。此后,羽柴秀賴委派了六千兵馬交由此人指揮,此人也將麾下兵馬鎧甲、指物全部涂上紅漆,組建起了一支“真田赤備”,這個人就是當初在上田城與父親真田昌幸一同抵御德川軍的真田信繁。然而,真田信繁雖然手握父親的遺計,但是因為此前他從未作為大將統(tǒng)率過軍隊,所以得不到羽柴家的重視,真田昌幸的遺計最終也只能爛在信繁的腦子里。

真田信繁進入大坂城后,修筑起一座名為“真田丸”的城池。根據以往的通說,真田丸乃是一座“出城”,也就是修筑在大坂城外圍的丸形城池,通說中的“真田丸”脫胎于武田家的“丸馬出”的筑城法,具有明顯的武田家城池的特征。不過,近年來的最新研究表明,真田丸很可能并不是大坂城的出城,而是距離大坂城不遠的一座支城,與大坂城互相呼應。

十一月十九日,幕府軍攻打木津川口,拉開了“大坂冬之陣”的序幕。十二月四日,幕府軍前鋒前田軍因為被真田丸的鐵炮襲擾,對真田丸南面的小橋山發(fā)起攻擊,與此同時松平忠直、井伊直孝等人也率軍對真田丸發(fā)起攻擊,結果幕府軍被真田軍輕松擊敗,死傷慘重。

德川家康認識到強攻大坂城只怕不是一件明智之舉,便試圖收買真田信繁,先后開出封賞十萬石、信濃一國等條件,但是真田信繁都不為所動,還將使者真田信尹(信繁的叔父)趕出真田丸??墒牵m然真田信繁很有骨氣,大坂城內的秀吉遺孀淀姬和羽柴秀賴卻慫了,與幕府達成了和談。德川家康提出的條件是拆除大坂城的二之丸與三之丸,將淀姬送往江戶城做人質,幕府則保證羽柴家的存續(xù)——稍有智商的人都能看出,這只是德川家康的緩兵之計罷了,但是淀姬和羽柴秀賴卻信了,把堅固的大坂城拆成了光禿禿的山頭。

不出意外的,慶長二十年(1615年)四月,幕府軍借口羽柴家不遣散軍隊再次來襲,此時的大坂城已經不足以抵抗幕府軍的攻勢,真田信繁在最后的時刻對德川家康的本陣發(fā)起突襲,連德川家康的馬印都被真田軍砍倒。只是強弩之末的真田信繁根本就不是源源不斷的幕府軍的對手,最終也死在了戰(zhàn)場附近的野地里。隨著真田信繁戰(zhàn)死,大坂城內的羽柴秀賴與淀姬也紛紛自盡,持續(xù)了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日本戰(zhàn)國時代正式宣告結束,為了慶祝結束戰(zhàn)亂,朝廷下令改元“元和”。

德川家康的一生仿佛就是為了統(tǒng)一日本戰(zhàn)國時代而生的一樣,在消滅羽柴家、統(tǒng)一日本的第二年(元和二年,1616年)四月,德川家康在駿府去世,享年七十五歲。


日本戰(zhàn)國家族史:德川家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本溪| 泉州市| 宜春市| 龙泉市| 宜都市| 云林县| 额济纳旗| 宝鸡市| 迁西县| 黄浦区| 宾阳县| 陇南市| 佛教| 托克托县| 阳新县| 临桂县| 工布江达县| 尼勒克县| 宁波市| 巢湖市| 平潭县| 富锦市| 姜堰市| 铁力市| 太仆寺旗| 晋州市| 府谷县| 兴义市| 潜江市| 余江县| 安达市| 黄大仙区| 庆城县| 安顺市| 洛阳市| 株洲市| 东丰县| 麻栗坡县| 柘城县| 土默特左旗| 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