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婚晚一點比較好,為啥?從一個諺語說起:黎明的覺,半道的妻
黎明的覺,半道的妻,羊肉餃子清燉雞。
這個民間諺語的意思是形容世上難得的好處,“黎明的覺”是指早晨的回籠覺,這是皇帝也難享受的福氣。
而“半道的妻”是指再婚的夫妻關(guān)系會特別和睦。至于“羊肉餃子清燉雞”就不多說了,特好吃。
我們主要談談“半路的好夫妻”這回事。
它不是提倡人們離婚后再結(jié)婚,而是說結(jié)婚晚一點比較好。當然事無絕對,比如很多明星結(jié)了多次婚,仍然是一團糟。

那么,“半道的妻”究竟是好在哪里呢?
我還真見識過,有個朋友就是再婚,她第一次婚姻的對象是個媽寶男,兩人婚后一大家人住一起,各種不適應,堅持了一年多,實在是受不了,于是就離了。
“搬家的時候,他媽連牙刷都分清楚了,恐怕吃虧……”朋友吐槽說,這家人太奇葩了。
她離婚不久后又談了個對象,對方也是二婚,結(jié)婚后兩人小日子過得特別好,朋友天天興高采烈的,說自己是否極泰來,遇到這個男人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朋友的老公也很滿意,說老婆知冷知熱,特別溫柔體貼,“總算是遇到對的人了!”兩口子整天撒狗糧,實在是讓人受不了。

也許,男女婚姻這個事也是要經(jīng)過“試煉”的,大家要有個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對體會過不幸的人而言,他(她)會更懂得珍惜彼此。
要知道,幸福生活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婚姻也是需要苦心經(jīng)營的。
我們想一想,本來大家都是陌生人,各有各的人生軌跡,經(jīng)歷不一樣,習慣不一樣,個性不一樣,各自的家庭背景不一樣,然后兩個人突然變成一家人,很難很快就做到和睦相處啊。
都會有個磨合的過程,特別是激情消退后,面對彼此的缺點和毛病,每天要處理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和雞零狗碎,不鬧矛盾才怪。
對中國人來說,結(jié)婚實際是還意味著兩個家庭的結(jié)盟,這就讓事情更復雜化了,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問題有時候比外交問題更難處理。

而當兩個人都成熟起來后,就懂得了彼此理解、包容,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愛,明白了幸福的難得和可貴。
為什么說是半路的好夫妻呢?
這就像打游戲,滿級大佬和新手村菜鳥當然是不一樣的心境和水平。
大家都知道富蘭克林吧,他給眾多男士的結(jié)婚建議就是最好選擇年齡大一些的女士。他羅列了好幾條大齡女人的好處,相比青春女性:
她們更有智慧,性格更好,更慎重,更穩(wěn)定,更懂得生活……嗯,如果你娶了這樣的女人,“她會對你感激不盡”。

為啥說年齡大的女人更智慧呢,因為她們能包容,難得糊涂嘛。正如一句話所說,“結(jié)婚前要睜大雙眼看清楚,結(jié)婚后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其實不管男人女人,都應該通情達理才對。
一個男人要想有較好的晚年生活,沒有老伴的照顧是不行的。比如顧維鈞就曾總結(jié)自己的長壽秘訣,他說最重要的就是“太太照顧”。確實,這點大家看看楊振寧就知道了。
40歲左右的人,無論男女,只要自己不墮落,那這個年齡可以說是最好的時候。心智成熟是一方面,主要是他(她)能走出自我的狹隘,真正可以做到心里裝著別人了。
而這正是家庭和睦的基礎。從這點來說,汪S這種互撕本身就是個笑話,從相親相愛到互為讎,這也太快了些啊。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管誰說得有理,都掩蓋不了他們“修身齊家”的缺失。